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灰磘福寿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灰磘福壽宮map
Remove ads

25.097436°N 121.462184°E / 25.097436; 121.462184

事实速览 灰磘福寿宫, 基本信息 ...

灰磘福寿宫,是位于台湾新北市芦洲区保新里的土地祠,与芦洲在乾隆时的开垦有关联,原位于芦洲线隧道出入口处,后迁至中正路的巷弄内。

沿革

灰磘福寿宫在清治时期就已存在,从关渡往来新庄的船只会在此庙一带会停泊歇息。1970年代,政府拓宽芦洲中正路,庙身拆除往后移数公尺。[1]

在规划芦洲线时,庙身因位在地底隧道出入口处而面临拆迁。捷运局原在2000年允诺会协助位迁庙,次年7月协调会上改说捷运用地内无法安置庙宇,要求地方自办迁移,又行文庙方告知订于2001年12月7日动工拆庙。[2]

因2001年12月10日为芦洲的国姓醮举行日,庙方不愿在祭典前动工拆除[3]。信众在拆除一周前,即在庙宇四周挂满抗议布条,决议事前若未协调解决,芦洲线动工当日将号召群众发动抗争[2]。同年12月3日,立委陈宏昌出面提出三个解决方案,第一案:变更设计,延长出口坡道,追加预算部份由他向交通部争取;第二案:庙改在对面绿地安置;第三案:先迁移到邻近地区,暂不领取拆迁补偿,待对面绿地取得法源依据,再行安置[3]

同月5日起,捷运工程局从芦洲三民路、中正路口开始拆除芦洲站芦洲机厂间的地上物[4]。次日,立法院陈宏昌办公室上,经陈宏昌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杨莲福居中联系,邀请捷运局副所长邓民治、路权室主任周文彬、庙方主任委员陈天生、保新里长蔡栈辉等地方士协调,捷运局答应在附近找地供庙方搬迁,达成缓拆共识[4][5]

庙宇拆迁后,神像曾暂放中正路491号的平房里。在蔡栈辉等人奔走下,用地上物拆迁费在中正路底的小巷里购地,耗时两年兴建庙宇,2004年4月22日安座。不过,新庙地属于水湳重划区,未来庙宇依然有拆迁的可能。[1]

Remove ads

祭祀

庙为当地的陈姓、蔡姓、叶姓等家族共同膜拜、管理[3]。农历八月初八,泉州府同安人后裔所居的五股、芦洲的土地庙会一同举行祭祀[6]

庙祭祀一名和尚,至于耆老和庙方均表示该尊雕像已不可考、不知为谁,杨莲福推测可能是当初开垦芦洲的新竹城隍庙僧人梅福。伊能嘉矩曾纪录梅福在乾隆时至芦洲招佃垦辟,获准将产业充作关渡宫香油钱,因此芦洲古称为“和尚厝”、“和尚洲”。杨莲福认为这雕像或许更能巩固福寿宫的文化地位和价值。[7]

灰磘在祭祀圈上属于芦洲涌莲寺的土地公角[8],该角由芦洲五福宫统辖[6][8]

图集

Thumb
牌坊
Thumb
庙在中正路516巷2弄13号。
Thumb
诸神像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