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空军第二战术战斗机联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空军第二战术战斗机联队简称第二联队,前身是空军第十一驱逐机大队。目前驻守新竹基地,负责卫戍北部的空防安全。
沿革
- 民国29年12月16日空军第十一驱逐机大队在成都太平寺成立。下辖第41、42、43、44中队,首任大队长为王汉勋。第十一大队是接收空军军士学校(现改称士官学校)飞行员的大队,据说“十一”的番号来自拆开来的“士”字,不过飞行员后来还是以军官任用。[1][2]
- 民国31年1月接受伊-15战斗机、伊-16战斗机和P-36战斗机进行训练。[3]
- 民国31年11月接收P-66战机。
- 民国33年换装P-40N战机。
- 抗战胜利后第十一大队驻防西安,担负剿共任务并接收P-47D战机。
- 民国38年随政府迁台,驻防屏东基地。并于1952年(民国41年)接收P-47N战机。
- 民国42年1月8日由新竹基地作战指挥所扩编改组成立空军第二联队,下辖第八轻轰炸大队、第二十空运大队。第十一战术轰炸大队和第三大队于屏东扩编成第三联队,同年7月1日第十一大队改隶第二联队。
- 民国43年,第二十大队改隶第六作战联队。
- 民国44年8月1日第十一大队开始换装F-86军刀式战斗机。
- 民国46年10月1日第八大队改编为第八混合大队,翌年8月1日第八大队奉令裁撤。
- 民国49年6月16日改衔第二战术战斗机联队,第十一大队亦同时更衔为第十一战术战斗机大队,下辖第41、42、43、44中队。
- 民国52年6月1日发生第43中队飞官徐廷泽上尉驾驶F-86F军刀式战斗机叛逃投共事件,翌日第43中队改衔为第48中队。
- 民国59年开始接收F-100战机和阿里山计划的F-104战机。
- 民国61年4月1日第44中队改隶位于台东志航基地的“空军部训中心”,并改衔为第44部队训练队,操作F-86F军刀式战斗机。
- 民国65年元旦奉令更衔为“空军第516战术战斗机联队”,同年8月16日再度更衔为“空军第499战术战斗机联队”,下辖第11战术战斗机大队及其所辖第41、42、48中队。
- 民国81年7月1日因应任务需要,第35作战队奉令迁移到位于新竹基地的本联队,仍直属于空军总司令部,操作20架武装化的AT-3攻击机。
- 民国84年10月17日第35作战队奉令离开新竹基地,移防空军军官学校。
- 民国86年5月23日开始换装幻象2000-5战斗机。
- 民国89年5月10日幻象2000-5战斗机成军。
- 民国93年11月11日第十一大队裁撤,第41、42中队提升为作战队、48中队改编换装训练队。
- 民国106年,499联队番号改回“空军第二战术战斗机联队”。[4]
Remove ads
指挥管辖

- 联队长少将、副联队长上校
- 第四一战斗机作战队
- 幻象2000-5Ei/Di × 20架
- 第四二战斗机作战队
- 幻象2000-5Ei/Di × 20架
- 第四八战斗机换装训练队
- 幻象2000-5Ei/Di × 20架
- 空军第二修护补给大队
- 空军第二基地勤务大队
- 宪兵第二中队
- 第四一战斗机作战队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