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科尔沁沙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科尔沁沙地(蒙古语:ᠬᠣᠷᠴᠢᠨ ᠤ
ᠡᠯᠡᠰᠦᠷᠬᠡᠭ
ᠭᠠᠵᠠᠷ,鲍培转写:qorčin-u elesürkeg γaǰar,西里尔字母:Хорчины элсэрхэг газар),是一块位于中国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中下游赤峰市和通辽市附近的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为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等。
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由于过度开垦,使得草原演变成了沙地。土地开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清末开始鼓励内地民人到蒙地垦荒[1];民国时期(包括满洲国)大量放垦[2];1958年的“大跃进”阶段;1966~1976年“文革”时期以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区的知识青年为主的农垦兵团的开垦[3];以及2010年起由资本雄厚的企业在沙漠腹地的大型机械化开垦(见下图)。

由于当地人口密度的增加,过度开垦和超载放牧,使得草原演变成了沙地。在嘎达梅林“抗垦”前后,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沙化。
据国际商报网[4]和翁牛特旗新闻网[5]报道,沙地种植项目以每年3000亩—5000亩的速度推进。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林业局最新监测,科尔沁沙地每年绿化面积大于沙化面积约75万亩[6]。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