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兹别克斯坦

中亚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兹别克斯坦
Remove ads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zbekiston RespublikasiЎзбекисто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通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内陆国家,也是全球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列支敦斯登)。乌兹别克西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南部与阿富汗接壤,东部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北部和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毗邻。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首都跟最大城市为塔什干

事实速览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O'zbekiston Respublikasi/ Ўзбекисто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и(乌兹别克语), 首都暨最大城市 ...

古代称河中地区锡尔河阿姆河贯穿大部分国土,首都所在的费尔干纳盆地,为中亚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棉花生产国,第二大棉花出口国,也是世界第七大黄金生产国。

Remove ads

历史

Remove ads

政治

乌兹别克宪法虽规定该国实行自由民主之体制,但实则伊斯兰·卡里莫夫自1991年上台后长期专政,他的任期多次获得延长,分别在1995年、2002年、2007年、2015年成功连任,至2016年9月去世为止。又如2002年的选举,虽同时选出上、下议院的议员,却是在没有反对党之下进行,国际观察员据此认为此次选举未达民主水准,进而将乌兹别克斯坦归于独裁政体之一。

执政党以外其他政党一般情况下可以成立,但也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才能组党。另外,传媒新闻自由亦受到政府操控,因为政府维稳政策,新闻内容甚少报导国内政治有关讯息,特别是反体制和民主内容,以免遭受牢狱之灾。乌兹别克政府在国内基本上对所有反对派实施党禁。而国内最大反对派是乌兹别克伊斯兰运动

2016年12月4日,乌兹别克进行自卡里莫夫逝世后的首次总统大选,总理米尔则亚耶夫当选新任总统。

外交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Thumb
中亚天然气管道纪念邮票

早在两千多年前,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就有往来。1992年1月,两国建交,此后中乌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高层交往日益密切。2011年,卡里莫夫访问中国大陆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一系列贷款和投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进入乌国的石油产业。过乌境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运营顺利,近年交易量也逐年增长。2012年开通了纳沃伊(乌)-天津(中)的货运航线,未来计划将此运输线延长到上海和广州。而塔什干(乌)至乌鲁木齐(中)的客运航线也恢复营运。而目前,规划多年的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玆别克斯坦铁路交通兴建计划,因吉国方面在2012年的反对而暂告停顿。2012年,中乌双边贸易额达28.7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两国签订的中乌工业园等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两国贸易结构也由以前单纯的原料资源贸易(天然气、铀精矿、稀土、棉纤维、化肥等等)向非资源和投资领域拓展。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乌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0亿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投资国、第一大棉花买家、第一大电信设备和土壤改良设备供应国。两国的人文交流也日益密切,2005年建立塔什干孔子学院。第二家“孔子学院”亦将开设。乌国研究学者曾对中方人士指出,乌境曾挖掘出许多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丝路文物。中乌双方的高等教育留学生人数也正逐年增加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约有3万人左右的乌孜别克族生活。

Remove ads

与韩国的关系

Thumb
2010年2月,卡里莫夫访问韩国期间受到李明博接待

大韩民国于1992年与乌兹别克斯坦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并于建交不久后在对方的首都开设了大使馆[3] 。乌兹别克是韩国在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截止至2019年,韩国是乌兹别克第三大进口伙伴,占乌兹别克总进口额的11.4%[4]。在美国与欧盟因2005年安集延事件而减少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后,韩国成为了乌兹别克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5][6][7][8]

苏联解体后,乌兹与韩国的交流渐多。至2019年,乌兹别克有近20万公民为高丽人[9]。而在韩国境内亦有不少乌兹别克裔的邮购新娘,由于语言文化沟通不畅,她们经常受到歧视[10][11][12]

