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彩虹邨
位於黃大仙區的公共屋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彩虹邨(英语:Choi Hung Estate)是香港早期兴建之公共屋邨之一,获称为“香港最美屋邨”[2],占地逾5.1公顷[3],位于九龙黄大仙区牛池湾,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发展,巴马丹拿建筑及工程师有限公司设计[4],融入包豪斯风格元素[5]。因为设计独特,彩虹邨荣获了香港首个建筑奖项——1965年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度最高荣誉“银牌奖”[6]。现时由香港房屋委员会管理。
此条目讲述处于施工或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 |



Remove ads
位置、概要与历史
彩虹邨位于牛池湾,由多条东九龙区主要干道包围:龙翔道以南,太子道东以北,观塘绕道以东及清水湾道以西,邻近彩虹交汇处,因此交通十分便利。
彩虹邨在兴建时曾经称为彩虹新村,得名于牛池湾乡的彩虹村,毗邻的港铁彩虹站亦因彩虹邨得名。屋邨的前身为九龙十三乡牛池湾、沙地园、元岭和坪顶之间的屋舍田地,1960年清拆[7]。政府于1958年批出该地给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大型屋邨,随即展开工程,各楼宇由1962年至1964年间分期落成。是由香港总督柏立基爵士于1963年12月18日为彩虹邨主持开幕典礼,有关牌匾仍摆放于金碧楼下的蓝钟路(彩虹邨邨内入口通道)[8]。自该邨在1965年获得香港建筑师公会(今香港建筑师学会)年度最高荣誉“银牌奖”后,该邨开幕牌匾便挂有该奖牌,上面写有的表扬对象为巴马丹拿的Ian J. Campbell及Dick N. Pang[注 1]。
屋邨早期亦成为不少外国官员来港探访的其中一站,包括前美国副总统尼克逊(1964年)、英国玛嘉烈公主(1966年)、雅丽珊郡主伉俪(1980年)及港督麦理浩,尼克逊到访时更加与居民打羽毛球。
彩虹邨入伙时,所有七层高相连式低座住宅大厦均没有升降机,房屋委员会其后在2010-2011年为这些楼宇安装升降机。
Remove ads
于《2022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中,建议选出多一个公共屋邨展开重建研究。由于彩虹邨楼龄较高,于2023年被房委会选作重建,首期重建将以美东邨重建后的新楼宇作安置资源。[9]
2024年10月,房委会向黄大仙区议会公布重建计划方案,首期预计于2028至2029年率先拆卸碧海楼、金碧楼、丹凤楼、街市,以及圣公会两间已迁出的小学校舍,原有位置预计于2035至2036年完成重建后将会安置下一期(锦云楼、红萼楼、金汉楼及白雪楼)的居民。最后一期(翠琼楼、金华楼、绿晶楼、 紫薇楼及多层停车场)预计将会于2042至2043年拆卸,原有居民届时将会获安置到第二期的新楼宇,整个重建计划预计于2048至2049年完成 。[10]
屋邨资料
彩虹邨为当年区内较有规划的单一屋邨工程,占地27英亩,共有8幢20层高长型高座及3幢7层高相连式低座住宅大厦,每座高座大厦有40个单位,1楼(其中有2个空号为各单位信箱及委员会会址)并设有4部升降机服务各层,由六楼起大厦内部各翼设游乐空间一个。
屋邨近年成为港人和游客喜爱拍摄的香港景点之一[11];2016年11月韩国男团Seventeen《Check-in》音乐录影带在彩虹邨取景,对彩虹邨的宣传效果却不及韩国女团本月少女 1/3于翌年拍摄的音乐录影带。2017年3月本月少女 1/3的出道音乐专辑《Love & Live》于彩虹邨篮球场和羽毛球拍摄音乐录影带,令彩虹邨在香港以外爆红。[12]
粗体表示该楼宇牵涉26座问题公屋丑闻,其混凝土强度未达高层单位20.7MPa或低层单位31MPa的标准,但由于情况并不严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体重建计划”。
-
紫薇楼
-
丹凤楼
Remove ads
每个单位设有客饭厅、骑楼、厨房、浴室连洗手间及生活空间。四人房及六人房设于高座大厦内,而八人房及十二人房则设于低座大厦内。
在1960年代入伙初期月租48至130港元不等,当时一个毛衣厂工人月入约是150至300港元[13]。





