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拜拉库比
印度的一个藏族居民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拜拉库比(卡纳达语:ಬೈಲಕುಪ್ಪೆ;藏语:བྷ་ཡ་ལ་ཀུཔེ།,威利转写:bha yala kupe;英语:Bylakuppe)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迈索尔县西部,距离迈索尔市约80公里,是印度南方最早的藏人定居点。1961年和1969年,分两批藏人迁至此地建立定居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藏人将这片原本茂密的森林开发为房屋林立、初具规模的居民区。如今,拜拉库比已成为藏区以外仅次于达兰萨拉的第二大藏族聚居地。为保护藏文化,印度政府规定该区域仅限藏人居住,并由藏人自行管理。[1]
Remove ads
历史
1960年,迈索尔政府在卡纳塔克邦迈索尔县的拜拉库比划拨了近3000英亩(约合12平方公里)的土地。次年,首个流亡藏人定居点——鲁松桑珠岭(Lugsung Samdupling)在此建立。几年后,另一个定居点迪基拉索(Dickey Larsoe)也宣告建成。随后,卡纳塔克邦境内又增建了三个定居点,使其成为印度境内流亡藏人最集中的地区。[1][2]
印度政府为这些藏人设立了专门的学校,为学业优异者提供免费教育、医疗保健及奖学金。在医疗和土木工程等领域,政府也为藏人保留了一定名额。居住在印度的藏人持有居留许可证件,其办理使用的是名为“登记证”(RC)的文件。此证件需每年续签一次,部分地区则需每半年续签一次。所有年满16岁的藏人均须登记办理居留许可。不过,登记证并不对新近抵达的难民发放。此外,印度政府在藏人持有登记证满一年后,会签发“黄皮书”作为其出国旅行的身份凭证。[1][2]
人口
1998年,根据藏人行政中央的人口调查,该镇主要居民为藏族,共有50,727人[3]。但尚不清楚这一统计是否包括居住在那里的藏传佛教僧侣。如今大约有7万藏人居住在定居点。这些定居点设立在国家政府租用的土地上,用于安置自1959年起迁至印度定居的藏人侨民。[2]
拜拉库比包含多个彼此邻近的农业定居点,藏传佛教各大主要教派均在此设有众多寺院。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型教育寺院色拉寺、较小的格鲁派寺院扎什伦布寺及宁玛派寺院南卓林寺。拜拉库比还拥有多所佛教高等学府。[2]
气候
柯本气候分类将拜拉库比气候分类为热带干湿季气候(Aw)。 [4]
图集
-
汽车站
-
亨苏尔寺院
-
南卓林寺内部
-
南卓林寺内部
-
宁久宁玛尼姑庵
-
色拉寺
-
色拉寺
-
色拉寺内部
-
扎什伦布寺
-
扎什伦布寺僧舍
-
藏人民居内饰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