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姓氏
日本氏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姓氏是指日本人所用的姓氏,包含氏(日语:氏/うじ Uji */?)、姓(姓/せい Sei *)及苗字(苗字/みょうじ Myōji)[注 1]等。日本姓氏体系庞大,来源十分复杂,众说纷纭。在古代及近代的日本,开创新家业、家族集团分立或收养关系等原因都可以改姓,这也是日本姓氏数目众多、可变性高的主要原因。
一般而言,现今日本的姓氏可以分为两类:自古就有的、以及自《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后创立的。此外,天皇与皇族因为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而处于赐姓予臣民的社会顶层,所以都只有名而没有姓。
种类
日本人的姓氏来源较汉族姓氏来得复杂,其中大致可分为从地名、国名、氏名、物象、职业、名、姓氏简略、转字、当字、佳字、信仰、外来、佛教、合字、赐姓、商号、皇族宫号、称谓、由两姓组合、公家、部民、神道、事件、商业、艺名、敬称、族名、武家、归化等,其中以地名姓占最多:山口、石川、中山、高桥、松阪、桥本、清水、伊东、中村、山本、田中、小林等皆为地名。亦有少数姓氏为单姓,日本普遍的“林”、“森”、“关”、“岛”均与中国或其他地方同字姓氏并无关系。
古代日本只有名没有姓。公元四世纪末,大和王权把西日本的很多小国统一为一个国家,形成以大王(即后来的天皇)为首,并与豪族联合组成的统治集团,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一个“氏”也就是一个豪族。此时的氏并不只是父系或母系家族概念,它并非自然的社会集团,而是大王以承认豪族独占或世袭官职的权力,借助豪族对农民进行间接统治。而这些“氏”,就按照其职务、领地、居住地来命名,称为“氏名”,如“出云氏”、“忌部氏”、“中臣氏”(后来的藤原氏),也有氏名来自神名、技艺的。[1]
另外,大和朝廷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分别给贵族颁赐臣、连、造、君、直、县主、村主、宿祢等约30个“姓”(カバネ)。这种姓是用来表示豪族的地位、门第、职务的世袭称号 , 是除了皇亲外的贵族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体现大和王权与各氏族之间政治关系的。[1][2]“氏”与“姓”合称“氏姓制度”。
大化改新后,天武天皇十三年(公元684年),天武天皇颁布诏令废除了原来的氏族制度体系,将诸氏族的姓重新整理,并按等级排序为以下八种新的姓氏:真人(マヒト)・朝臣(アソミ)・宿禰(スクネ)・忌寸(イミキ)・道師(ミチノシ)・臣(オミ)・連(ムラジ)・稲置(イナギ),称为八色姓。[3]这一改革的动机与意图,主要是为了推动律令制建设,打破传统豪族势力依托的氏族制度。八色姓制度允许低位阶官员激励通过努力表现获赐姓、改姓进而晋升,为官僚体系、社会流动注入了竞争力,;同时通过赐姓,朝廷还加强了对地方和氏族的控制,构建了明确的等级秩序,巩固律令制国家与社会,达成中央集权的目标。[4]
随着律令体制的崩溃,平安时代中期以后“氏”、“姓”逐渐形式化,从西元9至10世纪起,出现了新的姓氏称呼——“名字”,后来写作“苗字”(苗是分支的意思)。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氏族分成若干个家族,这些家族一般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的地名的假名相称,这些称呼便成了“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的姓氏。
然而古代的氏姓仍然被保留,以象征、塑造家族地位,如德川家康的正式称谓“源朝臣德川家康”,即“源氏朝臣姓、名字德川讳家康”,但由于人们喜好攀附著名氏族、高级姓,因此氏姓已经失去作为人名、表示亲属关系的实际功能。[5]江户时代武士普遍使用“苗字”的方式作为姓氏,平民则不可公开使用苗字。但另一方面,朝廷、公家直到江户时代都不把“苗字”视为正式的人名,朝廷的文件中不会使用“近卫”、“九条”、“西园寺”等苗字,而是采用传统的氏名,如“藤原”、“源”、“平”、“橘”,在朝廷的正式文件中“氏+姓”的形式依然保留,例如“源朝臣”,但在其他情况下姓常被省略。[6]
Remove ads
明治维新后,朝廷与一般社会在人名观念上的分歧,在明治政府整顿人名规定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混乱。明治政府初期的核心人物多为公家出身,他们倾向于按照朝廷的传统习惯进行人名管理,致力于恢复古代的姓名形式。1869年的《官位记》规定按姓(原本的氏)、尸(原本的姓)和名讳的顺序书写人名,例如:伊藤博文被记为“越智宿祢博文”,这些姓尸是否真实并不明确,但它们被天皇及朝廷视为必要称谓。[7]
然而日本社会已习惯于使用通称或苗字为日常称呼,而重视古代氏姓的规定与实际社会大相径庭。当明治政府要求各藩以提交职员名册时,产生了姓尸不明的问题,对行政事务造成了阻碍。随着藩阀逐渐控制明治政府,人名规定的复古趋势开始发生转变。1871年明治政府颁布《姓尸不称令》,规定在所有公文书中取消使用“姓尸”,仅使用“苗字”和“实名”,1872年壬申户籍编纂中,正式将“氏”、“姓”、“苗字”一元化为单一的概念--“苗字”,即今日所谓“日本姓氏”,旧有的氏、姓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8]
