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门教育

地区教育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门最早的西式学堂(亦为全中国首间西式学堂)为十九世初位于澳门半岛沙梨头的马礼逊学堂,其后在鸦片战争后结束并迁往香港。

澳门早期的教育分为两个流派:源自耶稣会的西式天主教教育中式启蒙教育。后来澳葡政府法国公立教育影响,开始设立公立中学。华人亦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开办近代化学校。

澳门最早的大学为圣保禄学院,后因十八世纪耶稣会风潮而停止运作,所以在1980年代、东亚大学建立以前,澳门的中学毕业生多要到外地升学。

截至2022-2023学年,澳门设有非高等教育学校75所,共115个校部。属正规教育的108个校部中,共有105个校部纳入免费教育学校系统。共有学生接近8.7万人,包含幼儿学生1.7万人、小学学生3.8万人、中学学生3.1万人。而教师数目则有近8千人。[1]

非高等教育

澳门负责非高等教育的部门是教育及青年发展局(DSEDJ)。在澳门,大部份学校都是私立的,主要由教会社会团体管理。所有政府学校都强调三文四语(三文:中文英文葡文;四语:粤语普通话英语葡语)教育。主流的澳门学校是文法学校,教授语言、数学科学科目和社会科目。澳门只有少量职业学校,教授职业性科目如汽车维修、电子工程等。

语言

不论回归前后,粤语均为主要教学语言,尤其于幼儿及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方面,澳门存在中文中学(以粤语进行教学)、英文中学(以英语进行教学),或同时存在以粤语进行教学的中文部及以英语进行教学的英文部。在1999年澳门政权移交前,不少境内学校都以葡萄牙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但现时只有一所葡萄牙语中学。而不论以粤语、英语或葡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粤语及英语为必要语言课,另外有少数中学会教授其他语言如法语日语韩语等。

电脑

由1980年代开始,个人电脑开始在澳门出现。一些中学也开始有电脑课开设。当时使用的电脑多数是Apple II+TRS-80等电脑。

由于电脑的处理能力有限,早期的中学电脑课多教授BASIC程序设计。当时的电脑爱好者多数是程序编写员或是游戏玩家。之后也设有中文输入法LOGO等课程。中文输入法以台湾的仓颉输入法为主,而随著电脑中文化后,学校也开设简单的文字处理课程;例如PE II慧星一号等。

随著电脑开始普及,编程课开始各自发展,例如改用PascalCJava等电脑语言。

随著作业系统的改变,由DOSWindows;很多文书处理工具变成可见即得,澳门的电脑教学内容也有了转变,较偏重应用软件类,例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图像处理方面的教学用软件为Ulead PhotoImpact,而大专学院所教的图像软件为Adobe Photoshop后期制作软件为After Effects

学制

根据第9/2006号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澳门教育类别分为“正规教育”和“持续教育”。“正规教育”为三年学制的幼儿教育(原为小学预备班)、六年学制的小学教育、三年学制的初中教育,以及三年学制的高中教育(高中教育原为两年或三年学制),共15年正规教育。以上学制即为“本地学制”。而“持续教育”则可细分为家庭教育、回归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不实行本地学制的学校即为“非本地学制”学校,不能接受政府的免费教育补助。

澳门政府对纳入公共教育网的学校(包括非牟利并实行本地学制的私校)实行推行十五年由幼儿教育至高中的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包括学生免缴学费、补充服务费及其他与报名、就读、证书有关的费用。

文理分科:澳门大部份的学校会将高中分为文科理科,有些学校亦提供商科和职业科目。分科年级则不定,由学校自行安排。

升学

在高中毕业后,澳门学生若要入读高等院校,一般要参与本地的四校联考中国内地暨大华大两校联招考试、全国联招考试(港澳台侨联招),或英国的普通教育文凭试(GCE)、美国的SAT考试等。当中亦有部份在学术或其他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学生,获豁免全部或部份入学测试,或以学校保送生的方式入读大学。[2]

教育工具

自2010年7月7日起,全澳大部分中小学应教青局推荐,全澳实行网上阅读计划。其中包括:中文、葡文及英文网上阅读计划。一个一站式的教育资讯平台。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全面的教与学的新鲜资讯及应用,以配合教与学数码化发展的新趋势。[3][4]

课程

以下是根据第15/2014号行政法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而定,“第一语文(教学语文)”或“第二语文”是指中文、英文或葡文。

更多信息 学习领域, 科目 ...

