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淡路站
位於大阪市的阪急電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淡路站(日语:淡路駅/あわじえき Awaji eki */?)是位于日本大阪府大阪市东淀川区东淡路四丁目的阪急电铁车站,车站编号为HK-63。
通勤特急以外的全种别列车停车。本站因京都本线与千里线两路线于此平面交叉,具有转乘车站的功能。另外于2019年3月16日时,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大阪东线延伸开业并设置JR淡路车站,本站成为阪急与JR线的转乘车站。
Remove ads
历史
- 1921年(大正10年)4月1日 - 北大阪电气铁道的十三站~本站~丰津站间同时通车营运[4]。
- 1923年(大正12年)4月1日 - 随著路线让渡,成为新京阪铁道的车站[4]。
- 1925年(大正14年)10月15日 - 天神桥车站(现在的天神桥筋六丁目站)~本站间开业[4]。
- 1928年(昭和3年)1月16日 - 本站~高槻町车站(现在的高槻市站)间开业[4]。
- 1930年(昭和5年)9月15日 - 因应公司合并而成为京阪电气铁道的车站[4]。当时京都西院车站(现在西院车站)~本站~天神桥车站间为新京阪线、十三车站~本站间为十三线、本站~千里山车站间为千里山线。
- 1943年(昭和18年)10月1日 - 随著战时合并,成为京阪神急行电铁(现在的阪急电铁)的车站[4]。
- 1949年(昭和24年)12月1日 - 从京阪电气铁道分离并改称为京都本线[4]。
- 1954年(昭和29年)3月30日 - 废除1号线。
- 1959年(昭和34年)2月18日 - 线路名称重编。京都本线的本站 - 天神桥车站间改为千里山线,十三线改为京都本线[4]。
- 1967年(昭和42年)3月1日 - 千里山线改称为千里线[4]。
- 1969年(昭和44年)12月6日 - 随著大阪市营地下铁堺筋线开业,至北千里车站、高槻市车站的相互直通运转开始。
- 2008年(平成20年)9月 - 高架化工程开工。
- 2019年(平成31年)3月16日 - JR西日本大阪东线・JR淡路车站开业,成为转乘站。
Remove ads
车站结构
↑ 吹田・北千里方向 | ||
← 大阪梅田・十三方向 |
![]() |
→ 京都河原町・岚山方向 |
↓ 天神桥筋六丁目・天下茶屋方向 | ||
图例 参考文献:川岛令三、‘东海道ライン 全线・全駅・全配线 第7巻 大阪エリア - 神戸駅’ISBN 978-479420498-1 12p、 讲谈社、2009年 ※ 跨越的蓝线是大阪东线 |
-
通过下行方向的平面交叉,天下茶屋开往河原町的准急入线。(2017年12月30日)
阪急京都线、千里线连续立体化工程
目前京都本线有3.3公里(崇禅寺站附近-上新庄站附近)和千里线3.8公里(柴岛站附近-吹田站 (阪急)附近)正在进行铁路高架化工程(连续立体交叉事业),完工后可以解除本站两路线平面交叉的问题,另拆除17座在施工路段内的平交道。自2008年(平成20年)9月开始动工[5],预定于2024年末切换至高架新线[6]。
新站房建为4层,位置则向现在的车站往东南移动若干。车站楼层配置上,2楼是剪票口与穿堂,3楼为上行月台,4阶为下行月台[7]。如此一来京都本线与千里线立体交叉化,可解除前述的时刻表瓶颈问题。两路线加上该站北侧以土堤方式通过的JR大阪东线[注 1],因此立体交叉是绝对必要的。站体高度会超过近年以同样构造高架化,24公尺高的京急蒲田车站,约30公尺高。
在主要的施工区间内,不采用先施作临时轨,切换后在原线土地兴建高架线的施工方式,而是采用直接在原路线正上方兴建高架线的“直上高架方式”[8]。
在本工程进行的同时,大阪市也在车站东边进行土地重划工程[9]。因为车站周边有相当密集但是已经老旧的木造建筑和狭小的道路,是防灾的一大问题。藉著这次车站的高架工程,顺便将与车站前相应的街区与道路进行重划。
Remove ads
使用情况
2019年(令和元年)度特定日的上下车人次为42,272人。
各年度1日平均上下车、上车人次数如下表。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 JR淡路站:步行距离约300公尺。
- 淡路本町商店街
- 东淡路商店街(因土地区划整理而自2013年3月至今移建中)
- Akashiya 淡路店
- 大阪市立东淀川图书馆
- 东淀川东淡路邮局
- 东淀川菅原七邮局
- 东淀川区老人福祉中心
- 淡路地区福祉・生活支援中心
- 东淡路南公园(日本国铁EH10型电力机车的61号机车被静态保存于此,是唯一获保存之该型机车。)
相邻车站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