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个人颂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条目所指的颂歌是在正式官方或仪式场合,为特定的个人、官职或军衔持有者到场时演奏的音乐,尤指由军乐队演奏的荣誉军乐。有些国家的礼仪规范,会有一首另外规定的乐曲来赞颂国家元首;一些国家的国歌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而另一些国家则有单独的皇家、总统或历史上的帝国颂歌,通常在国家典礼会由军乐队负责演奏。
其他官员也有可能为其演奏颂歌,例如:其中几个英联邦王国总督以演奏《Vice-Regal Salute》(向总督致敬)向其致敬,或是可以使用《Ruffles and Flourishes》(敬礼乐)作为代替或前奏颂歌。
列表
许多国家的国歌同时也是皇家或总统颂歌,包括:巴巴多斯、牙买加[1]、日本、马来西亚[2]、荷兰[3]、巴基斯坦、葡萄牙等。
其他一些国家有另外规定的颂歌,包括:
更多信息 国家, 官职 ...
国家 | 官职 | 颂歌 | 备注 |
---|---|---|---|
阿根廷 | 总统 | 《伊图萨因戈进行曲(西班牙语:Marcha de Ituzaingó)》 | 总统进行曲。[4] |
澳大利亚 | 君主 | 《天佑吾王》[5] | |
总督、各州州督 | 《向总督致敬》(Vice-Regal Salute)[5] | 澳大利亚国歌《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的前四个小节和后四个小节;[5] 1984年之前,总督致敬是《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 | |
巴西 | 总统 | 《向共和国总统致敬》(Continências ao Presidente da República) | 巴西国歌的引奏与终曲,仅适用于军事仪式。[6] |
加拿大 | 君主与配偶 | 《天佑吾王》[7] | 风笛乐队(英语:pipe band)则是演奏《马洛卡》(Mallorca)。 |
其他王室成员 | 《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7] | 风笛乐队则是演奏《马洛卡》(Mallorca)。 | |
总督、各省省督 | 《向总督(或省督)致敬》(Salute to the Governor General/Lieutenant Governor),通称《Vice Regal Salute》 | 《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紧接着国歌《啊,加拿大》的前四小节和后四小节;风笛乐队演奏会将《啊,加拿大》和《马洛卡》合奏。[7] 1968年之前,总督致敬是《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 | |
加拿大军队高级官员 | 《向将军致敬》(General Salute) | 演奏以向高级官员表示敬礼。 | |
捷克共和国 | 总统 | 《来自莉布丝的号角声》(Fanfáry z Libuše) | 歌剧《莉布丝(英语:Libuše (opera))》序曲中的号角声。[8] |
丹麦 | 君主 | 《克里斯蒂安国王站在高耸的桅杆旁(英语:Kong Christian stod ved højen mast)》,通称《国王颂歌》 | 丹麦两首国歌之一,另一首是《有一处好地方》,但《国王颂歌》主要用于皇家和军事场合。[9] |
爱沙尼亚 | 总统 | 《庄严进行曲(英语:Pidulik marss)》,又译《总统进行曲》 | 1922年,《庄严进行曲》赢得爱沙尼亚国家进行曲的作曲征集;1923年1月27日,战争部长(英语:Minister of Defence (Estonia))贾安·索茨(英语:Jaan Soots)将其定为爱沙尼亚国家元老(后为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统)的荣誉进行曲,从而取代此前使用的《波里团进行曲》。[10][11][12] |
爱沙尼亚国防军总司令(英语:Commander of the Estonian Defence Forces) | 《波里团进行曲(英语:Porilaisten marssi)》,曾是爱沙尼亚国家元老的荣誉进行曲,直到1923年1月27日被《庄严进行曲》取代 | 这首曲子于1910年在第七届爱沙尼亚歌曲节(英语:Estonian Song Festival)上首次公开演出,当时距离爱沙尼亚宣布独立还有几年。[13] | |