以下科目是根据第54/96/M号法令之课程组织而定,目前被第22/2021号行政法规《非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替代。“教学语文”或“第二语文”是指中文、英文或葡文。目前职业技术课程只会在高中开设:

Remove ads

非高等等教育体系

Thumb

根据第28/2020号行政法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学生评核制度》第十一条(留级)规定,所有澳门学校从2021/2022学年起,不得要求小一至小四年级学生留级小五至小六年级的整体留级率不得超过4%初中教育阶段的整体留级率不得超过8%,但学校有权根据《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学生评核制度》第十二条(特殊情况的留级)按以下情况向教育及青年发展局申请安排学生留级:

  • 家长与学校均认同安排学生留级符合其学习发展;
  • 学生的出席率未达校本学生评核规章的规定。

与此同时,根据第28/2020号行政法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学生评核制度》第十条(跳级)规定,部分学生有权按以下情况向学校提出跳级申请,因此部分学校设有“跳级”制度:

  • 具职权的公共部门或其指定的实体评估为资优的学生;
  • 校本学生评核规章规定具备跳级资格的学生。

学校

2022/2023学年起,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对其辖下公立学校进行整合:

  • 北区中葡小学、乐富中葡幼稚园将合并至中葡职业技术学校;
  • 二龙喉中葡小学校舍发展为澳门区“一条龙”公立特殊教育学校(二龙喉公立学校);
  • 原有二龙喉中葡小学的学生将衔接到就近的高美士中葡学校新增设的幼儿、小学葡文部和就近的何东中葡小学;
  • 路环中葡小学将合并至石排湾公立学校。

以下是澳门政府核准开办的非高等教育学校(按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排序,除注明外一般学校授课语言为中文,学费为免费)包括:[5]

更多信息 名称, 地区 ...
Remove ads

高等教育

现时澳门有四所公立高等院校及六所私立高等院校。2021年2月之前澳门的高等教育事宜一直由高等教育局(前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负责统筹,及后随著教育暨青年局高等教育局合并交由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接管。[6]

澳门与中国内地互认高等教育学历

澳门政府与中国教育部于2019年签订《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及学位的备忘录》,使得澳门和中国内地的高校毕业生能互相到对方的司法管辖区升学,为澳门的高等教育建立新的里程碑。

四校联考

澳门四高校联合入学考试是澳门三间公立高等院校以及一间私立高等院校现行唯一的评估考试, 用于检视学生是否有能力入读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大学或者澳门科技大学,但澳门四高校联合入学考试不是唯一的录取方式,每一间高校将依照各自特色、报读要求加入其他考量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考试一般会于每年三月下旬或四月初举行。

高等院校

澳门的葡文教育问题

葡文是澳门的官方语言,与中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葡文在葡国统治时期掌管澳门法律、教育、政府文件。葡萄牙语在回归前地位及重要性很高,甚至大部分法律和官方正式文件都以葡文为主。

主权移交后,葡文在澳门的地位大幅降低,原因主要有以下:

  1. 澳门人口大部分为华人,使用葡文的土生葡人仅占了澳门人口的2%,葡文的流通甚小,推广的用处不大。
  2. 回归后,澳门只有两家葡文学校,一般的华人学生均不会就读葡文学校。
  3. 葡文的广泛性不及英文,葡文只能够在葡国和葡文国家里使用,大部分的葡文国家位于非洲和南美洲,那些国家对澳门人来说兴趣并不大。
  4. 澳门只有两份葡文报纸和一家葡文电视频道,葡文对于澳门居民的感染力不大。
  5. 由于葡文教育问题,澳门学生的英文水平成为教育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绝大多数的教育界人士[谁?]认为教授英语的重要性比葡语为大,因为教授英文可以提高澳门人在国际上的竞争水平。[来源请求]

不过,葡文是澳门的官方语言,推广葡语是澳门政府的政策。澳门是使用葡语作为法定语言的地方,其特殊地位帮助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商贸、经济的来往和提供葡文华人人才有较大作用。

参考文献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