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榑

明朝亲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齐恭王朱(1364年12月23日—1428年),明太祖第七子,达定妃所生。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自恃有军功。建文年间,因罪而被明惠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禁锢在京城(今南京)四年。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恢复其地位,但数年后再度因行为不轨而被废为庶人,从此被软禁在南京至被宣宗派人杀害。

事实速览 齐恭王朱榑, 姓名 ...

生平

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二年(1379年),齐王受封于青州府王妃吴氏的父亲吴良受命前往青州府兴建王府[1]。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壬申[2],册立安陆侯吴复女为齐王妃。同年,就藩青州府[3]。朱元璋在《御制纪非录》说他在国终日闲逸戏耍,假权于邾庸、任弘、王敬、沈豹、徐磷等,以致诸人妄为,计擅杀482人。指挥5员,千户9员,百户20员,镇抚3员,知府1员,王府官2员,舍人12名,生员4名,军人27名,校尉200名,妇人1名,全家男妇198口。

参与北征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命令齐王朱榑率领护卫以及山东徐、邳诸军随兄长燕王朱棣北征元蒙诸部。[3]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齐王又率领护卫骑士出镇开平府,当时,太祖已派遣颍国公傅友德调拨山东都司卫所军队出塞,于是谕令齐王遇敌时自行作战,胜利时也不要与诸将争功[3]

由于在塞外的军事经验,齐王渐渐以军功自傲。

建文削藩

明史》载,朱榑性格凶暴,常常犯法,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告发齐王有叛变意图,于是侄子明惠帝将其召至应天府,废为庶人,与同样被废的另一名兄长周王朱橚禁锢在一起[3]

永乐复封与再废

永乐元年(1403年)靖难之变时,燕王朱棣攻入金川门后,急派士兵护卫两位亲王。朱榑、朱橚不知所以,一时被来兵吓得伏地哭泣,知道真相后转而大喜。朱棣(明成祖)即帝位后恢复其封国[3]

复封以后朱榑更为骄纵,成祖以书信召齐王相见,以共同患难的往事劝谕齐王。齐王不但没有悔改,反而阴谋畜养刺客,招异人术士作咒诅,辄用自己的护卫军来守卫青州城,又将城墙与苑邸围墙并筑,隔离外界往来,不许守吏登城夜巡。李拱、曾名深等官员向成祖上书急告变故,齐王于是将他们拘留匿藏意欲灭口[3]

永乐三年(1405年)成祖下诏向齐王索要李拱,并谕令齐王改过。当时谣传周王朱橚也要谋反,周王于是向成祖上书谢罪。成祖将周王的书信封好后出示给齐王看[3]

永乐四年(1406年)齐王前往朝见成祖,朝廷大臣弹劾齐王的罪行不当宥,齐王厉声说道:“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时杀我耶!会当尽斩此辈”成祖听了不悦,“此其心可知已”。于是留齐王在京师府邸,着手削减其官属护卫,诛杀指挥柴直等人,并将所有被朱榑关押的人释放出来,同时搜出所造不法器具。

群臣要求将负责教导朱榑的教授叶垣等也一并问罪,成祖则认为连他自己以温和的诏书规劝齐王六、七次也无法让齐王醒悟,更何况教授等人,而叶垣等早前曾自行回京告发齐王,所以不再追究[4]

齐王被留置京城后更为埋怨,于是同年八月,成祖将其子召至京城后,一并废为庶人[3]

Remove ads

身亡

宣德三年(1428年)有福建男子楼濂冒名为“七府小齐王”,意图不轨,被发觉后,被押往京师,与其党羽数百人一起被诛杀。

当年,朱榑与两个儿子“皆暴卒”[3][5],幼子朱贤爀被安置在庐州

家族

更多信息 朱榑家族 ...

