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带状疱疹

疾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带状疱疹
Remove ads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shingles,zoster,zona[1])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沿周围神经分布,以簇集性小水疱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常伴明显的局部神经痛,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然存在被侵犯部位神经痛[2][3]

带状疱疹中医又称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蜘蛛疮生蛇皮蛇、皮炎白蛇飞蛇等等。

带状疱疹典型病征为在身体左侧或右侧或脸部呈现带状的水痘[4],水疱出现前二至四天会出现麻刺感拉丁语paresthesia或局部疼痛[4][5],其他症状鲜少出现[4]。红疹通常会于二到四周内痊愈,然而有些人发生持续数月或数年的神经痛,这种情形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英语postherpetic neuralgia[2]免疫抑制的患者身上可能疹子会散布较广的范围[4];如果疹子扩散到眼部,可能导致视力减损[2]

带状疱疹通常是因人体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有所反应而引起。初次感染VZV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伏英语virus latency神经元[4]。当病毒再度转为活性,便会经由神经行遍全身造成疹子[5]。引起病毒活化的危险因子包含年长、免疫功能低下、婴幼期(小于18个月大)水痘病史。病毒如何滞留于人体或再次活性化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4]。 未得过水痘的患者会在暴露于疹子病毒的情况下得水痘,但不会引起带状疱疹[6]。诊断结果通常因个人体征或症状而异[7]。带状疱疹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虽同属疱疹病毒科,但分别为不同种病毒[8]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经济、便捷、科学和有效的方式[9]。如Zostavax疫苗可降低50-80岁施打者一半的得病机率,也有助于降低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或再发时的严重度。疫苗对80岁以上施打者仍然有效,只是效力较弱。带状疱疹疫苗包含水痘疫苗类似成分,只是剂量较高[4]。当带状疱疹发病的最初72小时内,服用阿昔洛韦抗病毒药物可缓和病情和减短病期[7]。目前尚无证据显示抗病毒药物或类固醇对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有所影响[10][11]普拿疼NSAID,或鸦片类药物可能有助缓和剧痛[7]

据估计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可能罹患带状疱疹[4],常见于年长者或儿童中[8]。资料显示每千位健康者中约有1.2-3.4位患病,65岁以上年长者每千人中达3.9-11.8位患病[12]。85岁以上高龄者有将近一半的人至少曾发病过一次,小于5%的人发病超过一次[4][13]。带状疱疹被认为是历史悠久的疾病[4],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火之腰带”,西班牙语中称为“小蛇”,印地语中称为“起大疹”。

Thumb
电子显微镜下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约15万倍。
Remove ads

流行病学

全球带状疱疹发病率为3‰-5‰,亚太地区为3‰-10‰[14]。带状疱疹常见于中老年人群,50岁以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急剧上升,60岁人群发病率为6~8‰,80岁人群发病率为8~12‰[15]

日本宫崎县县内的医疗机关调查1997-2006年间的4万8,388例(男2万181人、女2万8,207人),8月发病的机率较高,冬天则较少。带状疱疹与水痘之间的流行疫情成反比。

临床症状

局部遇热瘙痒,呈现红色带袍症状,常出现在腰部及后腰部,有传染性。通常小时候被传染,其症状为水痘,不为带状疱疹,长大复发时为带状疱疹。通常于2星期内自行缓解,当免疫力下降或精神压力过大时会再次出现。

带状疱疹发病时,患者会有疲倦、瞌睡、全身不适、肠胃不舒服(便秘)、发烧等症状(发低烧或者发烫),病发的部位将会变硬(病发部位会重复病发,通常是有大量神经线的地方),肿胀,以及变得极度敏感,甚至触碰到衣服也会痛。之后一两天痛的部位的皮肤开始出现红点,疹子,微肿,不过这时候神经性痛会消失,随后红色疹子会接连在一起变成水泡。

大约10%-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9]

更多信息 第1天, 第2天 ...
Thumb
带状疱疹的进展。群集的小凸点(1)变成水泡(2)的。水泡充满了淋巴液,破裂(3),结痂(4),并最终消失。有时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于神经受到伤害(5)。
Remove ads

发病年龄与推测发病原因

通常发于四十岁以上者,曾经患过水痘的人,每三个就有一人可能会得。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该病在年轻人中发病比例也有升高趋势。

通常是过度劳累,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季节变换之际发生。

小童发病的案例则比较罕见。

高危人士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寄居在人类身体上的常客,可以通过人传人的方式飞沫感染。任何人都可能感染带状疱疹,不过以下3类人特别容易受到侵袭:

  • 65岁以上人士。
  • 儿时曾染有水痘者。
  • 慢性病患者、孕妇等。

预防

目前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有限,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的最有效手段[14][15]。2006年5月,美国药企默克药厂的带状疱疹疫苗Zostavax在美国获准注册,该疫苗为减毒活疫苗[9],使用对象为六十岁以上而以往曾患水痘之人士,研究证明使用此疫苗后能够减少约百份之五十的发病率以及三分二的后遗神经痛症状。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产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中国商品名“欣安立适”)是一种重组亚单位疫苗,自2017年10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以来已在包括中国[9]在内的许多国家投入使用[16],接种年龄范围为50岁及以上成人[9]。2023年2月[17]中国药企长春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中国商品名“感维”)获中国批准,并于同年6月上市,该疫苗适用于40岁及以上人群,发热等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10%[18],每针约1,400元人民币[9]

带状疱疹疫苗所使用的减毒活疫苗和重组疫苗两种技术都各有优势,其中减毒活疫苗的副作用少,适用人群范围更广且只需接种1针;重组疫苗需接种2针,但其总体保护效果更好,接种者免疫时间更长。[9]

Remove ads

治疗

台湾民间传说

台湾民间将带状疱疹称为皮蛇,早期台湾人认为,一个人会长疱疹是误触邪魅,带状疱疹成片的水疱看起来像蛇的鳞片,因而称为皮蛇。身上长了皮蛇会又痛又痒,很像是火在烧,所以又出现“绕著身体长一圈就会死亡”的民间传说,所以台湾有著“斩皮蛇”的习俗[19]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