与塔吉克的关系

塔吉克族是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布哈拉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但苏联把它们划分给乌兹别克斯坦,因此塔吉克人一直高喊要取回撒马尔罕。同时,塔吉克亦因为乌兹别克斯坦有边界领土争端而对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俄罗斯有一些不满。亦有分析人士指出,乌兹别克与塔吉克“正在进行一场未宣布的冷战”,这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13]此外,塔吉克斯坦在阿姆河支流的瓦赫什河兴建罗贡坝进行发电,并表示这将有利于塔吉克发展铝业、减少对乌兹别克的电力依赖[14][15]。但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认为这将使阿姆河干涸,影响棉花产业的正常发展,2012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更是在不点名的情况下表示,罗贡坝项目可能会导致中亚地区的战争。

沙夫卡特·米罗莫诺维奇·米尔济约耶夫出任乌兹别克总统后,塔吉克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自2016年9月以来,米尔济约耶夫和埃莫马利·拉赫蒙多次会面,米尔济约耶夫也于2018年3月,对杜尚别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在贸易,经济,投资,金融,运输,农业和水利等领域与塔吉克签署了27项双边协议。两国元首亦同意在安全和打击犯罪领域及能源、税收、海关、旅游、教育和科学、卫生、文化、区域间加强合作。[16]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共分成1个直辖市、12个州和1个自治共和国。其中12个州的名称分别是:

Thumb

注:代号1是塔什干

更多信息 州份名称, 首府 ...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乌兹别克斯坦议会
Thumb
农贸市场

由于其邻国皆为内陆国家,因此乌兹别克成了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总面积约为44.74万平方公里。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内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境内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7月平均气温为25~32℃,南部白天气温经常高达40℃;1月平均气温为-6~-33℃,北部绝对最低气温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为80~200毫米,山区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两季。北部一部分濒临咸海。国土大部分位于克孜勒库姆沙漠中。境内最高的山是海拔4,643米的哈兹拉特苏丹峰,它是吉萨尔山脉的主峰。

经济

和许多其他独联体经济体一样,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在经济转型的头几年里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后开始复苏,这得益于政策改革的累积效应开始起作用。经济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在1998年到2003年间每年增长4%,之后增速更是到了每年7%-8%。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8年该国的GDP几乎是1995年的2倍(以固定价格计算)。2003年以来年通胀率平均在10%以下。

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很低(2006年以当时美元币值算为61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算为2250美元)。这排在209个国家中的第169位;在12个独联体国家中,只有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比其低(2006年)。经济生产集中于日用品。该国现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该国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

农业人口占该国28%的劳动力,贡献了GDP的24%(2006年的数据)。官方统计的失业率很低,而不充分就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据估计至少有20%。棉业对乌兹别克的经济相当重要,在棉花收获的季节,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被动员去田里帮忙收棉花,并且是义务性质的(相关内容可见乌兹别克童工问题)。由于该国使用童工,导致一些公司,包括TescoC&AMarks&SpencerGapH&M共同抵制乌兹别克斯坦生产的棉花

面对获得独立后种种的经济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政策,强调国家控制,减少进口和能源自给。自1994年以来,该国国家控制的媒体反复宣称这是“乌兹别克斯坦经济模式”的成功,并且暗示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道路平稳转型的独特范例,这种方式能成功避免经济震荡、停滞和贫困。

人口

Thumb
乌兹别克斯坦人口金字塔(2016年)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2022年估计人口达3600万,大约相当于中亚地区的一半[17]。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年龄组成非常年轻,但仍有缓慢老龄化趋势,2020年估计有23.1%的人口年龄小于16岁[18]。乌兹别克斯坦至少有10%的劳动力在国外工作,主要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19][20]。乌兹别克斯坦的成年人(15岁以上)识字率达到100%[21]。预期寿命为男性72岁,女性78岁[22]

2020年3月,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签署通过人口普查法,规定至少每十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23],惟2020年11月的首次人口普查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而延后到2025年至2026年[24]

民族

根据官方统计,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为乌孜别克族(84.5%),其他民族有塔吉克族(4.8%)、哈萨克族(2.4%)、卡拉卡尔帕克族(2.2%)、俄罗斯族(2.1%),鞑靼族(0.5%)、高丽族(0.5%)[25][26]

