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兰空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波兰空军(波兰语:Siły Powietrzne,字面直译为 “空军”)是波兰武装部队的空中作战部队。在2004年7月之前,它的正式名称为“波兰空军和防空部队”Wojska Lotnicze i Obrony Powietrznej(WLiOP或WLOP)。2022年,波兰空军由大约17,200名军职人员和大约260架飞机组成,分布在波兰各地的10个基地。
波兰空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7年下半年,并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个月内正式成立。1939年9月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期间,其70%的飞机被摧毁。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后,大多数飞行员经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逃亡,并在整个二战期间继续在盟军空军中作战,先是在法国,然后在英国,后来也在苏联战斗。从一战末期草创到1947年,波兰空军一度附属于陆军,1947年才正式成为独立军种。其后受到苏联的影响,空军和从陆军独立出来的防空部队曾经数次合并又分离,直到1990年才尘埃落定正式合为一体,并在2004年7月1日更名为现在的名字。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详细可参考波兰空军军史
波兰的军事航空部队的历史相当早,甚至比官方承认的重新获得独立的日期(1918年11月11日)还要早上许多。波兰史上最早的、为重获主权独立的国家而战的航空部队,实际上是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组建的。[2]当俄罗斯革命开始,沙皇逐渐失去对国家的控制时,波兰飞行员趁乱在今天白俄罗斯、乌克兰南部和黑海畔的库班河沿岸地区自发组建了航空部队。[1]在那之前,波兰飞行员只能作为帝俄、德国或奥匈帝国军队的成员并为其飞行。[2] 第一批为重获独立的波兰而战的航空部队,是1917年6月19日在明斯克组建的波兰第1航空中队(I Polski Oddział Awiacyjny)、[1]原帝俄陆军波兰军团第2军的第1和第2航空部队、第4步枪师的师直属航空机队,以及敖德萨的波兰独立航空队(Samodzielny Polski Oddział Awiacyjny)。[7]
Remove ads

在停战之前,波兰一直处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占领之下,但随著同盟国的崩溃,波兰人开始接管控制权。最初,波兰空军的机队主要由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飞机组成,这些飞机是前占领者弃守时留下的,或是像大波兰起义时的波兰军从占领者那里缴获的。这些飞机在1918年底的波兰—乌克兰战争中首次被波兰空军使用,当时的作战行动以利沃夫(现属乌克兰)为中心。[8]1918年11月2日,飞行员斯特凡·巴斯蒂尔就在利沃夫进行了波兰飞机的首次战斗任务。[9]
1920年2月波苏战争爆发时,波兰空军使用了多种前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新采购的、由西方的协约国制造的飞机。当时最常见的是轻轰炸机和侦察机,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法制布雷盖14轰炸机、德制LVG C.V侦察机、英制布里斯托F2B战斗/侦察机和义大利制的安萨尔多A.1巴利拉战斗机。[10]
1921年波苏战争结束后,大多数已经残破不堪的一战旧机逐渐退出第一线,1924年起波兰空军开始装备新的法国飞机。1918至1924年间,波兰空军和海军航空队共有多达2,160架飞机(其中有1,384架侦察机和410架战斗机),但是这些机队并非全部处于可用状态。[10] 在1924年到1930年,波兰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是法国布莱里奥厂的布莱里奥SPAD S.61,轰炸机的主力机种则是波代兹厂的波代15和波代25,其中后者最终获得波代兹原厂的的授权许可在波兰制造。
第一架由波兰本国设计并大量生产、进入该国空军服役的飞机是PWS-10,这是一款高单翼战斗机,由波德拉谢飞机工厂(PWS)于1930年制造。

