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水龙山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淡水龍山寺map
Remove ads

25.170062°N 121.4423199°E / 25.170062; 121.4423199

事实速览 淡水龙山寺, 基本信息 ...
事实速览 淡水龙山寺, 位置 ...

淡水龙山寺,为台湾新北市淡水区的庙宇,主祀观世音菩萨。目前为直辖市定古迹淡水龙山寺淡水清水岩淡水鄞山寺淡水福佑宫合称为淡水四大庙[1]。本寺与台湾另外几座以“龙山寺”为名的寺庙──艋舺龙山寺鹿港龙山寺台南龙山寺凤山龙山寺,都是分灵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安海龙山寺

Remove ads

兴庙沿革

清代龙山寺的信徒主要属泉州的泉安惠安南安等俗称“三邑”人士,泉州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有很强烈的地缘色彩,故清代台湾龙山寺仍多以来自三邑人建造。[2]在台湾的五座龙山寺中,台南大东门外的龙山寺可能最早创建,约于雍正年间。

淡水龙山寺创建于乾隆年间,黄龙安等头人募款聚资、武荣洪姓檀越献地。今日庙宇乃为1853年(咸丰3年)重建,1858年(咸丰8年)完成。[3] 淡水龙山寺不仅是民间信仰中心,也是聚落自治及行会自治中心,兼具自卫、自治、涉外、社交等多元功能, 借由龙山寺之建立,以巩固三邑人在淡水势力。 [2]日治时期之调查亦指淡水一地“之龙山寺、妈祖宫、祖师庙等,悉充为泉州五县之会馆,……名虽为寺院,然充为同乡人集会场所是实。” 连横台湾通史》记载:“龙山寺,在县辖沪尾街,乾隆年间建,规模颇大。光绪十二年,巡抚刘铭传奏请赐匾,御书‘慈航普渡’四字,悬于庙中,今存。


  • 咸丰八年三月(1858年)建立。
  • 清治末期日治时期国民政府时代整修多次。
  • 咸丰八年(1858年)龙山寺建立石碑,标记黄龙安带头捐募及洪光海洪光城兄弟捐献庙地事迹;黄龙安三兄弟捐建石造龙柱。
  • 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兵章高元捐建中庭石板石碑。
  • 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颁赐“慈航普度”匾额。
  • 1980年代初期添加一拜亭
  • 1985年8月19日被审定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
Remove ads

奉祀神祇

Thumb
地藏王菩萨像

淡水龙山寺主祀观世音菩萨,左次间配祀天上圣母、右次间配祀注生娘娘并附祀地藏王菩萨于侧,大殿两侧的山墙设有罗汉山奉祀十八罗汉及在地护持的山神、福德正神,三川殿另有小型佛龛供奉文殊普贤菩萨

Thumb
Thumb
三川殿普贤文殊菩萨佛龛

建筑特色

淡水龙山寺建筑格局为面宽12.6米,纵深约35.4米的街屋型庙宇,配置为两殿两廊式,大殿为两坡硬山式做法,面宽三开间,进深五间,屋架有十七架,金柱架为三通五瓜形式。1982年添增拜亭,为歇山式屋顶,屋架为七架,通梁上为二瓜一童柱,左右并以札牵梁与过水廊连接,非常特别。

1982年(民国71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佛祖诞辰法会后,淡水龙山寺整修,由彩绘名师洪宝真之嫡传弟子庄武男负责工程,板桥埔墘黄龟理负责木雕,三重杨瑞西负责剪黏,庄武男负责彩绘与佛像脱胎。 1983年初大体完工,再增建中庭拜殿,虽新修而亮丽艳俗,但古物太半保存。[2]

重要文化财

慈航广济 & 南海朝宗

慈航广济南海朝宗,乃淡水海关史上重要之古文物。1860年(咸丰10年)台湾开港, 以安平、淡水两港对外贸易,英、法、美、德等国来台,派领事设商行。日本治台之前,来台各国总数计达17国。[2]淡水海关在1863年(同治3年)英人侯威尔(John William Howell)为首任副税务司,继任者为美人施坚吉(W. S. Schenck),并以沪尾水师守备旧署作为税关新址。

慈航广济

光绪暮春己卯之月、订戴花翎特办台北通商税务福州旗营协领刘青藜、订戴花翎办理沪尾通商董余金、浙江补用知府李彤恩敬立

南海朝宗

光绪辛巳年(按七年)荷月(按六月)吉旦、督办台北通商税务镶蓝旗协领 得泉敬酬

慈航普度

1861年(同治元年)因三次大地震造成淡水龙山寺毁坏,王盛泰号与许水来沿用旧材, 以原貌修护。

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 中法战争后,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光绪帝赐匾,御书“慈航普度”悬于寺中。

章高元献淡水龙山寺石庭记碑

1884年(光绪十年)清法战争淮军将领章高元率淮勇二营数百人在沪尾助剿有功,论功,加勇号为“年昌阿巴图鲁”。所以酬神,1885年四月前往龙山寺参拜,并捐建此碑。[2]
钦命提督军门福建台澎挂印总镇世袭云骑尉年昌阿巴图鲁,随带军功加二级纪录二次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