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智慧型交流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智慧型交流道(日语:スマートインターチェンジ Sumāto intāchenji),是日本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道。本类交流道通常设于高速公路的端点、停车区、服务区或者巴士站,是仅供搭载ETC车辆使用的交流道。然而这也是有例外的,例如西名阪自动车道上的大和真秀场智慧型交流道,部分出入口允许未搭载ETC的车辆出入。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7年1月10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1月10日) |

智慧型交流道在日文中是和制英语,英文原为Smart Interchange,而在标示上通常会以日语写为“スマートIC”或者“SIC”。
智慧型交流道自2004年(平成16年)10月起进行前导实验,从2006年(平成18年)10月1日起,部分智慧型交流道正式改为永久性设施。2009年(平成21年)2月制度修正,前导实验停止进行,智慧型交流道由此全面转为永久性设施。
Remove ads
概要
日本国土交通省为了有效利用交通设施而于现有的高速公路网络推出的交流道平均间隔约为10公里,长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公里。2004年10月15日起,国土交通省在东名高速公路丰田上乡SA进行了前导实验,并根据结果于2006年10月1日开始正式运营智慧型交流道[1]。
智慧型交流道的平均建设成本约为20亿日元,低于传统交流道约为35亿日元的建设成本,包括用于建设跨越主线的桥梁和通路、土地征用成本等[2]。此外,智慧型交流道由于不需要收费员值守,因此其管理成本低于传统的交流道。
早期开通的一些智慧型交流道存在诸如只能在6:00至22:00之间使用且无法处理大型车辆等限制,但随着ETC普及率的上升及设施的更新迭代,这些问题开始逐步改善[2]。另一方面,与通常建设在郊区的立交桥有所不同,智慧型交流道往往建在居民区等人口稠密的地区。一些智慧型交流道引起了周边居民的反对,他们担心因此而导致居住环境恶化以及交通拥堵增加,还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上升[3][4]。
从2021年开始,人工收费站或支持使用现金和信用卡支付的机器逐步开始改为仅可使用ETC支付,这样的收费站具有不同的结构,有区别于智慧型交流道。智慧型交流道通常在出入口前配备如掉头道等相关设施以分流车辆。
Remove ads
前导实验进程
从2004年秋到2009年春为止,这段期间进行前导实验。有相当多的智慧型交流道实验期间一再延长,最后永久化。以下道路以距起点之距离由近而远列举。
Remove ads
Remove ads
社会实验废止后经过
从2009年春之后,未实施社会实验即启用。以下道路以距起点之距离由近而远列举。
Remove ads
准备阶段调查地点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