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最低纲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最低纲领是指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一系列旨在实现即时改革的诉求;而在较少数、也较不正统的情况下,它还包括一系列政治诉求,其整体目标是实现巴黎公社所施行的关键民主共和制度,从而最终达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纯政治性的顶点。

最早的最低纲领之一出现在1880年,由茹尔·盖得保尔·拉法格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共同为法国工人党拟定。在该纲领的序言(即“最高纲领部分”)中,马克思起草一段文字交予盖得,文字如下:“法国社会主义工人,在经济领域内以使一切生产资料回归集体所有为目标,现决定以组织和斗争的方式,借助以下最低纲领参加选举。”[1][2]

该纲领于1880年11月在法国勒阿弗尔举行的法国工人党大会上获得通过,尽管遭到可能主义者(如保罗·布鲁斯贝努瓦·马隆)的反对,因此被称为“最低纲领”。恩格斯还曾将其最低纲领的经济部分推荐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用于起草《爱尔福特纲领》。

此后对《爱尔福特纲领》的诠释使得正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最低纲领”概念被广泛接受。“最低纲领”通常与“最高纲领”相对:后者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据正统观点,政党在短期内应只追求“最低纲领”中那些可实现的诉求,以改善工人生活,直到资本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崩溃为止。而其他一些团体则认为,通过实现最低纲领可使党成为群众性政党,进而推进其最高纲领。

在这一正统框架下,共产国际提出一个替代概念——过渡纲领。他们认为,最低纲领/最高纲领的划分导致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永远只在为最低纲领而奋斗,却没有清晰规划如何实现其最高纲领[3]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