乌兹别克斯坦官方对于塔吉克族的识别认定有所争议。根据官方统计,塔吉克族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占比约在5%,但有西方学者认为这一数字被低估,而实际比例在10%至20%,有民间统计结果为至少600万。这些塔吉克族主要居住在苏尔汉河州撒马尔罕布哈拉地区[27][28][29][30]

俄罗斯族在加盟国时代的人口规模较今日要大[31]。1989年,俄罗斯族人口占比达5.5%,首都塔什干的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人口占比过半[32]。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族大多离开该国,主要是经济因素导致[33]

20世纪40年代,苏联在中亚推行人口转移政策,克里米亚鞑靼人伏尔加德意志人车臣人本都人[34]等族群由此迁入乌兹别克斯坦,例如约有10万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迁移至此[35]。此后又有外迁趋势,如塔什干的希腊人数目从1974年的3.5万下降到了2004年的1.2万[36];1989年费尔干纳大屠杀期间,麦斯赫特土耳其人和乌兹别克族发生冲突,致使麦斯赫特土耳其人自此大多迁出该国[37]。乌兹别克斯坦也有逾17万高丽族,原是在1937年至1938年苏联高丽人集体流配期间到此定居的。塔什干和撒马尔罕亦有一支较小规模的亚美尼亚族群体。

乌兹别克斯坦在独立之前有一支不足10万的布哈拉犹太人群体,1989年估计人口达94,900,约占当年人口的0.5%[38]苏联解体后,大多数犹太人移民至美国、德国、以色列等他国。据2013年估计,乌兹别克斯坦的犹太人有约1万人,主要居住在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39]

Remove ads

城市

更多信息 排名, 名称 ...

宗教

Thumb
布哈拉的清真寺

乌兹别克斯坦为世俗国家,宪法规定政教分离,各宗教在法律上平等,政府对宗教组织不加干涉[40]。乌兹别克斯坦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根据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乌兹别克斯坦的穆斯林人口占比高达96.7%;基督教徒占比2.3%,主要是东正教[41]。另有约7,400名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主要是苦盏等地的塔吉克族[42]

伊斯兰教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又历经20世纪的改革运动和世俗化进程,信仰形式丰富多样[43]。在苏联加盟国时代,伊斯兰教遭到抑制,但在独立建国后逐步迎来复兴,亦并未如外界预测般很快滋生原教旨主义运动[44],国内的恐怖主义威胁仍处较低水平,惟2015年以来有些微的伊斯兰主义组织活动,如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曾同中东伊斯兰国合作[45]

语言

乌兹别克斯坦官方语言是乌兹别克语,属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和维吾尔语属同一个语支。自1992年以来,乌兹别克语被定为唯一官方语言,官方文字为拉丁字母[46]。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乌兹别克语的书面语称为突厥语(Türki),使用波斯体阿拉伯字母书写。1926年,当局引入拉丁字母,并在20世纪30年代多次修订拼写方案,到1940年又改为西里尔字母拼写,并沿用至1991年苏联解体。独立后,当局恢复使用拉丁字母,在2000年起纳入学校教育,并在教育系统和官方文档中取缔西里尔字母。不过西里尔字母仍然在民间有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年老群体通用[47],一些报刊、网站仍然使用西里尔字母。

俄语虽然不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官方语言,但仍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可视同第二官方语言,在商务场合较乌兹别克语更为常用,也在大部分城市地区人口间通用[48]。政府讯息、公共标识兼用俄语[49][50][51][52][53][54][55][56]。在不同民族间,俄语是重要的交流语言。以俄语为母语的人口大约有一百万人。2020年4月,当局起草法案限制在政府事务使用俄语,推行乌兹别克语单语工作,然而未获通过,还遭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批评[57]。同时也有民间知识分子群体联署要求给予俄语官方语言地位[58]

塔吉克语主要分布在布哈拉撒马尔罕两座城市,这两地都有较多塔吉克族人口[29][27][28]。此外还包括塔什干卡桑赛丘斯特里什坦费尔干纳索赫区英语Sokh District布尔奇穆拉英语Burchmulla阿汉加兰英语Okhangaron District、锡尔河中部的巴吉斯坦、沙赫里萨布兹卡尔希基塔布英语Kitob District,以及科法尔尼洪河查甘尼扬英语Chaghaniyan中部,总共人口可占到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的25%至30%[27][28][29]。有约50万人使用卡拉卡尔帕克语,属突厥语族钦察语支,接近哈萨克语,是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文化