1933年,齐格蒙特·普拉斯基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全金属高单翼飞机—PZL P.7a战斗机,共有150架生产并投入使用。随后设计了30架改良的PZL P.11a,最终设计PZL P.11c于1935年交机,P.11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一共生产了175架,直到1939年它仍然是波兰战斗机机队的主力机种,但是到那时候外国的飞机设计—尤其是梅塞施密特Bf-109已经超越了它。P.11的最终版本PZL P.24仅供出口,有4个国家采购。新式战斗机原型机PZL.50鹰式在设计上与美国塞维尔斯基P-35-美国第一架全金属及配备伸缩式起落架的战斗机类似,但这架飞机因为纳粹入侵而未能投入量产,而雄心勃勃的PZL.38狼式双引擎重型战斗机直到战争爆发都还只是原型机。[8]
就轰炸机而言,波代25和布雷盖19都被全金属单翼机-PZL.23鲫鱼式取代,从1936年起生产了250架,但是到1939年“鲫鱼”已经是过时的机种了。1938年,波兰国家飞机制造厂(PZL)设计了一款现代双引擎中型轰炸机:PZL.37麋鹿式。“麋鹿”的炸弹舱酬载量为2,580公斤,最高时速为439公里/小时,即使在1939年仍然是非常先进和高性能的设计。不幸的是,在纳粹入侵之前,只有30架“麋鹿”A(单尾翼)和70架“麋鹿”B(双尾翼)交机服役。
作为观测机和近距离侦察机,波兰侦察机使用了速度缓慢且容易损坏的卢布林 R XIII,以及后来的RWD-14苍鹭飞机。波兰海军航空队将卢布林R-XIII起落架拆除,换装浮桶改装成水上飞机使用。就在战前,波兰还向义大利订购了一些鱼雷攻击机CANT Z.506,但只交付了1架而且没有武装。用于训练飞行员的主要机种是波兰自制的高单翼RWD 8和PWS-16双翼机。1939年,波兰从国外订购了160架莫兰-索聂尔M.S.406(法制)和10架霍克飓风式(英制)战斗机,但直到战争爆发两款飞机都没有能够交付。
Remove ads

详细可参考波兰战役时的各方战备状况
1939年9月1日,在入侵波兰之初,波兰几乎所有的战斗机都已经被分散到后备或二级机场躲藏,这与德国宣传中的普遍看法相反,即它们都还停留在空军基地并且被德国的轰炸消灭殆尽。各主要机场上被德国轰炸机摧毁的飞机,大部份是教练机或陆军支援飞机。战斗机机队被分成15个追击梯队(escadres),其中有5个构成了在华沙地区部署以拱卫首都的追击大队。尽管已经过时,波兰的PZL P.11战斗机还是击落了170多架德国飞机。波兰的轰炸机则组成轰炸机旅的9个中队,它们奋力攻击德国的地面装甲纵队,但损失惨重。部署到陆军各军团的7个侦察机梯队和12个观察机梯队主要用于侦察。波兰空军硬体的一大部份在这场战役中被摧毁;幸存的飞机要不被德国或苏联俘获,要不被撤到罗马尼亚、匈牙利、立陶宛、拉脱维亚或瑞典,然后被这些国家的空军扣留自用。大批飞行员、机组人员或地勤人员根据政府撤退到罗马尼亚前的最后命令设法逃到法国,然后再逃到英国,在后来的英伦空战期间,他们在保卫英国免受纳粹入侵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战前波兰还在国外购买了234架飞机。冲突开始时,第一批货物已上船准备运交。包括14架飓风战斗机 、120架莫兰-索聂尔M.S.406战斗机和100架费雷尔会战式轻轰炸机。1939年8月28日,载有14架飓风式的拉塞尔号商船(SS Lassell)已经离开利物浦,开战当天,来自法国的货物也在途中。[11]但因为随后战争爆发、英法相继对德宣战,加上波兰失去仅有的外港格但斯克,战线也急速崩溃,因此上述飞机最后都没有能够运交,而被英国皇家空军或法国空军留下自用,并有部份在后来被用于在法国或英国重建的波兰空军部队。
Remove ads


