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北伍福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北伍福宮map
Remove ads

24.822183°N 121.029302°E / 24.822183; 121.029302

事实速览 竹北伍福宫, 基本信息 ...

竹北伍福宫,是位于台湾新竹县竹北市十兴里、儿七公园的土地祠,合祀该里因规划县治二期都市计画区而被迫拆迁的五尊土地神。

历史沿革

Thumb
门牌为胜利二路169号。

1999年12月14日[a],新竹县政府召开协调会议,决定将县治第二期征收区的十八座伯公庙,以高速公路与文兴路绿园道分经纬,划分三处集中祭祀:高速公路以西悉数迁置于儿十公园;高速公路以东与园道以北安置在儿七公园;高速公路以东与园道以南设至儿二十四公园。对于民众反映土地公集中安置的疑虑[b],县长林光华则说县府实在无这么多土地安迁,望大家配合,认为此可营造观光景点,成为地方上一大特色。[4]

因安迁这些庙工作困难,次年2月29日展开第六度协商主持会议。林光华表示伯公庙安迁作业应尊重信仰,但绝不沦为迷信。此会决议建庙经费由各区现有伯公庙查估补偿费金额为准,已发放部分请各管理人将补偿费缴交县府,尚未领取部分暂缓发放,由县政府以代收代付方式统筹办理,以期尽速办。会议也指派县政府工务局委托建筑师设计及之后的发包、施工作业。至于粗略图案设计、形式与民众沟通等则由民政局负责,以达分工负责之效。[5]

因应十兴里的五座[c]伯公庙合并,里民将神像先以铁皮屋收容,合组的建庙团体取作“伍福宫筹建委员会”,邀林光华担任名誉主任委员[8]。在重建筹划过程中考量神像失窃问题,特别设计体重一公吨的石刻神像,因此可免加防窃的铁栏栅,让信徒可来接近[9]。新庙地占地百馀坪[10][11]

2001年2月26日,林光华邀信徒和十兴里林金水等人协调,以风水考量将伍福宫庙址稍微往左移,避免面对竹北天安宫[d]墙角[13]。同年3月29日建立临时庙[10]。规划的石香炉、金炉、前庭、后院都比一般伯公庙大[11]。同年12月11日,县府决议将高速公路以西的伯公庙们,比照高速公路以东的伍福宫处理模式合建[14]

当时县治二期重画区内房地产火热,连带使伍福宫香火旺盛,不少建商奉献香油钱,报导曾说一个多月就有5、600万元收入[9]。2005年4月3日,伍福宫落成启用,近千名信徒参加,典礼由已任省主席的林光华、立委叶芳雄、县府机要秘书王庚春、竹北代理市长[e]范万炎、市公所主秘张锦河、县议员黄龄慧和庙方主委彭吉台等人主持[11]

Thumb
牌楼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