芬兰 | 总统 | 《波里人进行曲(英语:Björneborgarnas marsch)》 | 1918年成为芬兰国防军为总统演奏的荣誉军乐,总统通常即是芬兰国防军总司令。[14] 由于芬兰和爱沙尼亚在语言、文化和军事传统方面有渊源,所以它也是爱沙尼亚国防军的官方荣誉进行曲,为爱沙尼亚国防军总司令演奏。 |
法国 | 总统 | 《出征颂》 | 1974年,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将其定为法国总统的颂歌。[15] |
海地 | 总统 | 《当我们的祖先挣脱枷锁时(英语:Quand nos Aïeux brisèrent leurs entraves)》(国家吟颂) | 这首诗歌由奥斯瓦尔德·迪朗创作,1893年由奥西德·让蒂(英语:Occide Jeanty)谱曲,作为非正式的国歌;1904年被《德萨林之歌》取代。[16] |
爱尔兰 | 总统 | 《向总统致敬》(Presidential Salute) | 国歌《战士之歌》的前四小节和后五小节[17] |
总理 | "Mór Chluana" / "Amhrán Dóchais" | "Mór Chluana" ("More of Cloyne(英语:Cloyne)") is a traditional air collected by Patrick Weston Joyce(英语:Patrick Weston Joyce) in 1873.[18][19] "Amhrán Dóchais" ("Song of Hope") is a poem written by Osborn Bergin(英语:Osborn Bergin) in 1913 and set to the air.[19][20] John A. Costello(英语:John A. Costello) chose the air as his salute.[20] Though the salute is often called "Amhrán Dóchais", Brian Ó Cuív(英语:Brian Ó Cuív) argues "Mór Chluana" is the correct title.[20][21] | |
意大利 | 总统 | 《意大利人之歌》 | 意大利国歌;1991年曾经采用《撒丁岛国歌(英语:S'hymnu sardu nationale)》(Inno Sardo Nazionale)作为弗朗切斯科·科西加总统的颂歌,以向其撒丁岛血统致敬。[22][23] |
大韩民国 | 总统 | 《凤凰颂》(봉황,Phoenix Hymn》 | 《将星进行曲》的修改版,在阅兵或总统出席活动时演奏。[24] |
副部长以上公职人员或外交使节 | 《无穷花》(무궁화,Rose of Sharon) | ||
大韩民国国军将官 | 《将星进行曲》(장성 행진곡,Star March) | 取决接受敬礼者的军阶(将星),前奏次数由一次到四次不等,准将一次、少将二次,以此类推;元帅(五星上将)虽然有五颗将星,但演奏次数与上将相同为四次。 | |
卢森堡 | 大公 | 《威廉颂(英语:De Wilhelmus)》 | 1883年威廉三世担任卢森堡大公时,收录在《国王万岁!女王万岁!》(Vive la Roi, Vive la Reine),与荷兰国歌《威廉颂》有历史渊源,因为当时卢森堡与荷兰是共主邦联;《威廉颂》适用于大公家族(英语:Grand ducal family of Luxembourg)成员参加官方仪式时,国家庆典上则是演奏国歌《我们的祖国》。[25] |
马来西亚 | 最高元首后、州元首 | 《我的祖国》精简版 | 国歌的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组成;[2] 如果是向州元首致敬,则在相应的州歌之前演奏。[2] |
马来统治者 | 《我的祖国》短版 | 国歌的最后一部分,在相应的州歌之后演奏,仅适用于马来统治者代表最高元首出席的场合。[2] | |
荷兰 | 荷兰王室(英语:Dutch Royal House)成员、阿鲁巴总督(英语:Governor of Aruba)、库拉索总督和荷属圣马丁总督(英语:Governor of Sint Maarten) | 《威廉颂》 | 荷兰国歌。[3] |
不适用《威廉颂》的各类高级官员[fn 1] | 《弗里斯兰的年轻王子》(De Jonge Prins van Friesland)[3] | 直到1986年碧翠斯女王提出反对之前,部长们一直使用国歌作为颂歌。[26] | |
