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中市东势区东势国民小学

位于台中市东势区的一所公立国民小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中市東勢區東勢國民小學map
Remove ads

24.258652°N 120.830468°E / 24.258652; 120.830468

事实速览 台中市东势区东势国民小学 DongShi Elementary School, 地址 ...
事实速览 原东势公学校宿舍, 位置 ...

台中市东势区东势国民小学(简称东势国小)是台中市东势区的一所国民小学,其前身是台湾日治时期1898年设立的台中国语传习所东势角分教场及后续的东势公学校、东势女子公学校,是东势地区最早的学校,至今历史超过百年。

东势国小南侧的3栋日式宿舍在2010年被登录为台中县历史建筑,并在2018年修复完工,目前作为东势国小校史室、台中客家故事馆。

Remove ads

校史

东势公学校最初是1898年4月12日设立在东势泰安宫的“台中国语传习所东势角分教场”,在同年5月12日开所,然而国语传习所制度在9月底废止改为公学校,于是同年10月1日设立“东势角公学校”,且学校迁到东势巧圣仙师祖庙。由于学生数逐渐增加,部分学生自1903年至文昌庙上课。1909年4月,学校迁到新校舍(今中盛巷附近)。1912年8月16日,校舍因受到台风灾害损毁,学生改至邻近庙宇上课。1913年11月,学生迁回已部分完工的新校舍。1917年4月1日,东势角公学校内设立“东势角公学校女子分校”,在1920年4月1日改为“东势角女子公学校”,并在之后迁到东势316番地(今第二、三横街之间)[1][2]。1921年5月19日,东势角公学校改称“东势公学校”,“东势角女子公学校”改称“东势女子公学校[2]。1938年4月1日,东势公学校迁到东侧新校地,与原校地隔东势本圳(今三民路)相邻,东势女子公学校则被裁撤并入东势公学校。1941年4月1日,东势公学校改称“东势东国民学校[注 1]

二战后,东势东国民学校改为“东势第一国民学校”,西侧的旧校地在1946年规划作为“东势初级中学”(1959年迁到东势国中现址)。1951年,设立“石角分班”(今石角国小)。1953年11月,校名改为“东势国民学校”。1958年,设立“中科分班”(今中科国小)。1968年8月,学校因九年国民教育实施而改称“东势国民小学”。1999年的921大地震造成校舍损毁,由慈济功德会援助兴建的校舍在2002年底落成[1]

Remove ads

历任校长

日治时期

  1. 中村浩
  2. 柏木寅之助
  3. 宇谷和一郎
  4. 铃木丰次郎
  5. 桦山岩见
  6. 田添二雄
  7. 杉本主二
  8. 新井末吉
  9. 本多季三郎
  10. 元吉伴次
  11. 簗濑连
  12. 岩下袈裟次郎

台湾战后时期

  1. 杨坤龙
  2. 杨顺发
  3. 吴盈周
  4. 林锦堂
  5. 陈仲任
  6. 江鸿钧
  7. 纪国扬
  8. 吴锦森
  9. 张玲娟
  10. 林方铃

文化资产

东势国小南侧的日式宿舍是东势公学校教职员官舍,是东势地区少数保留的日式宿舍,其外观为和洋折衷样式,兼具日本及西洋之特色。建材为桧木,且结构在地震后仍保存良好。屋顶使用日本瓦,其外观型态为包含了“寄栋式”、“切妻式”屋顶。外墙主要采用日式压椽雨淋板,而背面突出部分则采西式雨淋板。门窗多采日式作法,但以玻璃之水平拉门、窗取代传统的纸障子,厨房旁的入口则使用西式单开门。基座在外部为架高之透空地板,内部为实体基墙。东势公学校宿舍在2010年因住户搬出而学校报拆在案,在经地方文史工作者申请保存后,在同年被登录为台中县历史建筑。另外,此宿舍原有5栋,有2栋在登录为文化资产前已烧毁。[3]

备注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