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津北站
天津市河北区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津北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北站立交桥下、北宁公园附近),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车站下辖的一个二等站。目前是天津市内的铁路客货运站之一,每日办理旅客列车到发约19趟,并办理行李、包裹托运服务;货运方面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到发,不办理危险货物到发。
天津北站建成于1903年,在历史上曾经先后被称为新开河火车站、天津中央车站、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天津总站,为历史悠久的全木质结构车站,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由于车站老化的原因,天津北站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车站在修整后开行至蓟州的市郊旅客列车。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天津修成第一个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庚子事变之后,老龙头火车站被包夹在俄国租界之间,一直受西方列强控制。至光绪廿八年(1902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袁世凯,经常经京榆铁路(或称京山铁路)往来天津与北京两地,但俄国人不容许在老龙头火车站接送袁世凯的仪仗马队带枪进入俄租界,也不许鸣炮,令袁世凯倍感难堪[3]。袁世凯眼见当时天津唯一的火车站受到列强控制,每次出入车站也要看外国人脸色,为此感到十分不满,遂下令在老龙头火车站以北4公里处修建新车站,地点设在大经路(现中山路)金钢桥附近,即袁世凯驻天津办公地点[4]。
新车站于1903年(清光绪29年)正月初二完工,初命名为新开河火车站,后曾更名为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天津总站。1910年(清宣统2年),京奉铁路与津浦铁路在天津新站举行联轨典礼。1912年(民国元年),津浦线全线通车后,更名为天津总站。1937年(民国26年),抗日战争平津作战中,国军将领李文田率部主动进攻天津日军,于29日一度攻占天津总站。不久,日军反击,天津遭日军占领,日军占领天津后,火车站在1938年更名为天津北站,之后名称沿用至今。
做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古老车站,又位居曾是天津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火车站见证了许多历史场景。包括清代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及立宪运动许多考察团的出洋和回国,都经过或停留天津北站,休息或搭车赴往京城。民国后,1923年(民国12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从北京逃出到天津北站时,遭时任直隶省长的王承斌劫车,抢走黎携带的总统印信。
2014年3月31日上午9时,天津北站售票处停止办理售、退票业务,并于4月1日起停办客运业务。停运前在此停靠的列车共有三趟普客列车,分别为天津至蓟县的6416次、天津北至北京6452次和北京至天津北6451次列车。2015年4月30日,天津北站重新开办客运业务。
2020年1月26日起,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导致的津蓟市郊旅客列车临时停运,天津北站暂停客运业务,恢复时间待定。[5]2020年6月22日,关闭近5个月的天津北站正式开站,开站首日旅客人数约200余人[6]。
Remove ads
北站天桥

天津北站站内的旅客天桥横跨在三座站台之间,建成于1903年,当时国内铁路车站中最豪华的天桥,也是中国国内目前历史最早的车站天桥[4],而如今的格局是在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形成的。天桥长52.2米,宽2.8米,高6米。天桥主体为钢结构,桥身为钢桁架,阶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则为木结构,但这座天桥一直为露天式。至1978年,加盖天桥防雨罩棚[7]。
2007年1月,随着京沪铁路电气化工程的进行,为满足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要求的接触网净空高度,开展了北站天桥南侧甬道增高工程,将天桥提高1.05米。
营运状况
2015年4月30日,天津北站重新开办客运业务,津蓟铁路也同时加密提速开行市郊客车。本站恢复至今主要办理开往蓟州北站的市郊旅客列车业务和全国各线联网售票业务。[8][9]
接驳交通
Remove ads
文化
由于天津北站与站北天桥建筑保留民国初年的形式格局并保存完好,近年来成为拍摄近代题材影视剧的理想外景地,如《冒险王》、《马三立》、《天与地》、《上海探戈》、《风雪夜归人》、《末代皇帝》、《金粉世家》等电影、电视剧的剧组均曾在此取景拍摄。刘德华、李连杰等许多知名演员曾在此拍摄过外景。
连接车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