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瑞芳李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瑞芳李家
Remove ads

瑞芳李家台湾大家族之一,由今新北市瑞芳区出身的矿业钜子李建兴与其弟李建炎、李建成李建川李建和等人与后裔组成。李家众兄弟皆是矿业名人,与基隆颜家并称[1][2][3]

事实速览 瑞芳李家, 民族渊源 ...

发迹史

开台

李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归善乡依仁里石圣堡广孝大路厝,李建兴六兄弟之曾祖李庇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带著母亲翁氏,子联霸、联渊、联锦迁台,于瑞芳庚子寮登陆[4]。原本住在淡水厅石碇堡𫙮鱼坑庄滴水仔,五年后迁到新寮大尖后[4],世代以耕农为生。

繁衍

李联霸生八子,第七子李百禄(字“伯夷”)为李建兴六兄弟之父[4],生于同治四年(1865年)十月初三,以垦辟起家,为人诚朴敦厚、治事方正且教子严格,在日治时期常怀故国之痛,极力护持国学并禁止子弟入日本学校读书、使用日语沟通,志在倡设书房,广集儿童教导国学。其乔迁至台北县平溪乡海拔1500尺的上天山山麓,称其宅第为“广孝居”。该地气候温和且风景宜人,但耕地有限,土质不肥沃。妻子白太夫人坚苦持家,育有李建兴、李建添、李建炎、李建成、李建川、李建和六子,次子李建添8岁夭亡。白氏相夫教子,使诸子皆有所成,长子李建兴以矿业起家,建立瑞三煤矿公司,担任瑞芳街协议员、瑞芳信用组合长等要职,当时瑞三矿业的员工人数最多达到二千馀人。[5]昭和五年(1930年),李建兴举家迁居瑞芳,兴建“义方居”、设“义方商行”。[6]

危机

1940年5月27日爆发瑞芳事件,日本殖民当局指控李家“通谋祖国”,将李建兴兄弟及亲族员工百馀人逮捕入狱并严刑逼供,李家三子李建炎死于狱中、五子李建川被拷打失聪,六兄弟父亲李百禄因此忧愤病殁于1941年。李氏基业危于一旦,终赖李母白氏百计折冲,得以不坠。[6]

战后

1945年台湾光复,过去被拘捕人员全数释放,瑞三公司业务始渐蓬勃。战后,李建兴、李建和在政治上有所成就,李建兴出任瑞芳镇首任镇长、李建和任职多届台湾省议员,李建成、李建川协助经营的煤矿业发展为全国业界第一。1953年春,白氏获选为模范母亲,同年夏日以癌疾就医于台北市,六月初二病逝,年84岁。[6]

瑞芳李家在台北县政坛足足纵横捭阖了四十年,李建炎长子李儒聪出任约十年的台北县议会议员、两任议长、第一届增补选立法委员。1971年李建和病故后,李建成次子李儒侯续选第五、六届台湾省议员,两任届满后无心恋栈,1981年李家乃推出李建和四子李儒将接替堂兄李儒侯角逐、出任第七届省议员。[7]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