Remove ads
详细可参考驻法波兰空军

波兰沦陷后,波兰空军开始在法国重建。到德国进攻法国之前唯一完整建置并进入战备的部队是GC I/145波兰战斗机中队,[13]驾驶考德隆 C.714轻型战斗机。它是当时唯一操作C.714 的单位。波兰飞行员也被部署到法国的各个中队,驾驶各种类型的法国战斗机,主要是M.S.406。法国投降后,许多飞行员设法逃往英国,继续与德国空军作战。
详细可参考驻英波兰空军
1940年6月法国沦陷后,波兰部队在英国重新组建,作为英国皇家空军的一部份,被称为波兰空军(Polish Air Force,PAF)。到英伦空战时有4个波兰中队成军,分别为:
2个波兰战斗机中队于1940年8月在英伦空战第三阶段首次参与战斗,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队上的飞行员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兵,波兰人的飞行技术或空战能力是在战前及波兰战役时学到的。这些波兰飞行员被认为无所畏惧,有时甚至近乎鲁莽、无礼。虽然如此,与英国和大英国协的飞行员相比,击落率非常高。特别是303中队,在成为当时最具效率及战果纪录最多的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中队(至1940年10月11日为止全中队共击落126架敌机,中队自身折损18架飓风式,并有7名飞行员阵亡、5人重伤)[14]。还有许多没有被编入波兰中队的波兰飞行员,例如维托德.乌班诺维奇,也在其他英国皇家空军中队与英国或大英国协的战友一起飞行。
随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展和更多波兰飞行员的加入(从被占领的欧洲逃出的波兰人,或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加入的波兰裔),英国后续又组建了12个波兰中队,这使波兰空军成为当时英国皇家空军阵中规模最大的外籍部队:

- 第304波兰轰炸机中队(隶属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
- 第305波兰轰炸机中队
- 第306波兰战斗机中队
- 第307波兰夜间战斗机中队
- 第308波兰战斗机中队
- 第309波兰战斗/侦察机中队
- 第315波兰战斗机中队
- 第316波兰战斗机中队
- 第317波兰战斗机中队
- 第318波兰战斗/侦察机中队
- 第663波兰航空侦察/观测中队(附属于波兰第2军为其炮兵提供侦察或弹著观测支援)
- 另外还有别号“史卡尔斯基马戏团”的波兰战斗队,北非战役时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第145中队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区作战。

