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崇兰中学
香港沙田的政府津貼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崇兰中学(英语:Sung Lan Middle School)为香港一间的政府津贴中学,创校人为曾璧山女士。曾璧山校长为纪念老师陈子褒先生而于1923年在黄泥涌道165号2楼创建该校。而陈子褒先生为清末民初教育家,别号崇兰。
学校最初是男女同校的小学,后来校务扩展至幼稚园(男女同校)及初中(女子中学)。
因收生不足,该校于2012年暑假后结束营办。
在2014至2019年间,教育局曾用作崇兰中学的沙田美城苑校舍,后由香港圣玛加利女书院借用作临时校址,而该校亦已由于无法获得新校舍而于2019年8月结束。目前,校舍已于2021年中改建成宣道会陈元喜小学新校。
Remove ads
学校历史
1923年,曾璧山女士为纪念老师陈子褒而在黄泥涌道165号2楼创立崇兰学校。初时的崇兰只办小学各级,直至1931年,才于观马台八号设立幼稚园部及开办中学部,而且更于轩尼诗道171至173号设立分校。然而,由于1941年香港沦陷,曾壁山为“保存校誉”,决定停止办学。
日本投降后不久,曾壁山从内地返港,在万松坊7号4楼建立复校筹备委员会。在觅得礼顿道37号作为校舍后,因为修葺和购买教具、仪器设备需时,故崇兰在1946年2月2日才复校,但当时只开办幼稚园及小学部。及至1948年,崇兰创校二十五周年才重新开办中一班级,并且出版纪念特刊。当年,是崇兰的高小第十六届毕业,幼稚园第十届毕业。1950年,崇兰战后第一届初中毕业生毕业。
之后在1957年,崇兰中学成立了崇兰中学校董会(下称“崇兰公司”),并且向政府注册为有限责任之不牟利教育机构[注 1],第一届之成员为:王文强先生、邱碧珍女士、冯公夏先生、黄允畋居士、黄兼恩先生、曾璧山校长及罗时宪先生。翌年八月,崇兰中学同学演出建校筹款戏剧:《金玉满堂》。
1962年9月开始,崇兰中学改办英文中学[2],并且开办中一至中五会考班。1963年2月12日,冯秉芬爵士为渣甸坊44号新校舍奠基。翌年一月九日,助理教育司罗宗淦主持渣甸坊新校开幕。其后,崇兰公司将第一代校舍售予地产发展商,重建为崇兰大厦。1965年,崇兰中学出版创校四十二周年校刊。
1968年曾璧山校长正式荣休,校长一职由徐宪清校长接任。1972年,徐宪清校长辞职,由吴蔚民校长接任。1983年,崇兰中学成为津贴中学。
1986年,此校创始人曾璧山校长于大埔半春园寓所逝世,享嵩寿96岁。随后,其儿子黄学尧先生继任崇兰中学校监,直至结校为止。[3]
1986年,吴蔚民校长荣休,由冯国强校长接任,同年小学部结束营办,三月则获教育署批准于新界筹建新校[4]。及至1989年,沙田美城苑新校落成,并且开办中一及中四级。而新成立的港九潮州公会马松深中学由于永久校舍尚未启用,亦向此校借用沙田校舍3、4楼[5],之后两年旧校舍陆续腾空,而马松深中学亦于1990年迁入博康邨正式校舍。
1991年9月,铜锣湾旧校舍先转借给岭南杏花邨中学作临时校舍,为期四年,在该校位于小西湾的永久校舍启用后再卖给发展商,重建为单幢物业采怡阁。是年陈兆基校长到任,次年11月27日,崇兰中学举行了新校舍启用典礼。1993年,陈兆基校长辞职,由翁益彰校长接任。此后,1994至1997年间,崇兰中学先后加建了课室及电脑室及加入教育署第二期学校扩建计划,增添了学生活动室,教员休息室,课室及会客室。2001年,翁益彰校长荣休,陈应信校长接任。
2003年,崇兰创校八十周年,并于《明报》刊登校庆特辑,而且举行了校庆嘉年华活动。
Remove ads
自1990年代迁校后,此校收生转差,而且暴力事件频生,更被列为第五组别学校[6][注 2],为此校停办埋下伏线。
2002年6月18日,崇兰一名15岁学生因不愿考试,在开考前打伤两名男教师。
2005年3月10日,崇兰一名16岁学生在校内持刀恐吓另一名有过节的学生,被教师及时制止。
2005年10月7日,崇兰中学发生严重暴力事件,导致11名学生受伤,三名男生涉案被捕,且警方表示倾向起诉该等学生,惟校方拒绝开除他们[7][8]。最后,此事件加上学校校长多次更迭等不利因素,成为崇兰收生不足,乃至被杀校的近因。
2006年,任期只有5年的陈应信校长荣休,由谭美儿校长接任。两年后,谭美儿校长亦告荣休,由蔡伟雄校长接任。
2006年,崇兰中学未能达到3班中一的最低收生要求,因而被教育局要求停办,成为因收生不足而被“杀校”的学校之一。此后,该校师生虽然组织了连串的救校行动,但仍要在2012年的暑假后停办[9][10]。因此,崇兰在2006年招收的学生,成为该校首批、亦是唯一一届接受新高中课程后毕业的学生。
