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州商务总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州商务总会,是清末在福建省福州府闽县南台上杭路建立的一个商业机构组织,始创于光绪三十一年,是福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商业机构。于创会时,成员府有七家。由福州籍富商张秋舫、罗筱坡、李郁斋等人于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办,管辖范围包括福州府、兴化府、福宁府、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和汀州府。福州商务总会最初暂时设立在张真君祖殿内,后期迁至杨孙耀住宅(今福州市台江区上杭路100号),该建筑现时已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2]。
Remove ads
历史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上海经商的福州籍富商张秋舫、罗筱坡、李郁斋回到福州,统合福建当地的商帮人士,成立了“福州商务总会”。由张秋舫出任福州商务总会的首任总理,会员有福州、兴化、福宁、建宁、延平、邵武和汀州上下七府的商会商人。福州商务总会的办公地点原位于张真君祖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福州商务总会领军人物张秋舫、罗金城、李郁斋与官绅陈宝琛、林炳章等十人联名发起成立“福建去毒社”(社址位今大庙山),福州城内宫巷设分社,由商会发动商家募集经费,勒令土膏行、烟馆改业,打击售毒的洋商、奸商。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福州商务总会主持庆祝福建去毒社周年,抬着缴获的烟土、烟具,敲锣打鼓环城游行,并在海关埕销烟。大清宣统三年,经福州商务总会决议,以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两的白银,购买位于上杭路杨孙耀的大厝作为福州商务总会的总部[3][4]。
民国五年(1916年),福州商务总会与闽侯商务事务所合并,成立福州商会。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宣布不得已“总商会”形式命名,故从“福州总商会”更名为“闽侯县商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闽侯县商会”进行改组,因吸纳更多同业公会的加入,并又改名为“福州市商会”,此时福州有更多的行业组成同业公会并加入商会,并遵循《福州市商业同业公会章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在原福州市商会会长蔡友兰的组织行动下,各个旧商会、旧公会、工商界代表,统合成立了“福州市工商业联合筹备委员会”,到1952年“福州市工商联”成立[1]。
Remove ads
历届主席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