战斗机中队最初驾驶飓风战斗机,后来改用喷火战斗机,最后改用美制北美野马Mk.IV战斗机。307中队与其他夜间战斗机中队(例如加拿大皇家空军410中队)一样,操作无畏战斗机、标致斗士式战斗机和蚊式夜间战斗机。轰炸机中队最初配备了会战式轰炸机和威灵顿轰炸机,300中队后来操作兰卡斯特轰炸机,301中队则操作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和美制解放者轰炸机,305中队操作蚊式轰炸机和美制米契尔轰炸机。663中队作为侦察/观测中队,操作南风式AOP III和V型观测机。
1946年战争结束后,各波兰中队解散,所有装备都归还给英国,而飞行员、机组或地勤人员本来应该全部返回波兰故土,但因为对波兰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不信任,加上部份先行回国者遭到监禁、骚扰甚至处决的消息传开,因此实际上只有少数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返回波兰,而其他拒绝回国的人则根据1947年波兰人再安置法案定居在英国或大英国协各国,并在后来陆续获得英国国籍,其中一些人在共产主义垮台后于1989年—1990年间返回祖国。
Remove ads
详细可参考波兰陆军航空军
在东部战线,随著忠于共产党与苏联的波兰人民军(Ludowe Wojsko Polskie,LWP)在1943年5月建军,一支附属于人民军的航空部队- 波兰人民空军(Ludowe Lotnictwo Polskie)也在同年8月建立,以保卫苏联免受纳粹入侵,同时加强苏联向西反攻的有生战力。截至1943年底共组建了3个航空团:
- 第1“华沙”战斗机团,(操作雅克列夫YaK-1和YaK-9战斗机),
- 第2夜间轰炸机团“克拉考”(操作波利卡波夫Po-2双翼机—本机1949年起在波兰量产,波兰编号CSS-13),
- 第3对地突击团(操作伊留申Il-2攻击机)。
不过,虽然名义上是波兰部队,实际上上述3个航空团的指挥干部、飞行员或政治委员仍有相当人数是由苏联空军的人员充任,直到1944年9月以后才陆续改由从苏联各飞行学校毕业的波兰人接替。
1944—1945年间,随著东部的反攻前线进入波兰境内,以及苏联飞行学校的波兰籍或波兰裔毕业生的增加,又组成了更多的航空团。1944年9月,人民空军成立了第1混成航空军,由1个轰炸机师、1个对地突击师、1个战斗机师和1个混合师组成。战后,这些飞行员和装备返回波兰,并成为1947年诞生的波兰空军(Wojska lotnicze)的基础,也从这时候起,空军成为跟陆军、海军平起平坐的独立军种。
1949年,随著冷战局势的成形,波兰空军开始增强战备,特别是轻型或中型轰炸机,首先就将若干Li-2sb运输机改装为轰炸机,1950年,波兰从苏联接收了二手的佩特亚科夫Pe-2和图波列夫Tu-2轰炸机,以及USB-1和USB-2训练轰炸机。同年,Yak-17战斗机、Il-12运输机和YaK-18教练机也开始服役。从1951年起,波兰空军装备了Yak-23和知名的MiG-15两款喷射战斗机,以及MiG-15的双座教练机版本MiG-15 UTI,后来在1961年又装备了MiG-17。
除了苏联生产的飞机外,从1952年起,MiG-15和后来的MiG-17均在波兰获得授权生产许可,名称为Lim-1、Lim-2(MiG-15)和后来的Lim-5(MiG-17)。Lim-5M的国产对地攻击型—Lim-6bis也在1964年推出。在此期间波兰空军亦曾使用喷射轰炸机—也就是伊留申Il-28,这也是波兰最后一款的轰炸机。波兰在1959年获得MiG-19,但因为性能不如预期,只使用了少量。1963年起开始使用MiG-21,稍后MiG-21成为其主力的超音速战斗机,包括初期型的MiG-21F-13、MiG-21PF,以及中后期型的MF和MiG-21bis等多种改良型,一直使用到世纪交替之际。后来,波兰空军又接收了37架MiG-23(1979年)和12架MiG-29(1989年)。
1949年后的主要战斗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首先是Il-10(包括训练版UIl-10,于1951年开始服役)。1965年起,波兰也使用了大量的Su-7B进行轰炸和对地攻击,并于1974年和1984年分别更新为27架苏霍伊Su-20和110架Su-22。
在人民军时代,波兰空军的教练机一开始都是传统的螺旋桨教练机,例如LWD 少年勇者2型、TS-9少年勇者3型和PZL TS-8魔鬼式等等,后来被喷射教练机取代,也就是国产的TS-11火花式。另一种波兰国产喷射教练机PZL I-22伊德拉式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但由于成本昂贵性能却不如预期,发动机及航电设备故障频频的问题也持续存在,所有机体后来都返回PZL原厂进行改装,并且再也没有恢复现役;苏联制Yak-12及An-2在1951年和1955年被引进,作为多用途飞机(特别是偏远地区短场起降运输),随后国产黄莺-35P也加入机队,作为联络机和观测机使用。
随著Li-2的老化、改变用途及空运需求的增加,波兰空军在此期间也陆续引进多款苏联制运输机,包括:Il-14、Il-18、An-12B、An-26、YaK-40和Tu-154,其中Tu-154被选用作为政府专机。
另外,随著陆军的引进,波兰空军也引进使用了多种直升机,作为空军自身的运输、联络及救难用机:首先是SM-1(苏联授权制造的Mi-1),这是一种多用途直升机,自1956年起一直使用到1981年才退役;接下来陆续有PZL SM-2(SM-1升级改良版)、Mi-4、Mi-2和Mi-8(后来改良型又称为Mi-17),以及1976年推出的Mi-24攻击直升机。还有Mi-6及Mi-14两栖直升机,两者都用作运输直升机使用。
1954年,波兰空军与国土防空军(Wojsk Obrony Prowietrznej Obszaru Kraju,WOPOK)合并,组成了空军和国土防空部队(Wojska Lotnicze i Obrony Przeciwlotniczej Obszaru Kraju,WLiOPL OK),这是一个由航空飞行部队和防空部队共同组成的军事组织。1962 年,WLiOPL OK 再次分为两个原先的组成机构:空军(Wojska Lotnicze)和国家防空部队(Wojska Obrony Powietrznej Kraju)。
Remove ads

