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社群裁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社群裁决》(英语:The Communal Award)是时任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于1932年8月16日所推出。此法案也被称为《麦克唐纳裁决》(MacDonald Award),是在圆桌会议(1930–1932年)之后宣布,它将单独选区制度扩大至"受压迫阶级"(Depressed Classes,现称为"表列种姓",Scheduled Castes)及其他少数族群 。[1]单独选区制度最初是透过《1909年印度议会法案英语Indian Councils Act 1909》为印度次大陆的穆斯林所引入,[2]并经由《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英语Indian Councils Act 1909》扩大,将锡克教徒、印度基督徒、盎格鲁-印度人英语Anglo-Indian people及欧洲人也包括在内。[3]

单独选区制度在社群裁决颁布后适用于穆斯林、锡克教徒、印度基督徒、盎格鲁-印度人、欧洲人,以及受压迫阶级等。也同时将权重原则列入考虑。[4]当时英国担任印度事务大臣塞缪尔·霍尔爵士英语Samuel Hoare, 1st Viscount Templewood要求厘清《社群裁决》中最后且最关键的一段 - 直接涉及为受压迫阶级设立单独选区的具体条款。霍尔爵士要求厘清的原因在于这个针对受压迫阶级的单独选区条款,是整个裁决案中最具争议性、政治敏感度也最高的部分。这项裁决偏袒少数族群而非印度教徒,而让圣雄甘地感到震惊并引发其愤怒。[5]甘地于1932年9月在戒备森严的叶尔瓦达监狱英语Yervada Jail中与伦敦的英国内阁联系,宣布他将为反对而展开绝食至死的抗议行动。

麦克唐纳引入《社群裁决》的原因是他自认为是"印度人之友",因此希望解决印度的问题。然而,《社群裁决》是在第二次圆桌会议以失败收场后所宣布,并招致甘地的严厉批评。这项裁决备受争议,因为许多印度教徒认为裁决的目的在造成印度社会分裂,而甘地则担心这会瓦解印度教社会。然而《社群裁决》受到许多印度少数族群的支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B. R. 安贝德卡。他坚持为表列种姓设立单独选区。根据安贝德卡的说法,甘地虽然愿意给予穆斯林和锡克教徒单独选区,但却不愿给予表列种姓单独选区。甘地担心表列种姓拥有单独代表权,会造成国大党和印度教社会内部的分裂。

代表锡克教徒的什罗马尼·阿卡利党阿卡利党英语Shiromani Akali Dal(直译为"至高永恒党")也对这项裁决提出严厉批评,因为在旁遮普地区,只为锡克教徒保留19%的席位,而穆斯林则有51%,印度教徒有30%。[6]甘地赞成恢复印度的自治,此主张在1934年5月获得全印国大党委员会批准后成为该党的政策。英国政府在应对公民不服从运动的压力下,不情愿地同意解除对国大党的禁令。这是对甘地的让步,然而此让步引起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担忧。因为他们认为甘地所代表的多数主义英语majoritarianism会损害穆斯林的利益。全印穆斯林联盟为平衡国大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便借机向英国政府表示支持,以换取自身社群的利益,并在印度政治中获得更多话语权。甘地与安贝德卡经过长时间的谈判,达成一项协议 - 《浦纳协议》,内容是设立单一的印度教选区,仅为表列种姓保留专属席位。浦纳协议并未为不可接触者争取更多进展,而其他群体,如穆斯林、锡克教徒、印度基督徒、盎格鲁-印度人和欧洲人则保有单独选区。

在关于《印度政府法案》的英国国会辩论期间,"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s,即受压迫阶级)获得一位重要的拥护者,即|保守党国会议员艾伯特·古德曼英语Albert Goodman。他强调应透过在英属印度省议会中获得更多代表权来改善他们的落后及贫穷状况。然而全印穆斯林联盟对《社群裁决》仍持矛盾态度(虽然这项裁决为穆斯林保留单独选区,确保他们的政治代表权,但也将同样的权利给予其他少数群体,而让全印穆斯林联盟对英国此举的动机抱持怀疑),而将其获得英属印度中央议会批准视为首要任务。(获得单独选区是一项实质且巨大的政治胜利,为将这项胜利从一项裁决变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制度,穆斯林必须确保其在中央议会中获得批准。)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