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門大學人文學院map
Remove ads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葡萄牙语:Faculdade de Letras,英语: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为澳门大学下设的其中一所学院,专为提供人文学科相关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及证书培训课程,除了就语言、文学、人文及历史文化等范畴提供高等教育,同时就以上范畴进行研究。[3]

事实速览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创办时间 ...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1981年,黄景强博士、胡百熙律师和吴毓璘博士创办了澳门首间现代大学 ─ 私立东亚大学,也就是澳门大学的前身。首任校长为薛寿生教授,其根据英式教育制度,开设有“本科学院”、“研究生院”及“公开学院”,均下设院系学院“文学院”,当中所开办的部分课程现今仍设置于今日的“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而在创校初期,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出任了讲座教授,协助研究院于1984年创办中国文史学部,并亲任该学部主任、中文系创系教授,奠定了澳门大学中文学科扎实的学术和研究基础,同时开创了澳门史及澳门学的研究工作,为澳大对澳门历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4]

1987年,澳葡政府开始筹备将私立东亚大学转为公立大学,以配合澳门政权移交过渡期的人力资源需求。1988年,澳葡政府通过澳门基金会收购原“私立东亚大学”并进行重组,将原“本科学院”的人文学科相关课程拨归至新设立的“文学院”。而“公开学院”及“研究院”保留部分课程后,则改制为“东亚公开学院”(今澳门城市大学)。[5]

1991年9月,根据九月十六日第50/91/M号法令,澳葡政府将“东亚大学”更名“澳门大学”,并在次年二月颁布二月三日第25/92/M号训令通过《澳门大学章程》,同时把“文学院”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院”的社会科学学科课程重组,成立“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6] [7]

1993年,澳门大学为保持回归后之中葡关系教育,在学术和科学、互利互信基础上的认识空间,并肩负着对葡萄牙的语言、文化、社会和历史研究和教学使命,决定成立“葡文学院”,以作为远东地区一个培养和研究葡语系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巨大中心,并同时加强葡方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研究。[8]

1996年,澳门大学为推动国文教育,以及定立回归前后的中文语言教学基础,将中文学科拨归至新设立的“中文学院”。目的为语言教学能够从课程中,拓展至学系的进一步语言才能培养,以及随着社会趋势发展开办语言学科的教学活动,借此加强澳门高等教育于回归后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基础。[9]

千禧年间,澳门大学对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所教授的课程,作出了视为适当之必要调整。先后将大学原独立学术部门“中文学院”及“葡文学院”的课程,逐渐拼入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之“中文系”及“葡文系”。[10] [11]

2013年,澳门大学校董会根据经第14/2006号行政命令核准的《澳门大学章程》第十八条第一款(十一)项之规定,于会议决议修改《澳门大学组织架构规章》,修订原“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将其拆分为“人文学院”及“社会科学学院”两个独立学术部门,以便学者更专注地分别研究及发展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学科。[12]

2019年,澳门大学教务委员会决议将历史系从原先隶属的社会科学学院转至人文学院。历史系部门连同课程一拼交由人文学院继续开办及负责,而课程内容则依据现行学术与教学编排和学习计划。[13]

Remove ads

目标发展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于现时由八个学系组成,包括中国语言文学英语研究历史学翻译学哲学与宗教学葡文语言文学日本研究,以及艺术与设计等。澳大人文学院旨在立足澳门、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矢志成为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重镇和学术研究中心,推动和引领人文领域相关学科的发展。[14]

澳大人文学院跟随澳门特区高等教育机制设立,采取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构建高峰和加强合作的研究方针,重点支持既具澳门特色,符合澳门和国家所需,又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的学科方向。为此,人文学院建立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中葡双语教学暨培训中心、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孔子学院、南国人文研究中心、葡亚研究中心等多个研所及中心以提供平台予矢志从事有关研究的学者及人士。

同时,学院亦应学习需求,为学员提供表演戏剧或戏剧片段的舞台,设立了黑盒剧场。继而引入先进科技设备的场所,先后创建同声传译训练室、语言学实验室、语言测评研讨室、语言实验室、智慧教室、英语写作及英语谘询中心等不同类型的教研设施,引入最新Sanako语言教学系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以及隔音传译室等,于训练室中可以举行一系列模拟会议,让学生全面体验会议传译的环境,又给予系统分析不同的语言数据,探索语言内部特征、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社会的相互联系。[15]

Remove ads

历任院长

更多信息 序号, 姓名 ...

