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三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三省
Remove ads

东三省满语ᡩ᠋ᡝ᠋ᡵᡤᡳ
ᡳᠯᠠᠨ
ᡤᠣᠯᠣ
转写dergi ilan golo)为大清帝国东北部的行政区划概念。最早在雍正年间的官方文件中已出现这一名词。当时,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辖区的习惯性统称为东三省。其后,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称谓陆续出现[1]:19咸丰十年(1860年)之前的东三省还包括后来割让给俄罗斯帝国外满洲地区。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东三省正式建省,是谓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三省也简称为“东省”,概念沿用至民国北洋政府时期。

Remove ads

军府统治

Thumb
东三省造宣统元宝银元

满语的“省”(满语ᡤᠣᠯᠣ转写golo)原意指“河床”,后引申为省、区域,清廷对藩部所称的“”也适用此词。清朝的前身后金发源于今中国东北,东三省的称谓始于对关外三个驻防将军的别称。关外三将军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在盛京以内大臣一人为留守,顺治三年(1646年),改为昂邦章京,是为盛京将军的前身;而设立最晚的黑龙江将军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尽管三将军并不同于汉地行省制,其所辖区域仍被别称为东三省,[2]:7被清廷在官方档案中普遍使用。[3]雍正年间,官方文件已提及东三省。乾隆年间,官方文件提及奉天省、吉林省。《户部乾隆五十四年民数、谷数黄册》中的奉天省,注明为二府四州八县。此奉天省即是盛京将军管辖的奉天府的辖区。[1]:19

封禁及开禁

后金时期至清初,清朝不仅不禁止流民出关,而且还制定政策鼓励。例如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关内移民前来开垦。鼓励移民政策执行了15年,但实际的移民规模仍有限,于康熙七年(1668年)终止。[4]

同年,清廷开始对关外的封禁。作为清朝满人的“龙兴之地”,清廷将其隶属八旗的“在旗地”管辖,大部分旗地禁止汉人进入开垦,并在辽东一带设置柳条边。嘉庆八年(1803年)的上谕中也称“山海关外东三省地方,系满洲根本重地,原不准民人杂处”。然而关内农民仍大量流入八旗子弟不愿意回归的“故土”,[5]对于“旗地”的封禁措施直到咸丰年间,因俄国兼并阿穆尔,清廷才决定开始全范围解除。[4]

直至清末新政实施,清廷为了适应东北边疆和内地一体化的趋势,[6]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三将军为奉天巡抚、吉林巡抚、黑龙江巡抚,与关内省制统一,并设立东三省总督作为三省的最高长官。[7]:313清朝灭亡后,东三省一称沿用至中华民国早期,[8]常见于奉系统治的时代。[9]

Remove ads

主要战争

该地曾爆发多起涉及俄罗斯帝国和日本帝国的大规模战争,在清廷衰微之际更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地区,甚至在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被俄军占领全境。

参考来源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