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拉格汉学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拉格汉学派(Prague School of Sinology)[1],或称布拉格汉学学派,是一个围绕普实克发展起来的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群体,代表人物有普实克、罗然、高利克等。
历史
19世纪,捷克汉学鼻祖鲁道夫·德沃夏克译介了《论语》和《老子》。进入20世纪,在普实克的引领下,形成了布拉格汉学派。[2]20世纪60年代,普实克在哈佛大学担任访问教授,与费正清建立了友谊,并成为李欧梵的老师。费正清逝世前,把他的所有中文藏书捐献给哈佛大学图书馆,所有英文藏书则捐给捷克社会科学院东方学院的费正清图书馆。[2]布拉格汉学派成为西方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先锋,涌现了贝尔塔、丹娜、米列娜、王和达、史罗甫、高利克等一批汉学家。[3]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得到国际认可,自1970年代末起开始被称为“布拉格汉学派”。[4]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