崇兰中学为了纪念2008年师生上下团结抵抗“杀校”,将学校历史、学生文章和老师感言等辑录成书,向全校师生派发[11]。此外,负责办学的崇兰公司亦向此校注资280万元,试图挽救并获批准。但是,由于校政恶化,该年只录取了四名中一学生,学校高层决定将此校停办,而该批学生在中三以后均需转校。
崇兰中学在2012年7月8日举办最后一届毕业典礼暨惜别礼,并于同年8月31日结束办学;至于未达退休年龄的教职员,部分则转职至崇兰校友创办的曾璧山中学。但是,崇兰公司并未结束,直至2016年11月30日所有清算工作完成后才告解散[12]。至于图书馆藏书、剩馀的学籍及历史资料,则由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图书馆永久保存,并存放在该馆设于沙田石门某工厦的书库内。
2015年10月25日,崇兰中学黄学尧校监逝世。[13]
于2018年,由崇兰中学校友以“香海莲社”名义创办的曾璧山中学,决定于2021/22年度起更名为“曾璧山(崇兰)中学”,并更改校训为“慈悲喜舍,敬业乐群”,以纪念此校过往的历史及办学精神[14]。
Remove ads
办学宗旨
校训“敬业乐群”(“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视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唐代 孔颖达《五经正义》)秉承创校校长曾璧山女士的崇高教育理想——有教无类,并以作育英才为己任,藉以使同学能够在德、智、体、群、美五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校园环境
1990年代迁入沙田校舍,全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15],校舍属全连环型校舍,不包括地下共设5层,与乐道中学相连,并邻近住宅美林邨、美城苑。
历任校长
- 1923年–1968年:曾璧山校长
- 1968年–1972年:徐宪清校长(后转职至港九潮州公会中学及顺德联谊总会谭伯羽中学)
- 1972年–1985年:吴蔚民校长
- 1985年–1990年:冯国强校长
- 1990年–1990年:郑达礼校长(同年调任曾璧山中学校长)
- 1990年–1991年:梁笑梨署理校长(1991年调任曾璧山中学副校长)
- 1991年–1993年:陈兆基校长
- 1993年–2001年:翁益彰校长
- 2001年–2006年:陈应信校长
- 2006年–2008年:谭美儿校长
- 2008年–2012年:蔡伟雄校长(结校后调任曾璧山中学副校长)
校歌
曲、词:佚名
崇兰是我们培育知识的苗床,崇兰是我们启发天才的乐园。
在快活之谷,我们长大,我们健全成长。
奠基础,从博以反约。
金字塔,是我们的榜样,植英才,求学致用。
崇兰的儿女,为社会之光,为社会之光。
著名/杰出校友
- 李锷(1951年小六[16])︰香港著名学者,前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高级顾问,曾任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和职业训练局执行干事
- 杜祖贻,BBS(1948年小六及1951年中三[16][17])︰香港著名教育学家,曾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讲座教授兼院长[18]
- 梁文建(1951年小六[16])︰前教育署署长及教育统筹司
- 王泽长,CBE,JP︰香港律师,曾任香港律师会主席、香港立法局议员及香港行政局议员
- 何文汇,JP(小学部)︰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前香港中文大学教务长及该校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东华三院社区书院创校校长、现任新市镇文化教育协会的会长[19]
- 洪松荫(1976年中一至1978年中二)︰前香港单车运动员[20]
- 鲁芬(1967年小六[21]、1972年中五):香港已故著名演员[注 3]
- 高肇蔚:香港单车运动员
- 谢月美(1960年小六):香港女演员及配音员[22]
- 殷巧儿,MH,JP(1952年幼稚园下午校[23]):香港资深教育及话剧工作者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