随著1991年政治动荡和苏联解体的发生,以及整个欧洲的战争焦虑随之减轻,波兰空军的规模有所缩减。1990年7月1日,波兰空军和国家防空部队再次合并成为“波兰空军及防空部队”(Wojska Lotnicze i Obrony Powietrznej,WLiOP或WLOP)。该部队的攻击能力主要由MiG-21、MiG-23、MiG-29、Su-20和Su-22组成。剩馀的Lim-6bis于1990年代初期悉数除役,不久之后剩馀的Su-20飞机也退出第一线。紧接著剩馀的少量MiG-23也在1999年卸甲归田。整个20世纪90年代,波兰没有购买任何新的战斗机,仅于1995年从捷克共和国,和2004年从德国购买了更多 二手MiG-29。MiG-21最终于2003年告别波兰天空。至2004年,WLOP还在第一线的战斗机就只剩下MiG-29和Su-22。截至2010年,Su-22机队需要现代化以保留作为战斗机的价值,其未来尚不明朗。[15]也在2004年,这年的7月1日起,WLOP伴随武装部队组织改组,再一次更名为“波兰空军”(Siły Powietrzne,SP)。从1950年代以来的航空飞行部队与地面防空部队的分合,至此完全合一。
2002年,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C/D Block 52+战隼式被选为波兰空军的新型多用途战斗机,首批交机于 2006年11月,并在和平天空计划下持续到2008年。截至2011年,波兰空军拥有3个F-16中队:其中2个—第3和第6中队驻扎在波兹南附近的第31战术航空基地,第10中队则驻扎在瓦斯克附近的第32战术航空基地。美国F-16的采购案并非没有受到欧洲航太公司的激烈竞争;法国达梭公司的幻象2000和瑞典绅宝公司的JAS-39狮鹫都对此次采购案进行了热烈的推销。波兰F-16 Block 52+ 配备了最新的普惠F-100-229发动机,航空电子套件包括具备地形测绘能力的AN/APG-68(V)9雷达系统和ALQ-211(V)4电子战套件。另外所有波兰F-16都可以携带现代化的如JDAM、JSOW等美制精确弹药,以及最新可出口的空对空武器,包括AIM-120C-5和AIM-9X等等。

在2010年灾难性的Tu-154总统专机坠机事故,以及后来波兰主导的调查之后,负责运送总统和波兰政府官员的第36特种航空团于2011年12月底被解散,国防部长亦随之请辞。[16][17]一个新单位,第1运输航空基地,取代了第36团。2010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大多数总统或政府专机由LOT波兰航空公司营运的2架租赁的巴西航空工业E-175提供服务。[18]2016年11月14日,波兰国防部订购了两架湾流G550VIP专机。[19]2017年3月31日,波兰政府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为国家元首和政府运输提供2架波音商务机BBJ2和1架波音737-800 。[20]
2014年2月27日,波兰与阿莱尼亚·马基航空签署了价值2.8亿欧元的合约,购买8架M-346大师式高级教练机。[21][22]首批2架大师式于2016年11月14日在“红白火花”特技表演队的陪同下抵达波兰。[23][24]
2014年12月11日,波兰与美国签署了采购70枚AGM-158联合空对面遥攻飞弹(JASSM)的合约,价值2.5亿美元。合约中还包括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完成的波兰F-16机队升级案。[25]
2019年5月28日,波兰国防部长宣布,波兰已发出采购32架F-35A闪电II式战斗机的报价请求。[26] 2019年9月11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宣布波兰已获准购买32架F-35A战机及相关设备,估计成本为65亿美元。[27] 同年9月27日,美国国会批准了此次军售案。[28]2020年1月31日,波兰签署了价值46亿美元的32架F-35A战斗机采购合约。[29]
2022年3月8日,波兰政府提出透过从兰姆斯坦空军基地将波兰所有MiG-29机队转移给美国政府,作为对乌克兰空军抵御俄罗斯持续入侵的军力援助,以换取具有相应作战能力的飞机(很可能是F -16)。但交换最终没有进行。[30]
Remove ads
装备一览
详细可参考波兰空军退役军用机列表



备注:另外有3架驻留在匈牙利、隶属多国重型空运联队的C-17全球霸王III式战略运输机,在需要时可以调度使用。[49]

