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汉朝君主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汉朝皇帝是中国第二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 年)是继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之后、三国(公元220年-265年)之前的朝代。按照惯例,汉朝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和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两个时期。

事实速览 汉皇帝, 详情 ...

汉朝由农民起义领袖汉高帝刘邦(公元前202 -前195年)建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 年),在位 54年。该王朝曾被前摄政王莽新朝短暂打断,但他在公元23年10月6日的叛乱中被杀[1]

本表主要列出汉高帝刘邦建立的“西汉”政权君主、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及追尊未实际统治、不被广泛承认的君主。

此表还包含两汉交替之间,王莽建立的“”政权、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刘盆子的“赤眉军”政权君主及追尊君主。

此表亦包含三国时期,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承继汉祚而建立的“蜀汉”政权君主。

Remove ads

西汉

  生前在位统治全国的西汉皇帝(共14位)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Remove ads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更始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赤眉军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成家
更多信息 庙号, 谥号 ...


卢芳
更多信息 称号, 姓名 ...

东汉

  生前在位统治全国的东汉皇帝(共14位)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Remove ads

蜀汉


更多信息 肖像, 庙号 ...


汉朝地方割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

时间轴

刘禅刘备汉献帝刘辩汉灵帝汉桓帝汉质帝汉冲帝汉顺帝刘懿汉安帝汉殇帝汉和帝汉章帝汉明帝汉光武帝更始帝王莽孺子婴汉平帝汉哀帝汉成帝汉元帝汉宣帝汉昭帝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刘弘西汉前少帝 刘恭汉惠帝刘邦

图例:

注释

    注:

  1. 太公”为秦汉年间对老年男子的通用尊称,一般认为刘太公不是其真名
  2. 司马迁的《史记》中尊称刘邦为汉高祖,后世多因循之。然而《史记》亦明确指出,实际庙号为汉太祖
  3. 汉高帝刘邦的生年一说为前247年。
  4. 秦朝用《颛顼历》,以十月岁首,即十月至下一年的九月为一年。前207年十月-前206年九月为一整年。汉初,采用开国将领、学者北平文侯张苍之议,以汉仍属水德,仍沿用秦《颛顼历》如故。至汉武帝采用《太初历》始改正朔和服色。所以史家以一般以前207年十月为汉元年十月。
  5. 汉朝(包括蜀汉)除开创之君汉高帝汉光武帝汉昭烈帝外,所有皇帝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字,意喻强调孝治天下,如汉文帝的谥号可作孝文皇帝孝文帝
  6. 汉文帝之前是汉高后掌权,期间有两位傀儡少帝前少帝和刘弘,但不被汉朝官方视为正统皇帝。实质上汉文帝才是汉朝官方承认的正式继任汉朝皇帝
  7. 汉武帝即位初未建年号,只是每六年一改元。至元鼎年间方才使用年号。《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长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兽曰元狩云。”辛德勇观点则认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七个年号为后来史家追记。
  8. 汉宣帝之前是昌邑王刘贺,过继予昭帝为子。刘贺即位仅27日就被霍光上官太后名义废黜。
  9. 《后汉书·祭祀志》:至十九年……上可涉等议,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祭高庙。其成、哀、平且祠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园庙去太守治所远者,在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
  10. 仅被尊为“”,而非“皇帝”。《汉书补注·宣元六王列传·定陶共王刘康》,官本载刘康谥号为共皇帝而毛本未见“帝”字。
  11. 刘婴皇太子,号孺子王莽摄政,称摄皇帝 。王莽称帝后,刘婴被废为定安公。
  12.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光武帝刘秀在河北称帝,改更始三年为建武元年,史家一般以这一年六月作为两汉分界线。
  13. 《后汉书》卷9: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制曰:‘可。’
  14. 仅被尊为“”,而非“皇帝”。
  15. 前少帝刘懿、后少帝刘辩在位时间不满一年便被废,且拥立其即位并掌握实权的外戚集团均被清除,通常不视作正统皇帝。
  16. 蜀中盛传刘协退位后被曹丕杀害,汉中王刘备遂为其恭上谥号,而实际上刘协于234年逝世于封地。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

  1. 《晋书·王弥传》:“元海谓弥曰:‘孤本谓将军如窦周公耳,今真吾孔明、仲华也。烈祖有云:“吾之有将军,如鱼之有水。”’”
  2. 《三国志·蜀书二》:“(章武三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3. 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三》:“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魏元帝曹奂)临轩,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公泰始七年薨于洛阳。【《蜀记》云:谥曰思公,子恂嗣。】”
  4. 《晋书·载记第一》:“永兴元年,元海(刘渊)乃为坛于南郊,僭即汉王位……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来源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