Thumb
传统乌兹别克陶器
Thumb
塔什干的纳瓦伊剧院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广泛的民族和文化,主体民族为乌孜别克族。1995年,约有71%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口是乌孜别克族。主要民族有俄罗斯人(8%),塔吉克人(3-4.7%),哈萨克人(4%),鞑靼人(2.5%)和卡拉卡尔帕克人(2%)。非乌孜别克族的人口正在减少,因为乌兹别克人从前苏联其他地区返回,俄罗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正在慢慢离开。当乌兹别克斯坦于1991年独立时,人们担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会在整个乌兹别克斯坦蔓延。截至1994年,乌兹别克斯坦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穆斯林,在官方调查中,乌兹别克斯坦的穆斯林很少真正了解宗教传统。但是,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在该地区的遵循传统教义情况正在增加。

音乐

Thumb
布哈拉的丝绸和香料节

中亚古典音乐被称为莎什木卡姆英语Shashmaqam,它于16世纪晚期在布哈拉出现,当时该城市是一个地区首府。莎什木卡姆与阿塞拜疆木卡姆英语Mugam维吾尔木卡姆密切相关。莎什木卡姆包括六个不同的音乐调式,类似于波斯传统音乐英语Persian traditional music

节假日

公历

  • 1月1日:公历新年(Yangi Yil Bayrami)
  • 1月14日:祖国捍卫者日(Vatan Himoyachilari kuni)
  • 3月8日:国际妇女节(Xalqaro Xotin-Qizlar kuni)
  • 3月21日:诺鲁兹节(Navro'z Bayrami)
  • 5月9日:胜利日(Xotira va Qadirlash kuni)
  • 9月1日:独立日(Mustaqillik kuni)
  • 10月1日:教师节(O'qituvchi va Murabbiylar)
  • 12月8日:宪法日(Konstitutsiya kuni)

伊斯兰历

饮食

与大多数国家一样,乌兹别克斯坦饮食受当地农业的影响。乌兹别克斯坦有大量的农作物种植,有大量面包和面条生产,乌兹别克斯坦饮食的特点是“面条丰富”。此外,羊肉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饮食很重要的一部分。乌兹别克斯坦的招牌菜是抓饭,通常由米饭和磨碎的胡萝卜洋葱制成,通常在大型宴会出现。另外一道有代表性的乌兹别克斯坦饮食为shurpa英语shurpa(羊汤),由羊肉和蔬菜制做而成。拉条子为一道面食饮食,可以作为主菜;烤串也常常在乌兹别克斯坦饮食出现。

在乌兹别克斯坦,绿茶是很常见的饮品,茶馆(chaikhanas)具有文化重要性。塔什干地区的人民除了绿茶外,也喜爱红茶。茶饮为乌兹别克斯坦人经常招待客人的饮品。杜格酸奶为夏季一种消暑饮品,但其地位无法取代茶。乌兹别克斯坦人对的饮用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普遍,但葡萄酒在乌兹别克斯坦比在其他穆斯林国家更受欢迎,因为乌兹别克斯坦基本上是世俗国家。

体育成绩

夏季奥运会:9金7银17铜26枚(亚洲第10,世界第20以后)

冬奥:1金 (亚洲第5,世界前25)

亚运会:53金81银78铜212枚(第12)

夏季大运会:4金4银4铜12枚(亚洲第10,世界第50多)

亚洲室内运动会:13金18银21铜52枚(第10)

亚冬会:1金2银4铜 (第6)

夏季青奥会:2银5铜 (亚洲第13,世界第61)

世界运动会:1金1银1铜(亚洲第11,世界前60)

亚青会:3铜 (第20)

亚洲武艺运动会:4金5银12铜21枚(第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