驻弗罗茨瓦夫的第3无线电技术旅拥有多种雷达类型,其中包括义大利制造的RAT-31DL主动相位阵列雷达(AESA)[55],和波兰自制的NUR-15雷达(可提供监控空域的3D影像)。NUR-15是一种机动式中程空域管制雷达,可以根据作战需求机动调整驻地。
组织编制
根据2014年1月起施行的武装部队改组法规,波兰各军种的总司令部整合为“武装部队总司令部”(DGRSZ),各军种借由武装部队总部之下的各军种“督察局”(Inspektoraty)保持其独立性,而原先各军种的作战指挥部或司令部也整合为“武装部队作战指挥部”(DORSZ)。总部和作战指挥部两者都隶属于参谋总长。在空军的部份,平时总部负责辖下各实兵部队(航空部队、防空及雷达部队)的作战训练和战备、补给、人员和技术补充。战时,武装部队总部拥有各部队的行政指挥权,而作战指挥权则交给作战指挥部;作战指挥部平时负责各指挥管制中心的运作,战时则除各中心外,会从总部接管各部队的作战管制。
在航空部队部份,组织编制比照美国或英国为联队、大队、中队三级制,惟大队番号不称“大队”而仿效英国皇家空军称“第XX基地”。与英国一样,“联队”为区域或特定机种指挥部,“基地”则总管空军基地内各飞行中队及保修中队、基地勤务中队等单位。
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华沙[56]
第1战术航空联队,希维德温
第21战术航空基地,希维德温
- 第40战术中队,Su-22M4/UM3K
第22战术航空基地,马尔堡 (波兰)
- 第41战术中队,MiG-29A/UB
第23战术航空基地,马佐夫舍地区明斯克
- 第1战术中队,FA-50GF
第12无人机基地,米罗斯瓦维茨,旗手TB2、MQ-9(预定)
第2战术航空联队,波兹南
第31战术航空基地,波兹南-克热西尼
- 第3战术中队,F-16C/D 52+
- 第6战术中队,F-16C/D 52+
第32战术航空基地,瓦斯克
- 第10战术中队,F-16C/D 52+
- 第16机场维护营,亚罗钦
第3航空运输联队,波维兹
第1运输航空基地,华沙-奥肯切空军基地
第8运输航空基地,克拉考-巴里斯空军基地
- 第12空运中队,PZL M28B
- 第13空运中队,CASA C-295M
第33运输航空基地,波维兹
- 第1搜索救难中队,希维德温,PZL W-3
- 第2搜索救难中队,马佐夫舍地区明斯克,PZL W-3
- 第3搜索救难中队,克拉考,PZL W-3
第4航空教育联队,登布林
第3无线电技术(雷达)旅,弗罗茨瓦夫
第3防空飞弹旅,索哈切夫
电子战侦察与支援中心(CRiWWRE),格鲁耶茨
空军防空训练中心,科沙林
航空工程训练中心,登布林
武装部队航空交通服务处,华沙
武装部队作战指挥部
各级军阶及阶级章
详细可另参考波兰武装部队阶级章
波兰空军的阶级章皆为肩章,下为各阶级肩章图像及中文/波兰文军衔名称对照表。
现行波兰空军的飞行员翼章是从1920年代就以来一直采用的款式,飞行翼章被称为“盖帕”(gapa),代表飞行中的老鹰,采用银色涂装,嘴缘上有金色的月桂花环。领航员/观察员徽章使用同一只老鹰,但采用金色涂装,并添加了闪电以跟飞行翼章区别。翼章通常戴在制服左上胸口袋上方的位置,但与其他空军不同的是,它悬挂在链条上。在二次大战期间,“盖帕”与英国皇家空军的机翼翼章一起装饰著驻英波兰空军军官的制服。在战斗版本(曾经升空战斗至少7次),翼章上的月桂花环会改成绿色的。
另可参看
- 斯特凡·史提克,波兰空军国籍标志波兰棋盘(Szachownica Lotnicza)的创造者。
- “红白火花”特技表演队(2022年解散的喷射机表演队)
- “小鹰”特技小组
- 二次大战波兰飞机列表
- 波兰陆军航空队
- 波兰海军航空队
- 波兰特种部队航空队
注释
参考书目
进一步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