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风暴环高 (201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熱帶風暴環高 (2015年)
Remove ads

热带风暴环高 (英语:Tropical Storm Vamco,国际编号:15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92015)是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7个被命名的风暴。“环高”(Vàm Cỏ越南语Sông Vàm Cỏ)由越南所提供,是越南西南部一条河流,沿自柬埔寨。[1][2]

事实速览 热带风暴环高, 路径图 ...

环高是一个典型的西进风暴,于南海中部形成后持续西移至越南,影响中国海南省及中南半岛各国。环高亦是一个拥有明显“季风低压”特征的热带气旋,环流遍及整个南海,以热带风暴而言规模甚大,其风力集中在外围而非接近中心,并与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下,为华南沿岸带来强风。而环高在登陆越南后数日仍未彻底消散,其残馀低压区持续为中南半岛带来恶劣天气。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2015年9月11日,一个低压区南海中部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凌晨1时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5W,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上午11时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评级“低”[注 1]。华南较早前受到一股偏东气流影响,垂直风切变颇强,这令该低压区的螺旋性甚差、结构杂乱无章,发展缓慢;不过南海中部水温甚高,达到30 °C(86 °F)以上,支援该系统的发展。随著该系统的螺旋性在12日渐变明显,低层环流中心开始形成,日本气象厅在翌日(13日)下午2时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气压,更随即发出烈风警报。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在当日下午1时把上述评级提升至“中”[注 2] ,4小时后更上调至“高”,并同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注 3];该中心终在当晚8时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9W[注 4]香港天文台则在下午4时15分表示“南海中部气压颇低,一个热带低气压似乎在形成中”[4],并在下午6时半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气压[5]。当时该系统在香港之西南偏南约800公里处缓慢西移,路径指向越南。在一股东北季候风补充的影响下,垂直风切变仍然强劲,使该系统的组织持续混乱,但南海中部的炎热海水仍令该系统继续加强;而该系统亦呈现季风低压特征,环流大、风力外强内弱。

该热带低气压的低层环流中心经过整合后开始显现,日本气象厅在14日凌晨2时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环高,给予国际编号1519[注 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同步升格;香港天文台则直至早上6时半才跟随升格为热带风暴[6],事后更把这次升格撤销。风切变令环高的对流向西切离,低层环流中心局部外露,东面的外围雨带亦未能卷入中心;不过环高打开赤道方向的流出通道,大致抵销风切变对其结构的破坏。受到副热带高压脊支配,环高在当日早上以时速14公里向西南偏西移动,下午则采取西北偏西路径,加速移向越南中部。各部门对环高的预测非常一致,预计环高增强空间相当有限,继续西行并登陆越南后,数日之内就会减弱消散,这是考虑到垂直风切变颇大,环高难以进一步改善其结构,加上环高稳定西进,已经是登陆在即。事实上,环高在当晚9时50分左右已经在越南广南省沿岸登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紧接在晚上11时发出最后警报。入夜后环高恢复向正西移动,登陆越南后更再加速至每小时18公里,深入中南半岛和横过老挝,并于翌晨(15日)迅速而显著地减弱。香港天文台在早上6时10分把环高降格为热带低气压[7],3个多小时后于上午9时45分把环高再降格为低压区[8]。日本气象厅亦在早上8时40分把环高降格为热带低气压。环高的残馀低压区在随后数日仍然支配中南半岛以至南海,令该区天气恶劣;直至环高的残馀系统在9月20日彻底消散,中南半岛和南海中部的天气才有改善。

香港天文台在2015年10月12日发布“2015年9月热带气旋概述”,把环高的最高强度向下修订为热带低气压,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下调为每小时55公里[9]

Remove ads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中国大陆

更多信息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释义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