邨内设有一所停车场及五所学校,部份低座楼宇地下亦设有商店售卖食物及日常用品,亦设有一所邮政局。邨内亦设有邨内行车道路,连接各楼宇及接驳观塘道、龙翔道及彩虹道,附近也设有彩虹交汇处。
-
凉亭
-
圆柱凉亭和健体区
-
卵石路步行径
-
金汉楼地下的闲座区
-
儿童游乐场(1)
-
儿童游乐场(2)
-
休憩区
-
近金汉楼的健体区和休憩区
-
九龙彩虹邨居民联谊会
-
彩虹邨邮政局
彩虹邨内七条道路均以惯称彩虹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作首字:
- 红梅路(英语:Hung Mui Avenue)
- 橙花路(英语:Chang Fa Avenue)
- 黄菊路(英语:Wong Kuk Avenue)
- 绿柳路(英语:Luk Lau Avenue)
- 青杨路(英语:Ching Yeung Avenue)
- 蓝钟路(英语:Lam Chung Avenue)
- 紫葳路(英语:Tse Wai Avenue)
教育

特色地铺
彩虹邨属早期建设的屋邨,当初没设有独立商场,只有一些商店散落在部份楼宇的地下,主要是金碧楼、金华楼、金汉楼、翠琼楼一带。这些商店在1962年随屋邨落成而开设,零售面积接近4,500平方米。2005年房委会将旗下大部份商场及停车场售予领汇,即今日的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但彩虹邨的商店没有跟随售出,至今仍由房委会持有。同时由于这个原因,彩虹邨商店的租金升幅较领展商场的温和,不少历史较久的商店都没有因高昂租金而被迫走[15]。但仍有少数民生商店也因公司营运问题而结业,当中包括已开业约38年(1986年开业)的大昌食品,截至2024年3月31日跟随全线分店结束营业。位于金碧楼的漫画世界则被《文化者》和《集志社》在2020年代形容是“硕果仅存的租借漫画店”和“香港现存少数可租借漫画的店铺”[16][17]。1964年搬到彩虹邨的金碧茶楼酒家则在重建消息公布后吸引谭玉瑛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等人光顾[18]。
-
零食店旗昌办馆
-
钟表行
-
开业多年的理发店
-
金碧酒家屹立彩虹邨50多年
-
翠琼楼商铺
图片库
-
彩虹邨全貌(2007年5月)
-
彩虹邨拍摄作品(经过后期制作)
-
彩虹邨楼宇
-
彩虹邨西南面
-
彩虹邨(摄于牛池湾市政大厦)
-
彩虹邨锦云楼北面外貌
-
金碧楼地下楼梯
-
彩虹邨金碧楼外观
-
彩虹邨(2007年)
知名住客
- 杨贯一:驰名海外的阿一鲍鱼创始人、曾获“世界御厨”名誉,香港著名厨师
- 陈家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童年于彩虹邨长大[19]
- 陶君行:社会民主连线前主席,前黄大仙区议会议员,在彩虹邨长大
- 吕宇俊:2006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有“零分博士”之称[20]
- 罗君左:香港已故艺人,2010年因心脏病离世[21]
- 郭锋:香港资深艺人
- 欧阳珮珊:已故香港影视女演员
- 陈国威:索尼音乐娱乐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 郑经翰:香港名嘴、前立法会议员,在参选2004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时称曾住在金汉楼
- 黄洋达:前热血公民首领、热血时报创办人,在彩虹邨长大
- 郑松泰:前热血公民成员兼立法会议员,在彩虹邨长大
- 谢君豪:香港男演员,在紫薇楼11楼长大。2022年12月参与房委会与无线电视合作拍摄的《回家》特备节目,并返回该处探访。[注 3]
- 陈十三:香港著名编剧[注 4]
- 潘灿良:香港舞台剧及电视演员[注 5]
- 刘以达:香港著名艺人[注 6]
交通
区议会议席分布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