学系

现时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共设有八个学系,下列为各学系名称及其课程特色:

  • 艺术与设计系 Department of Arts and Design (DAD):

中国国画、西方绘画、数码与新媒体、创作理论[16]

  • 中国语言文学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CH):

中国文学研究、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化研究、汉语新文学研究[17]

  • 英文系 Department of English (DENG):

英语文学研究、英语语言学、翻译研究、第二语言习得[18]

  • 历史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DHIST):

澳门史、海洋史、公众史、艺术史[19]

  • 日文系 Department of Japanese (DJP):

日语通用技能系统培训、商务日语、日本文化、汉日句式对比研究[20]

  • 葡文系 Department of Portuguese (DPT):

葡语国家文化、葡语语言学、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21]

  • 哲学与宗教学系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DPHIL):

比较哲学、宗教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心灵和认知哲学[22]

  • 英语中心 English Language Centre (ELC):

学生英语辅助、英语互动协作、英文能力培训、创意写作及学习平台[23]

Remove ads

课程设置

下列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现时提供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及副修课程名称:[24]

学士学位课程 Bachelor’s Degrees Program

  • 文学士学位(中国语言文学)课程 (Bachelor of Ar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文学士学位(葡语研究)课程 (Bachelor of Arts in Portuguese Studies)
  • 文学士学位(日本研究)课程 (Bachelor of Arts in Japanese Studies)
  • 文学士学位(英语研究)课程 (Bachelor of Arts in English Studies)
  • 文学士学位(历史学)课程 (Bachelor of Arts in History)

硕士学位课程 Master’s Degrees Program

哲学硕士 Master of Philosophy

  • 哲学硕士学位(葡萄牙语言及跨文化研究)课程(Master of Philosophy in Portuguese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 哲学硕士学位(汉语语言学)课程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Chinese Linguistics)
  • 哲学硕士学位(中国文学)课程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Chinese Literature)
  • 哲学硕士学位(历史学)课程 (Master of Philosophy in History)

文学硕士 Master of Arts

  • 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历史文化)课程 (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 文学硕士学位(第二语言习得)课程 (Master of Ar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文学硕士学位(英语研究)课程 (Master of Arts in English Studies)
  • 文学硕士学位(翻译)课程 (Master of Ar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文学硕士学位(哲学及宗教学)课程 (Master of Arts in Philosophy)
  • 文学硕士学位(历史学)课程 (Master of Arts in History)

艺术硕士 Master of Fine Arts

  • 艺术硕士学位课程 (Master of Fine Arts)

设计学硕士 Master of Design

  • 设计学硕士学位(视觉传达设计)课程(Master of Desig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理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 理学硕士学位(数据科学-计算语言学)课程(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合办 Collaborate with “Centre of Data Science”)
Remove ads

博士学位课程 PhD’s Degrees Program

  • 哲学博士学位(文学及跨文化研究-葡文)课程 (PhD in Literary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Portuguese)
  • 哲学博士学位(应用语言学-葡语)课程 (PhD in Applied Linguistics-Portuguese)
  • 哲学博士学位(哲学及宗教学)课程 (PhD in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 哲学博士学位(语言学-汉语)课程 (PhD in Linguistics-Chinese)
  • 哲学博士学位(语言学-英语)课程 (PhD in Linguistics-English)
  • 哲学博士学位(文学-中文)课程 (PhD in Literary Studies-Chinese)
  • 哲学博士学位(文学-英文)课程 (PhD in Literary Studies-English)
  • 哲学博士学位(历史学)课程 (PhD in History)
  • 艺术博士学位课程 (Doctor of Fine Arts)
  • 设计学博士学位(视觉传达设计)课程(Doctor of Desig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Remove ads

副修课程 Minor Program

  • 中国语言文学副修课程 (Minor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葡文研究副修课程 (Minor in Portuguese Studies)
  • 日本研究副修课程 (Minor in Japanese Studies)
  • 英语研究副修课程 (Minor in English Studies)
  • 历史学副修课程 (Minor in History)

