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满洲灵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满洲灵庙是一座位于满洲国奉天市的日莲宗寺庙。它的建设始于1934年(康德元年)[1],完成于1938年(康德5年)[2][1][3],祭祀为满洲国服务而战死或病死的人。[4][5]当时的地址为奉天市八幡町6丁目[4],现地址为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中路11号[6]。
至1938年,建成的建筑有日光殿(东殿)与日本僧堂。[3][2]日本战败后,该寺庙辗转被多个单位使用,现存建筑为东殿[2],现在所在场地被出租使用,保护状况较差[7]。
Remove ads
历史
1932年,日本关东军控制了满洲地区,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国家元首,建立了满洲国。
1933年,前日本陆军军官、日莲宗僧人西冈大元发起倡议建设一座寺院,以彰显东亚精神运动。[4]该提议获得满洲国政府支持[8],获得政府拨给的土地约6万平方米[4],以及一些来自于附近陵墓的建筑材料[9]。满洲灵庙奉赞会于奉天建立,在日本大阪设有分会。[5]奉赞会的主要成员有满洲国重要人物郑孝胥、张景惠、谢介石和日本陆军中将楠山又助(滨面又助)、小矶国昭、海军中将小林省三郎以及西冈大元。[5]大阪分会曾经在日本发售明信片以募集资金。[10]
1934年9月,西冈大元主持动工仪式。[1]至1938年12月,灵庙日光殿(东殿)与日本僧堂落成。[3]
1945年日本战败,原本有计划建筑西大殿,当时仅完成地基。[6]日本人撤离,寺庙空置。此后几年间寺庙建筑辗转被福利院、沈阳孤儿小学、读书会和道德会、民德小学等单位使用。[2]
1950年,中国共产党沈阳市皇姑区区委曾在此地办公。5月底,区委迁出,改为民盟东北总支部。民盟迁入后,将大殿作为礼堂使用,地下室作为伙房。原僧堂作为办公室。[2]
1954年,东北大区党政机构撤销,民盟东北总支部也随之解散。此地交由民盟辽宁省委员会管理。同年,民盟与辽宁省公安厅对换,辽宁省公安厅接收此地。[2]
1984年起,此地为辽宁省公安厅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所有。2007年,老干部活动中心搬出,此地作为仓库闲置几年后,出租给他人使用。[7]
Remove ads
建筑
依据日本日莲宗文献记载,建筑风格融合了日本、满蒙的风格[4],但实际上非常接近当地的寺庙建筑风格,日本风格并不明显[6]。
现存大殿高约20米[11],原本为金黄色琉璃瓦顶,现已改为翠绿色。大殿底座长30米,宽23米,汉白玉栏杆,殿身周围有22根大红漆柱。殿内北角有楼梯通往地下室,地下室高约3米,有多个小隔间。僧堂有房间59间。[2]
供奉人物
满洲灵庙供奉为满洲国而战死或病死的人物[5],包括日本人[5]和中国人[6],大多并非名人[6]。
当时在春秋两季会有学生被组织到寺庙参加祭祀活动。[7]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