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相马中村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相馬中村藩
Remove ads

相马中村藩(日语:相馬中村藩そうまなかむらはん Sōmanakamura-han */?),又称中村藩(日语:中村藩なかむらはん Nakamura-han */?)或相马藩(日语:相馬藩そうまはん Sōma-han */?),是一个位于日本陆奥国中村(现福岛县相马市中村日语中村町 (福島県))的,成立时期方面,按《藩史大事典》记载首任藩主相马义胤日语相馬義胤 (十六代当主)就任藩主的日期是天正6年(1578年)1月,同时又记载中村藩在天正18年(1590年)获丰臣秀吉安堵知行而成形(奥州仕置[1]),其后在庆长7年5月12日(1602年7月1日)被改易,同年10月重获安堵,庆长16年12月2日(1612年1月4日)入主藩厅中村城日语相馬中村城,藩主是最初为外样后来变成谱代相马家日语相馬氏[2]:157-161表高日语表高是六万内高日语内高则是十三万六千石[3]藩校日语藩校是育英馆[4]

Thumb
中村城迹
Remove ads

历史

文治5年(1189年),千叶常胤日语千葉常胤源赖朝参与奥州征伐有功,在获赐的领地中将行方郡日语行方郡 (福島県)分给次子相马师常日语相馬師常,自此成为相马氏领地的一部分,其后在元亨3年(1323年)由相马重胤日语相馬重胤直接管治,嘉历元年(1326年)兴建小高城日语小高城[2]:157,在经历南北朝时代战国时代后仍然维持统治[3]。天正18年(1590年),丰臣秀吉在奥州仕置中安堵相马氏于宇多郡日语宇多郡、行方郡和标叶郡日语標葉郡,总共四万八千七百石的领地[1]。庆长3年(1598年)8月,相马义胤从小高城迁移至牛越城(现南相马市原町区日语原町区牛越日语石神村 (福島県)[5]),其后由于在关原之战中未有作为德川氏的一方参战[1],加上与石田三成方的佐竹氏交情深厚,而在庆长7年5月12日(1602年7月1日)被改易,不过其后义胤之子相马利胤日语相馬利胤提出的诉状日语陳状获得接纳[2]:157,同年10月行方郡约三万一千石、标叶郡约一万三千石以及宇多郡约一万四千石,总共约六万石的领地获安堵,并且以义胤隐居的形式,由利胤继承[4]

翌年,利胤以牛越城不吉利,差点导致领地被没收为由重返小高城,庆长16年12月2日(1612年1月4日)入主在宇多郡新建的中村城[2]:161[6],并且让领地达28石或以上的藩士移居至城下町,称为府下给人日语給人,28石以下的则称为在乡给人,元和3年(1617年)时583名在乡给人希望能够免去对藩士的役金日语役金征税,从而交还知行[7],另一方面府下给人则在明历元年(1655年)开始为期三年的检地后改为藏米知行日语蔵米知行[1]宽永6年(1629年)1月,中村藩在天正检地时是四万八千七百石,文禄检地时则是约六万石,因此在这之前中村藩的表高一直均是四万八千七百石,在第13代相马义胤日语相馬義胤 (相馬中村藩主)的一代开始改为六万石。庆安4年(1651年),义胤死去,翌年由上总久留里藩土屋利直日语土屋利直的次子式部作为末期养子入赘相马家,即相马忠胤日语相馬忠胤万治2年2月29日(1659年4月20日)取得相当于谱代大名帝鉴间诘日语帝鑑の間待遇。贞享元年12月30日(1685年2月3日),相马昌胤日语相馬昌胤拜授谱代席,元禄2年3月2日(1689年4月21日)就任江户城奥诘,同年6月4日(7月20日)奉命奉公日语奉公将军德川纲吉正德元年(1711年),中村藩受惠于开发新田日语新田,虽然表高是六万石,但是稻米的产量却达到约十七万四千日语俵 (単位)(三俵)[2]:157、162

不过,由于相马中村藩士相对于藩的规模来说过多,而且又需要负担兴建护国寺观音堂等的国役日语国役,债务不断增加,加上享保大饥荒宝历饥荒日语宝暦の飢饉爆发,导致藩的财政一落千丈[4]。对此,宝历6年2月17日(1756年3月17日),相马尊胤日语相馬尊胤宣布所有人减薪一半,其后继任的相马恕胤日语相馬恕胤采取严格的俭约令日语奢侈禁止令,将家中的知行全数改为扶持方日语蔵米天明3年(1783年),天明大饥荒爆发,翌年6月为止领内有8,500人死去。同年12月26日(1785年2月5日),相马祥胤日语相馬祥胤江户幕府请求贷款一万被拒绝后,再次请求下终于借到五千两,同时则受到差控日语差控处分。文化14年(1817年),相马益胤日语相馬益胤将表高六万石当成一万石来尝试改善财政,不过随著天保大饥荒天保4年和7年(1833年和1836年)爆发,领内荒废程度达至顶点[2]:157-158、163-164弘化2年(1845年),相马充胤日语相馬充胤为了改善情况,采取二宫仕法日语報徳仕法,由师承二宫尊德富田高庆日语富田高慶实施各种对策[4],又从加贺国越中国越后国能登国因幡国等地引入农民[7]戊辰战争爆发后,中村藩在仙台藩施压下,参与奥羽越列藩同盟[3],最终在明治元年(1868年)8月投降[4]相马诚胤日语相馬誠胤被处以谨慎日语謹慎,同年8月21日(10月6日)解除,10月13日(11月26日)安堵[7],同年12月7日(1869年1月19日),中村藩的三郡划入至磐城国[8]。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中村藩改组成中村县[2]:165,同年11月2日(12月13日)与三春县泉县汤长谷县平县棚仓县以及笠冈县小见川县多胡县的一部分合并成平县,同年11月29日(1872年1月9日)改称磐前县日语磐前県[7],1876年8月21日与若松县日语若松県一同并入福岛县[9]

Remove ads

历任藩主

更多信息 出自, 家格 ...

人口变迁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领地

根据《旧高旧领取调帐日语旧高旧領取調帳》记载,相马中村藩的领地如下,由于相给的关系,也有可能同时是天领、他藩领、寺社领日语寺社領旗本[10]

更多信息 令制国, 郡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