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14257号行政命令
美國2025年4月2日於白宮玫瑰園簽署的行政命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14257号行政命令,标题为《透过对等关税调整贸易行为以纠正导致美国商品贸易长期巨额逆差的问题》(英语:Regulating Imports with a Reciprocal Tariff to Rectify Trade Practices that Contribute to Large and Persistent Annual United States Goods Trade Deficits),亦即“解放日关税”(英语:Liberation Day tariffs),是一项由美国总统当劳·特朗普于2025年4月2日于白宫玫瑰园签署的行政命令,为川普第二届任期关税的一部分。该命令概述了广泛的全球关税政策,他将其形容为美国的“经济独立宣言”。
Remove ads
川普透露,这是一项全面的贸易政策改革,大幅改变美国与全球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也代表川普承诺的“对等关税”(英语:Reciprocal Tariff)策略达到顶峰,他曾形容这是纠正数十年来对美国制造商及工人不利的不公平贸易关系所必需的。特朗普更将4月2日命名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并称之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1]。
Remove ads
背景
特朗普宣布实施“解放日关税”之前,其自2025年1月展开第二次总统任期后,已实施多项关税政策,包括对进口钢铁及铝材征税,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施加特定关税。此外,政府亦公布计划自2025年4月3日午夜起,对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据德意志银行研究部指出,这些政策已将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推高至约12%,创下自二战以来的最高纪录[1][2]。
关税宣布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发表演说,正式将4月2日定为“解放日”,并形容当天的宣布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的经济独立宣言”。特朗普公布一项全新的双层关税制度:第一层为10%的基准关税,适用于所有进口商品,但加拿大和墨西哥例外;第二层则针对约60个国家,基于美国政府认为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征收额外的“对等关税”[1][3]。基准10%的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4月5日0时01分生效,而针对特定国家的额外关税则将于4月9日0时01分起实施[3]。
为应对所谓“美国庞大且持续的贸易逆差”,特朗普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引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赋权,实施10%的全面进口关税,并于4月5日正式生效[4]。此外,他亦公布约60个国家的进口货品将面临更高关税,自4月9日起适用[5]。白宫表示,这些新关税将与现行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税政策并行,令4月9日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的有效关税总额将达到54%[6]。
新关税将影响超过100个贸易伙伴,但部分商品将获得豁免,包括钢铁、铝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以及美国本土无法供应的能源产品与特定矿物[1]。
- 柬埔寨:49%
- 越南:46%
- 斯里兰卡:44%
- 孟加拉:37%
- 泰国:3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含香港、澳门):34%(原为34%,中国政府宣布同样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报复后,美国继续追加50%,现为84%[8][9];另加现行20%税率)
- 印尼:32%
- 台湾:32%
- 瑞士:31%
- 南非:30%
- 巴基斯坦:29%
- 印度:26%
- 南韩:25%
- 日本:24%
- 欧盟:20%
此外,美国政府亦取消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口货物享有的800美元免关税门槛,并计划在行政机构具备处理能力后,进一步对其他国家取消该门槛[10]。此措施将于2025年5月2日正式生效[3]。
美国未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古巴、朝鲜、加拿大、墨西哥、布基纳法索、塞舌尔、索马里及梵蒂冈征收新一轮关税[11]。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称,俄罗斯之所以未被加征关税,是因为现行美国制裁已经导致两国贸易几乎停滞,不再具“实质性意义”。然而,2024年美俄双边贸易额仍达35亿美元,超过此次被征收关税的毛里求斯与汶莱[12]。莱维特进一步指出,白俄罗斯、古巴与朝鲜的关税与制裁本已处于高位,而加拿大与墨西哥早在先前已被征收25%的关税[12]。叙利亚则成为特例,尽管该国已受美国制裁20年,仍被额外征收41%的“解放日关税”[13]。
