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和深井

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水源里的水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和深井map
Remove ads

25.0042070°N 121.5097724°E / 25.0042070; 121.5097724

事实速览 永和深井, 国家/地区 ...

永和深井,位于台湾新北市永和区水源里、台湾自来水公司北区工程处,昔日以“潭墘甘泉”之名列“中和八景”,作为台湾日治时期水道设施板桥水道的水源地。

历史

中和八景

板桥水道的水源地为今日的永和区水源街52号[1]。位在潭墘的此泉昔日以冷冽味甘闻名,可取为茶水之用[2]。此泉便以“潭墘甘泉”之名,与“尖山晚渡”、“壁湖怪石”、“福和钟声”、“圆山远眺”、“石门滩音”、“网溪泛月”、“永和暮潮”并列“中和八景”[3]。获诗人香莼以“潭墘灵地出灵泉⋯⋯愿分一勺试茶煎”等诗句赞美[2]。在永和居住长达半世纪的画家林晋有以此景作画[4]

开辟水源

据中和庄文史研究协会理事长黄政瑞调查、与地方耆老何云坊回忆,山本义信担任板桥街庄长时,1928年将此处的水泉作为板桥水道水源地,沿中和区国光街建立水管,与馒头山建造中和瑞穗配水池,以作旧板桥后火车站海山煤矿洗煤场用水、民众用水等用途[1]。战后时期,此处因为水源地,里、街名便分别取作水源里、水源街[5]。台湾自来水公司并在此设立台湾自来水公司北区工程处[5]

停止取水

此水源在作为自来水源时,为台北盆地周边小型水道网中,唯一取自平地的地下水,而其他多为溪流水源[2]。台湾自来水处开凿成深水井,取名“永和深井”,每日供水量可达四千吨以上[6]。1969年起,台北市政府建设局为阻滞台北盆地下陷问题,便与台湾省政府沟通,要求将地下水限制扩大到地下水脉相通的台北县[7]。1971年2月28日,内政部公布“台湾地区地下水管制办法草案”,规定中和、永和、新店新庄芦洲五股、板桥等北县乡镇市为地下水管制地区[8]。北县于1979年开始将芦洲、五股等地划作地下水管制区[9]。至1980年,板桥水道停用[2]。之后1980年代初因干旱,而再用启过永和深井[6]

水景消失

随著永和人口激增、都市化,“潭墘甘泉”景物遭到破坏[2]。至《中和市志》编写期间收录“中和八景”时,场景已面目全非[10]。中和区公所为说明已不存在的“潭墘甘泉”水景,曾改以中和四号公园滞洪池作为意象图[2]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