新西兰 | 君主 | 《天佑吾王》[27] | 两首国歌之一,另外一首是《天佑新西兰》。[27] |
总督 | 《向总督致敬》(Salute to the Governor-General) | 《天佑吾王》的前六小节,[28] 也可以演奏完整的颂歌。[27] | |
挪威 | 君主 | 《国王颂(英语:Kongesangen)》[29] |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君主 | 《天佑吾王》[30] | |
菲律宾 | 总统 | 《马布海》(Mabuhay)[31](《马布海进行曲(英语:We Say Mabuhay)》)[32],又名《总统进行曲》 | “马布海(英语:mabuhay (expression))”一词意为“万岁”。这首颂歌由老蒂尔索·克鲁兹(Tirso Cruz, Sr)作曲,美国人詹姆斯·金·斯蒂尔(James King Steele)填写英文歌词,创作于1935—40年左右。[32] 国家重大活动中,这首颂歌用于宣布总统莅临,但没有前奏的敬礼乐。 |
《向总统致敬》(Marangál na Parangál sa Pangulo) | 仅限军事活动使用,前奏有四次敬礼乐,通常与21响礼炮一起奏响。 | ||
波兰 | 总统 | 《总统信号》(Sygnał prezydencki)[33] | 重大活动中升起总统旗时,在总统面前演奏颂歌。 |
俄罗斯 | 总统 | 《总统号角》(Президентская Фанфара,Prezidentskaja Fanfara) | 总统抵达典礼会场时,军乐队演奏的荣誉音乐。 |
新加坡 | 总统 | 《前进吧,新加坡!》精简版 | 外国元首访问期间,仅演奏前六小节;[34] 重大国家活动期间,会演奏完整的国歌。 |
瑞典 | 君主 | 《国王颂(英语:Kungssången)》[35] | 1893年正式被采用,取代之前使用的《天佑吾王(英语:Bevare Gud vår kung)》。 |
中华民国 | 总统 | 《总统进行曲》 | 1976年,国防部颁定《总统进行曲》作为典礼乐,由赖孙德芳与周仕琏上校谱曲;[36] 中华民国中枢春秋祭典则是演奏《崇戎乐》。[37] |
中华民国国军将官[fn 2] | 《将军进行曲》 | 取决接受敬礼者的军阶(将星),前奏次数由一次到四次不等。 | |
泰国 | 君主 | 《颂圣歌》[38] | 1932年以前使用的国歌,颂扬国王威严的颂歌,现今在电影院、剧院等演出节目之前,以及国王和王后出席的所有重大活动中演奏。 |
国王 | 《赞美君王》(สดุดีจอมราชา,Sadudee Jom Racha) | 用于纪念哇集拉隆功国王和素提达王后的仪式。[39] | |
其他王室成员 | 《胜利颂》(เพลงมหาชัย,Pleng Maha Chai) | 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用于首相。[40] | |
其他情况 | 《祥瑞颂》(เพลงมหาฤกษ์,Pleng Maha Roek) | 主要用于迎接高级政府官员和就职典礼,也被用作泰国皇家军队的通用礼炮音乐。[41] | |
美国 | 总统 | 《向统帅致敬》[42] | 根据不同活动的情况,可能会演奏短版或长版。 |
副总统 | 《哥伦比亚万岁》[42] | 演奏前8小节和后4小节。 | |
各类高级官员[fn 3] | 《一号荣誉进行曲》(Honors March 1)[42] | 《星条旗永不落》32小节的混合曲。[42] | |
美国陆军、空军和太空军将官 | 《将军进行曲》(General's March)[42] | 在美国陆军条例“AR 600-25”中被列为《二号荣誉进行曲》(Honors March 2)。 | |
美国海军将官 | 《海军上将进行曲》(Admiral's March)[42] | 在美国陆军条例“AR 600-25”中被列为《三号荣誉进行曲》(Honors March 3)。 | |
美国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将官 | 《旗官进行曲》(Flag Officer's March)[42] | 在美国陆军条例“AR 600-25”中被列为《四号荣誉进行曲》(Honors March 4);虽然从技术上来说与《海军上将进行曲》为不同曲目,但实际上演奏的是相同音乐。 |
关闭
Remove ads
另见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