此外,白宫的受影响地区名单还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地区,例如澳洲无人居住领土赫德岛与麦克唐纳群岛[14]。而澳洲领土诺福克岛则被加征29%关税,尽管该岛人口仅约2000人,而澳洲本土则维持10%的关税[15]。同样被征收10%关税的还有英属印度洋领地,该地人口约3000人,主要为驻扎于迪戈加西亚岛的美英军事人员及承包商[16]。
在所有受影响地区中,最高关税50%落在莱索托及法国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两地。特朗普曾形容莱索托是“一个没人听过的国家”,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也仅有5000人居住[14]。
Remove ads
计算方式
新政策公布后不久,财经记者詹姆斯·苏罗维茨基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计算方式,似乎是先将美国对某国的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再将所得数值除以二,以此确定该国应征收的“对等”关税率[17]。
不久后,美国贸易代表署在官网上正式发布了其贸易壁垒计算公式,结果与苏罗维茨基描述的公式一致[18][19]。该公式中纳入两项系数:弹性系数(ε = 4)和调整系数(φ = 0.25),但两者相乘后得出ε × φ = 1,最终在整体计算过程中未产生任何实际影响[18]。公式如下:
该部门解释,关税的设计目标,是根据双边贸易逆差计算出“平衡”所需的关税税率,最终使美国与各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归零[20]。一名白宫官员则向《纽约邮报》表示,这项政策的核心理念是:“美国对某国的贸易逆差,反映出该国所有贸易行为与作弊(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总和[21]。”
然而,《政客》报导指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政府制定的关税税率,与各国对美国商品与服务的实际贸易壁垒关联甚微[22]。
演说
在实施“解放日关税”的演说中,特朗普将新关税措施形容为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的必要行动,并强调这将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多美国就业机会。他表示:“我们要开始精明起来,让美国重新变得富有”,并声称新政策将为美国带来“数兆、数兆美元”,减轻国民税负,并帮助偿还国债[1]。他以1.2万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例,指责全球贸易体系对美国不公[10]。
特朗普形容自己的关税政策是“仁慈的”,并解释政府实际征收的关税仅为根据各国贸易行为计算出的应课税额的一半。在演说期间,他展示一张图表,列出各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税率。根据白宫发布的文件,这些计算考虑“货币操纵及贸易壁垒”等因素,但政府并未公开具体计算方式[1][3]。
他向美国的贸易伙伴发出明确讯息:“取消你们的关税,撤除你们的贸易壁垒。”并将自己的关税政策概括为:“想让你的关税降到零,那就把你的产品在美国生产[3]。”
Remove ads
征收关税列表
受“解放日关税”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及其税率列表
Remove ads
关税反应
金融市场对新关税政策作出强烈负面反应。S&P 500指数期货在正常交易时段曾上涨0.7%,但在特朗普公布消息后,随即急挫超过3%。日本日经平均指数期货亦下跌约2%[1]。韩国综合股价指数大跌近5%,S&P/ASX 200 指数跌6.3%。[25]
关税宣布时台湾适逢清明连假,4月7日台股首日开盘台湾加权指数便无量崩跌2065点,跌幅9.7%,宣泄两日假期卖压,同时写下台股历史最大跌点及跌幅,上市柜共1702家跌停[26],台指期货及台积电开盘即跳空跌停一字锁死,4月8日及9日台股也分别下跌700逾点及1000逾点,,三天累积跌幅达到18.35%,国安基金亦于9日宣布进场护盘[27][28]。中港股市也大跌。[29]
金融分析师对关税幅度感到震惊。Academy Securities宏观战略主管彼得·奇尔形容这些关税“远超市场预期”,并直言这项宣布是“一场灾难”。亦有分析认为,高关税可能只是谈判策略的起始点,而非长期政策[1]。
Remove ads
在白宫外,典礼结束后,抗议者聚集示威,高举标语,部分标语印有大富翁先生角色,并批评新政策实际上是“将消费者的金钱解放给富人”[1]。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于4月2日警告“各国”:“不要采取报复行动,先观望情势发展,看看结果如何。因为如果选择报复,局势将进一步升级[30]。”
4月3日,在股市大幅下跌后,总统特朗普仍乐观表示,关于关税问题,当前形势“进展顺利”,并宣称:“市场将会繁荣,股市将会繁荣,国家将会繁荣[31]。”
民主党参议员普遍反对新关税。俄勒冈州参议员荣·怀登批评关税是“对几乎所有家庭必需品的征税”,认为这不但无助于振兴美国制造业,也无法改善工薪阶层的生活[1]。
华盛顿州众议员、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主席苏珊·戴贝尼则将关税视为“混乱与失序”的一部分,并质疑总统是否应该拥有单方面决定这类政策的权力[10]。
