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边~小琉球25kV电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林边~小琉球25kV电缆为连系台湾本岛小琉球之间的电力传输海底电缆,简称小琉球海底电缆,该该海缆由台湾电力公司所兴建营运,于2011年5月13日完工启用,该线路分有新线与旧线,其中旧线为台湾第一条输电海底电缆[1],旧线完成后,使小琉球首度与台湾本岛电力系统并联。

事实速览 电缆类型, 开始建设 ...
Remove ads

沿革

背景

Thumb
旭光发电厂,本身也是小琉球海底电缆琉球端得上陆点。

小琉球原透过台湾电力公司于1975年4月1日接办琉球乡旭光发电厂来供应全岛用电[2],尔后面对持续发展之观光与经济,台电持续增设柴油发电机因应,但仍无法满足小琉球全天候供电的需求,仅能每日供应13小时50分钟的电力,因此台电逐展开由台湾本岛布设海底电缆至小琉球取代琉球发电厂功能的计画,并于1979年委托中华民国海军的水下测量单位,协助小琉球到屏东县林边乡之间的海事调查[3]

旧线

Thumb
崎峰开关场

1980年台电展开屏东县林边乡至小琉球间海底电缆设计工作,计画从林边乡水利村海堤新设一座开闭所,命名为崎峰开关场,经全长14.7公里的海缆于小琉球的旭光发电厂上岸,并入小琉球电网中,该计画由日本古河电气株式会社施承揽施工,采用双回路三芯电缆送电,每回线最高电力乘载量约4,500kW,两回线最高可达9,000kW,该海缆于1980年4月5日开始布放电缆,1980年6月25日完工送电,由时任台电董事长陈兰皋举办启用典礼,并亲自按下通电按钮[4]。总投资金额新台币1.6亿元[5],自此小琉球全岛可全天候24小时供电,旭光发电厂转入停机备役,该海缆也成为台湾第一条专门输送电力的海底电缆[1]

而小琉球海底电缆早期施工时因技术尚未纯熟,因此当初布设海缆的方式仅单纯布放于海床上,因此海缆完工启用后,多次发生遭勾断的状况,在海缆完工不到三个月的情况下,竣工当年9月琉球南线就遭渔船勾断,后续在1986年、2001年、2005年,以及2006年都发生过断缆状况,2005年7月24日琉球北线三相电缆其中一相受损无法送电[6],仅能两相供电,而初期断缆时均由台电公司屏东区营业处自行发包维修,但后续有维修经验的人员陆退休,直到2006年的11月18日琉球南线完全断缆时,仅剩下琉球北线的两相供电,造成小琉球供电危机[1][6]

由于琉球南线全断,琉球北线只剩下两相供电,当时仅能输送3,000kW之电力到小琉球,不足之电力由旭光发电厂重新启动发电,以及租用民间柴油发电机加入应急[1][6]

新线

主管小琉球海缆的台电公司屏东区营业处评估后,认为琉球南北线多次断缆且已使用逾30年,已无修复的价值,因此2006年11月22日起决定启动小琉球海缆汰旧换新计画[6],将完全放弃旧琉球南北线,布设新的双回路三芯电缆[5],经台电对外招标设计,由台湾世曦工程顾问公司得标,随即展开五阶段的评估规划工作,包含初步规划、海事调查、选线、以及基本设计等流程后[6],台电对外招标施工,因时值中东国家杜拜于国内大兴土木,造成原物料上涨,台电多次招标均无厂商愿意投标,经多次流标后,最终由日本厂商维世佳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7月28日公告得标[3],再由真毅营造公司承揽上陆段的开关场工程等土木项目。

新小琉球海底电缆于2009年7月29日申报开工,并由设计单位,台湾世曦公司负责监造,施工期间上陆段为避免造成潮间带生态影响,因此采用全新的潜钻式工法,让电缆能从潮间带下方钻入海床中,而不会对地面产生破坏,并且日本厂商也引进ROV水下无人遥控载具技术,从海面上将电缆抓住,并拖送至海床,向下埋入约两公尺深,最深处更甚至到达90公尺,以降低被渔船勾断,及海流带动之风险[5]

新琉球南线于2011年4月13日完工送电加入系统,新琉球北线于同年5月13日完工送电加入系统[7],2011年5月28日新琉球南北线正式竣工启用,新线采用直径约14公分的三芯电缆,全长18公里从林边至小琉球均一线到底无其他接头,可减少送电事故发生[5],该新线布设工程总投资金额达新台币16.3亿元,新线完工后旭光发电厂也再度回到备役停机状态,以防海缆再度中断[1]

Remove ads

技术诸元

  • 电缆类型:双回路三芯 XLPE 0.25mm2 电缆,三相共计两条电缆(新线)[1]
  • 输电容量:最高2万瓩(新线)[5]
  • 电压等级:25千伏(新线)[1]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