研究所及研究中心

下列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设立的附属研究所及研究中心名称及概要:

  • 中国历史文化中心 Centre for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已列入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将列入文化部传播和推广中华文化的“50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系统的文学理论与批评重点基地。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化专题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举办中国历史文化论坛研讨会,包括国际级与区域性学术会议。实施“名师名校计划”和中国历史文化推广基地;组织中国历史文化专题考察,并协助举办各种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课程,促进并组织澳门及跨地区的中国历史文化交流活动;编辑出版《中国文化论丛》刊物和《澳门少年报》,并参与审校中国历史文化辅助教材以及中国文化达标工程读物。

  • 南国人文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ities in South China

原称“中国文化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ulture),于2012 年 1 月正式改组并更名为“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从多年对中国文化研究的工作和丰厚学术积累的基础上,以立足澳门、瞩目世界人文学术、配合澳大的国际化发展方向为目标,透过出版学术刊物、编辑丛书、规划并承担学术课题、举办专题研讨会及学术讲座,以澳大的文史哲资源为依托,促进人文社科各个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推动人文学术研究,兼顾澳门文化发展。著有《南国人文学刊》和“南国人文讲堂”,同时将筹划的“南国人文丛书”形成一个极富特色的学术系列品牌。[25]

  • 孔子学院 Confucius Institute

澳门大学于2017年获得国家汉办支持建立孔子学院,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将澳门建设成为面向世界各国尤其是葡语国家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国际平台,于2018年第一季度正式开始运作。利用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资源优势,面向葡语国家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动国际汉语及文化教学、师资培训、学术研究与交流,研发网路教学资源,促进国际间跨语言、跨文化的学术交流与教育合作。[26]

  • 语言学研究中心 Centre for Linguistics

成立于2022年1月12日,是为推动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设立的跨语种多学科研究中心,同时为跨学院建设、跨学科融合的学术研究平台。致力于整合澳门大学现有的语言学研究资源,推动包括学术刊物和学术丛书在内的跨语种学术发表与学术出版,引领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升语言学研究与语言学教学的素质和水平,扩大澳大语言学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27]

  • 葡亚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re for Luso-Asian Studies

旨在关注语言学、历史文化以及翻译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与葡萄牙语在亚洲的语言和文化存在意义相关的研究,目的是针对有兴趣的研究人员、本科生及硕士生提供诸多机会,积极参与各类研究项目。[28]

  • 中葡双语教学暨培训中心 Chinese-Portuguese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Centre

旨在与葡语国家在教师培训方面建立联系,重点培养中葡双语人才;与中国内地和葡语国家合作,共同开展葡语教学和中葡文化领域的研究;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等。

  • 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 Centre for Studies of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and Cognition

旨在提供一个平台,用于促进和开展原创性一线研究,在需要时组织和管理更优质的专业和培训服务,并促进更广泛的区域和国际协作与合作。[29]

Remove ads

学生会

澳门大学学生会人文学院学生会(葡萄牙语:Associação de Estudantes da Faculdade de Letras da Associação de Estudantes da Universidade de Macau,英语:Faculty of Arts and Humanities Students’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of Macau Students’ Union),简称“澳大人文学院学生会(FAHSA)”,乃澳门大学学生会辖下的学生组织,受总会理事会监督行政及财政,受总会常务委员会监督选举及规章的行政自治组织。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建美好校园生活,借此使学生得到全人发展,回馈社会。致力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机会及举办校园活动,以帮助学生融入校园、服务社会、关心时事并且发展个人才能。该会成员均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学生,服务对象则为到人文学院上课的所有澳大学生,以提升澳大学生之人文精神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己任。 [30]

过去曾举办的特色活动:

  • “FAHSA Ocamp”

目的主要为迎新,让参与者透过游戏和互动,认识学院及新朋友,主题每年不同

  • “真人大富翁×校园定向”

透过真人游戏体验,跟随时代社会的流行和趋势,进一步认识校园和朋友

  • “FAH 征诗大赛-三行诗歌”

彷效文学奖,希望学生展现文笔的同时,能透过诗歌抒发生活大小事

  • “FAHSA冬日祭”

主题为Cosplay,配以如狼人杀桌游、竞猜、DIY工作坊等活动,庆祝学期之完结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