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尼像绢画挂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摩尼像》(日语:マニ像;[1]英语:Icon of Mani)是一幅元或明朝时期的绢画挂轴,出自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描绘摩尼教创始人摩尼的肖像,已完全汉化。
发现过程
这幅画的黑白照片最初载于1937年的日本东洋美术期刊《国华》,但没有给出收藏地点以及其他相关讯息。根据匈牙利亚洲宗教艺术史学家古乐慈的研究,该画同《冥王圣帧》中描画的摩尼雕像特征相似,应是当年中国南方的摩尼教徒用作宗教崇拜的圣像。原本由于无法考证来源,所以普遍认为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佚失。[2]但京都大学的文献语言学教授吉田丰于2019年在日本大阪的藤田美术馆发现《摩尼像》之真品原作,之后该画在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的“国宝の殿堂 藤田美術館展”上公开展出。[3]
图集
-
原画主像细节
-
发表于《国华》上的黑白照片
-
主像细节:胸前佩戴的宝石璎珞,白袍上的黑色方形印纹
-
莲花台细节:正在演奏的伎乐天,可见其服饰还带有西域风格
- 对比
古乐慈制作的对比图,将该画细节同《冥王圣帧》里的摩尼雕像以及泉州市草庵的摩尼光佛像进行对比。
补说

目前已知的中国摩尼教绢画挂轴包括该《摩尼像》在内共八幅,可分为四大类:
- 单体神像两幅(描绘摩尼和耶稣)
- 摩尼像
- 夷数佛帧
- 描绘救赎论(Soteriology)的画轴一幅
- 描绘先知论(Prophetology)的画轴四幅
- 描绘宇宙论(Cosmology)的画轴一幅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