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
日本清朝、中华民国时期驻华领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是原日本政府驻天津的领事馆,1875年9月29日建立,1902年升格为总领事馆,在当时的天津日租界宫岛街。该建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被拆除。[1]


历史
1875年5月5日,日本外务卿寺岛宗则向太政大臣三条实美提交了在天津设立领事馆的建议。他认为,天津是北京、上海往返的必经之路,加之又是北京的咽喉,从贸易角度出发,在此设立领事馆具有重要意义[2]。同年9月29日,日本政府派遣副领事池田宽治和外务三等书记官水品梅处前往天津,筹建领事馆。由于当时日本自身实力不足,初期只是租用一位美国侨民的住宅开设事务所。两年后,领事馆在紫竹林新址正式设立,构建了日本进入华北的据点。
1902年,日本驻天津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首任总领事为伊集院彦吉。此后,机构地址也历经多次变迁。初期,领事馆设在天津英租界,位于咪哆士道与维多利亚道交口处、利顺德饭店斜对面的一座楼房里。1909年,总领事馆由英租界迁入天津日租界荣街(今和平区新华路)。1915年,又迁至宫岛街日本花园南侧(今和平区鞍山道八一礼堂南侧)的新建馆址。
1935年10月,该总领事馆在天津召开驻华总领事会议,研究确定了处理中日关系的协议。同年11月,蓟密区专员公署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汉奸政权。1937年5月,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召开了华北领事会议研究华北局势,随后不久便发动了“卢沟桥事变”[3][4]。
1943年1月,日本将天津日租界交还给汪精卫政权,并改名为“兴亚第一区”,由时任天津市市长王绪高任命张同亮担任区长。此时,日本驻天津领事馆交由日本居留民团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建筑被拆除。
Remove ads
知名总领事
日本驻天津领事馆设有总领事、两个领事、若干副领事及驻屯军派来的武官。其中,许多在天津担任过总领事的日本人,都成为了日本政界要员。例如:曾任驻天津总领事的有田八郎,他在调回国内后升任日本外相。总领事川越茂后来升任驻中国大使。曾在天津任领事的天羽英二,后晋升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部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也担任过驻天津总领事。[1]
机构设置
日本驻天津领事馆设有三部三课一署,即总务部、经济部、司法部、会计课、电信课、文书课及警察署,后增设一朝鲜课。此外,还设有日本政府厚生省防疫驻在员。其中,经济部负责保护日本侨民的经济活动并对当时的中国进行经济调查,并特别强调对与军事有关的经济情况的调查研究。司法部由一名警部充任检事负责行使领事裁判权。天津总领事馆管辖青岛、济南、张家口、太原等地的领事馆,为日本控制华北的中枢。日本驻天津领事馆在华北地区广布情报网,搜集情报的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各个领域。[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