明太祖给齐王宗室拟定的二十字字辈是: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6]

自朱榑被废,其子孙后裔俱为庶人,史称“齐庶人”,当中朱贤焌早卒,朱贤烶、朱贤𤍘后“俱暴卒”,惟幼子朱贤爀当时尚在襁褓,养居京师西内,故齐庶人后裔均出其后。

景泰五年(1454年),齐庶人贤爀与另一支被废的谷王宗室“谷庶人”赋焮一起被迁置于南京监视,“敕守臣慎防”。后来谷庶人绝嗣,齐庶人请得谷庶人的宅院。在嘉靖十三年(1534年)释放的一位高墙庶人朱长鑋就是朱榑的曾孙[7]万历年间,其中一名后人朱承彩有好学之名[3]

《明史》称:“齐宗人多凶狡,独承彩颇好学云[3]。”

Remove ads

王妃

  • 王妃吴氏,江阴侯吴良女,未嫁而卒
  • 王妃吴氏,安陆侯吴复
  • 继妃邓氏,卫国公邓愈

后代

  • 乐安悼隐王朱贤烶
  • 长山敏顺王朱贤焌
  • 平原王朱贤𤍘
  • 朱贤爀
    • 子:朱能增[8]
      • 子:朱长𬭤[8]
        • 子:朱可涍(?—1571年)[9][8],号碧泉[10]
          • 子:朱庆寨(1527年7月3日—1576年9月4日),字向化,号干坞,妻陈氏,妾朱氏[8][10]
            • 嫡长子:朱睿焞[10](1548年11月18日—1603年12月15日),幼名朱遵训,字孟弢,号虹津。妻汤氏,东瓯王汤和裔孙汤允孝的女儿[8]
              • 第一子:朱智埱,妻邢氏,太史邢一凤的孙女[8]
              • 第二子:朱智垟,妻蒋氏,太学生蒋一漳的女儿[8]
              • 宗女,嫁孝廉董天胤[8]
              • 宗女,嫁王抑之[8]
              • 宗女,嫁徐袠[8]
              • 宗女[8]
            • 嫡次子:朱遵诰,妻徐氏,中山王徐达裔孙徐大顺的女儿[10]
            • 嫡三子:朱睿熺(1561年10月4日—1618年5月14日),幼名朱遵誉,得请受赐名睿熺,字仲弢,号虹漪,顾起元为其撰行状[9]妻陈氏,沅陵尉陈致和的女儿[10]
              • 第一子:朱知㙎,妻丁氏,云南按察佥事霁怀公遂女[9]
              • 第二子:朱知墭,字炎洲,崇祯初为宗长[11],妻陆氏,应天府学生敬斋君仕进女[9]
                • 第一子:朱光胤[9]
                • 第二子:朱光国[9]
                • 第三子:朱光世[9]
              • 宗女:嫁蒋之机,太学生蒋一祎的儿子[9]
            • 庶四子:朱遵志[10]
            • 第一女:嫁刘国栋[10]
            • 第二女:嫁徐永嘉[10]
            • 第三女:嫁颜倬[10]
            • 第四女:嫁寿国宾[10]
            • 第五女[10]
            • 孙:朱尚文[10]
            • 孙:朱尚质[10]
            • 孙:朱尚德[10]
            • 孙女[10]
            • 孙女[10]
      • 子:朱长鑋
    • 子:朱能型[12]
    • 第三子[13]:朱能㙊[14]
      • 朱长鉜,号守静,妻刘氏[14]
        • 嫡长子:朱可浧,号泉亭[14]
          • 子:朱庆棐[15],天启间任三分宗长[13]
        • 庶次子:朱可潜[14]
Remove ads

南明追复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四月,明绍宗认为朱榑与谷王朱橞世代被废为庶人的处罚过重,认为应比照明太祖处罚朱文正的做法,只处罚朱文正本人,并让其子孙继嗣(即靖江王世系)。于是,敕谕阁部院寺科道各衙门,追复朱榑的齐王封爵,并加上“恭”字为谥号[16]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