日本在1875年《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9]之前只有占人口极少数的贵族、武士才有资格在公开场合使用自己的姓氏,绝大多数人(95%以上)的苗字只能在没有武士等贵族在场的私下场合使用[10][11]。1870年(明治3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许可令》[12]容许以前不准使用姓氏的平民使用姓氏,但已习惯不称姓的日本平民对此并不热心,故工作推行缓慢。因此,于1875年(明治8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苗字,而僧侣等原来没有苗字或者忘记苗字的人则需要创造新姓,称为“明治新姓”[13]。
随著日本的姓氏数量极速增长,1898年,政府制定了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据估计,取自明治维新之后这一时期的姓的数量不少,但不一定占绝大多数[14]。根据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日本姓名词典》,当时日本大概有姓氏七万条。最多的统计记录是在20世纪80年代,约14万,即平均一千人左右使用一个姓氏。
Remove ads
读法
日本姓氏的读法十分复杂,即使是日本人也不能一见即知。同一个读音可能对应了几十种汉字的写法,而同一组汉字又可能有好几种读音,有些读音是汉字意思的白话解释,有些甚至毫无规律可言。这可能间接导致了日本社会十分仰赖名片的现象:即,大众需要名片上的罗马拼音或振假名,才能准确读出对方姓名。以日本第二大姓氏铃木为例,同样读作“すずき(suzuki)”者,尚有“寿寿木”、“鈴樹”等十九种。而汉字“鈴木”又有十四种不同的读法[注 2]。
另外一个经典的案例:“小鳥遊”读作“たかなし(takanashi)”,读音和汉字完全无法对应。这时需要像猜谜语般地来解析:taka是日语中老鹰的意思,而nashi是日语中的否定文语的终止型,汉字即为“鷹無”,“因为没有老鹰,所以小鸟能出来玩”,故曰“小鸟游”[15]。“高梨”亦念作“たかなし(takanashi)”,小鸟游为其转换。这些多半出自动漫及江户年代戏书。同样出自动漫及江户年代戏书的还有“わたぬき(Watanuki)”为“四月一日”、“棉貫”。“ほづみ(hozumi)”为“八月一日”、“穂摘”。
至于“一寸八分”、“十二月一日”、“十二月晦日”、“言语道断”等姓氏则非常罕见且难读,在日本称为“幽灵名字”。[16]有些日本汉字在中文里面也有不少麻烦,主要原因是中文死字、和制汉字没有对应的汉语读音等。
Remove ads
规则
传统上日本为夫妇别姓,女性婚后不会从夫姓,而是保留娘家的姓氏,只有婿养子在婚后改用妻家的姓氏。明治维新后,因为法律上禁止夫妻别姓,一般妻子改为丈夫的姓,如果是入赘的女婿则改为女家的姓氏。[17][18][19]
日本于《当用汉字表》及后来的《常用汉字表》中实施汉字简化后,又对人名中的汉字公布了人名用汉字为规范。这些规范主要针对名,姓氏中有既不是常用汉字,又不是人名用汉字的情况下,可自行提出申请姓氏改用新字体或假名写法。有些觉得笔划多不好写的人便提出申请,例如姓“澁谷”的人很多都改为“渋谷”的写法。不过也有不少例外,例如“広”和“廣”就是相反的情况,较多人继续使用笔划多的“廣”,像“广末凉子”即是有名的例子之一,过去一些文书及媒体因当用汉字的规范,多会使用新字体“広末”,但其实户籍上登录的写法是“廣末”。
2008年以前,可沿用姓氏写法的人民仅限于自古即生长于日本的家族,常用汉字、人名用汉字规范颁布后才归化的外国人则一律使用人名用汉字规定的字体。2008年12月8日国籍法改正时,该限制被废止,“尻”、“藪”、“崔”、“姜”、“趙”、“尹”等不属于相关规范的汉字,现在也可以用于归化外国人的姓氏中(但仍不能用于名,无论是否为归化的人民)。
分布
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样的,这和其民族构成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冲绳“与那岭”比较多,这是因为古时那里是琉球国的缘故,当地本来用汉姓的士族后裔用祖先的封地为苗字,平民就用自己所住的村名作为苗字,“与那岭”来自于与那岭村。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那里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 |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常见姓氏
最常见的姓氏有40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斋藤十大姓占总人口的10%,有1,000多万。使用人数排3,600位后的姓氏是极罕见的姓氏。
日本最大的姓氏是佐藤[注 3][19],其来源一说是来源于藤原秀乡,即藤原家中担任过左卫门尉的人的后裔。也有指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普遍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像可以担任公家的藤原氏一样。相类似的是其他众多带有“藤”字的姓氏,寄托了同样的期望。日本第二大的姓氏是铃木,和佐藤类似的,来源于古时候的武将的姓氏。
以下是根据明治安田生命保险2018年在日本前30名主要姓氏的调查(样本约为655万人)[20]。
根据明治安田生命保险2018年主要姓氏的调查(样本约为655万人)[20]。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结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