共和党领导层大体上支持总统的关税政策,但亦承认短期内经济可能受冲击。路易斯安那州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强调,尽管初期会带来挑战,但最终“这项政策对美国人来说是合理的,并将惠及所有人”[10]。
纽约州州长凯西·霍赫尔批评关税措施是“对辛勤工作的纽约人来说,这不过是一项鲁莽的税收”,并警告此举将严重冲击纽约州经济,尤其是依赖加拿大游客的企业[1]。
前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更批评,这是“美国和平时期史上最大规模的加税”,并指出这些关税的规模“几乎是特朗普—彭斯政府时期的10倍”,恐令美国家庭每年额外负担$3500美元[32]。
美国商界与专家对关税可能带来的通胀与供应链问题表达忧虑。全国零售联合会发表声明警告,新关税将“进一步加剧美国企业与消费者的焦虑与不确定性”,并强调最初承担成本的将是美国进口商,而非外国供应商或政府[1]。
全国制造商协会则警告,大规模关税将威胁美国就业、供应链与投资,进一步削弱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竞争力与领导地位”[1]。
全国餐厅协会亦表达忧虑,指关税可能带来“剧变与混乱”,令餐饮业者难以维持生计,特别是食品与包装成本很可能上升[1]。
自由意志主义智库加图研究所的经济学者则警告称,此次关税水平已接近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的水平,而该法案普遍被认为加剧大萧条[10]。
Remove ads
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是特朗普坚定支持者,他在Twitter/X上发布Queen乐队的歌曲Friends Will Be Friends,庆祝美国对阿根廷征收的关税,暗示10%的低税率是来自他与特朗普的友谊[33][34]。然而,他的贴文在阿根廷引发争议,因为当天正值“马尔维纳斯战争老兵与阵亡者日”,而他却选择播放来自英国乐队的歌曲[33]。虽然米莱政府官员声称这是阿根廷获得的优惠待遇,但美国同样对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这些政治立场偏左的国家实施相同的10%关税[35]。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这是一场悲剧,但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现实。我们将以坚定决心和强硬手段作出回应。加拿大是一个自由、主权独立且充满抱负的国家。”他随后承诺,将对所有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加征25%关税[36][37]。
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在印度与商界领袖会面时表示,他“遗憾”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并指政府正评估影响,同时寻求贸易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国决策的依赖。他指出,目前铜和木材等重要出口商品未受影响[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发表简短声明,警告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没有赢家”[10]。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称:“这些关税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破坏全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7]。”中国政府宣布将对美国产品征收34%的关税作为报复[38]。
中华民国:行政院对川普的关税表示“强烈不合理”,表示他们不了解32%关税的计算方法,并将寻求在美国华盛顿的谈话中讨论。[41] 4月6日,总统赖清德在演说影片中表示政府将与美国进行谈判改善关税,并且给予受关税政策影响的产业必要的支援。[42]随后于4月7日,行政院长卓荣泰邀集立法院朝野党团干部前往行政院会商,针对美国对台湾加征关税所引发的影响进行讨论。[43]
越南:工业与贸易部批评,美方对越南征收46%的“对等关税”是“不公平的”且“缺乏科学依据”,并指出越南的最惠国进口税率平均仅为9.4%,与美国指控越南的90%税率相去甚远[44]。与此同时,总理范明正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指派两名副总理负责快速应对小组,并任命一名政府特使处理与美方的交涉[45]。在另一项行动中,越南共产党总书记苏林与川普通电话,提出越南对美国商品征收“0%”关税,以换取降低及取消对越南的关税,川普已公开表示感谢。[46][47]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对于美国课征对等关税表达关切,强调这项举措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震荡,虽然马来西亚的股市跌幅相对较小,但仍受到影响。安华呼吁国人团结一致,并以面对新冠疫情时的精神作为借鉴,携手渡过经济难关。他表示已主动透过个人管道接触美国高层,外交部也展开行动,尝试展开谈判,以缓和当前情势。[48]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