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蜀昭王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蜀昭王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为明朝第八代蜀王朱宾瀚的墓葬。昭王陵原位于今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白鹤村,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时出土而迁移至今十陵街道大梁村僖王陵旁。1996年11月20日,包含昭王陵的明蜀王陵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巩固政权而实行分封制度,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设王府于成都府。由于蜀藩为明朝西南各处土官来朝的重地,朱元璋下令将王府兴建得壮丽,以彰显明朝国威。蜀王陵葬则仿照王府形制兴建,僖王陵即是例证。僖王陵等蜀王陵葬有部分要素规格超越其他藩王,甚至为皇帝规格,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朱椿作为靖难之役中唯一明确支持朱棣,且在朱棣称帝后始终忠于朝廷的藩王,死后获朱棣以皇帝礼仪厚葬,后代蜀王亦破格享受同等待遇[1]。
朱宾瀚为献王朱椿三世孙、惠王朱申凿与王妃梁氏嫡长子[2],成化十六年(1480年)出生,弘治四年(1491年)获封蜀王世子,弘治七年(1494年)继承朱申凿成为第八代蜀王,正德元年(1506年)死去,谥号昭王[3],次年入葬[4]:258。朱宾瀚的王妃刘氏为百户刘明次女,弘治九年(1496年)成婚[5],正德十六年(1521年)死去,同年与朱宾瀚合葬[1]。
昭王陵原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白鹤村,在明末曾被张献忠及其部众破坏,后于1991年修建成渝高速公路时出土而迁移至今十陵街道大梁村僖王陵旁[6][1]。1996年11月20日,包含昭王陵的明蜀王陵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Remove ads
建筑
昭王陵在遭破坏后只剩下断壁残垣,经复原后墓室概貌得到重现,布局大致与昭王陵相通而规模略小。从墓门向内依次为前庭、前殿、中庭。入门处有一块石碑打横斜立于地面,风化破损严重,隐约可见《大明蜀昭王妃刘氏圹志》,残存碑文为:“妃刘氏,南城兵马指挥明之女……蜀王妃,正德十六年八月初十日以疾薨……以是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遵制启昭园寿宫合葬……”圹志碑后为石桌,造型比僖王陵石桌简洁。石桌后为保存完好的云纹人头龙盘雕石碑,其上的龙头像与民间流传的朱元璋像相似。接下来为棺室,分左右各设石质棺台一座,右棺室为昭王寝殿,左棺室为昭王正妃寝殿,左右棺室棺台上分别刻有龙凤图纹。两棺室为墙所分隔,墙上刻有半开的小门,其目的较为广泛的解释是让昭王夫妇在黄泉之下还能“来往”[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