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密西沙加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密西沙加(Mississauga,i/ˌmɪsɪˈsɑːɡə/),或称密西沙加、美西沙加,简称密市或美城,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座城市,位于多伦多以西的皮尔区,是大多伦多地区的一部分。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密市有约717,961名居民[2],以人口计算是全国第七大城市[3]、安省第三大城市、以及大多伦多地区内继多伦多后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下层自治体城市。密西沙加是大多地区内的一个重要交通枢钮,有七条省级高速公路横越本市,而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中的一大部分更是坐落于密市范围以内。
密西沙加市坐落安大略湖的北岸,北邻宾顿市,西接荷顿区的奥克维尔和苗顿,西北临荷顿山,至于东面与多伦多的市界线则有一部份跟随怡陶碧谷溪。
Remove ads
历史
欧洲人在17世纪初期抵达此地时,操易洛魁语系和阿尔冈昆语族语言的原住民已在此居住。当中一群在祈德河(Credit River)河谷居居的族群为原居于乔治亚湾一带的密西沙加族人;该族名称来自阿尼士纳阿比语词汇“Misi-zaagiing”,意思为“大河河口(的居民)”。
约克镇(即现多伦多市)的官员于19世纪初从密西沙加族人购入该镇以西(即现密西沙加一带)面积约达84,000英亩(34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805年8月2日将之设为多伦多乡(Toronto Township)[4]。当局于多伦多乡进行勘探后,将区内大部分土地赠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和之后从北美十三州迁居至此的保皇派人士(United Empire Loyalists)。政府于1820年再从密西沙加族人购地,并设立多个聚落。随著欧洲裔移民相继迁居至此,政府亦于1847年将密西沙加族人迁至格兰河(Grand River)沿岸的原住民保留地。
随著多条铁路线相继穿越多伦多乡,区内日渐兴旺,亦促使多伦多乡议会于1873年成立,以统筹区内的道路维修、警政和邮政等事务。纵虽如此,区内经济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仍以农业为主,而安大略湖沿岸一带到了1920年代则逐渐成为多伦多市居民的度假胜地。伊利沙伯皇后道于1930年代末陆续开通,成为世上首批双程分隔道路之一,亦令该公路与狄士道(Dixie Road)交界一带发展成多伦多市外首批市郊住宅区之一。

1952年,多伦多戈尔乡(Toronto Gore Township)的南部范围改归多伦多乡[5]。随著多伦多乡日益发展,乡议会亦准备改制为镇,并于1965年向居民征名,结果公投中“密西沙加”压倒“舍里丹”(Sheridan)成为新镇名[6]。安大略省政府于1968年正式将多伦多乡内一系列聚落合并成密西沙加镇,并同时将马尔顿(Malton)警政村落并入密西沙加。密西沙加镇再于1974年收纳祈德港(Port Credit)、斯特里兹维尔(Streetsville)和苗顿一部分并改制为市,但士刁士路和407号公路之间之间的北部部分地区则同时改归宾顿[7]。
1979年11月10日,一列运载有毒化学品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火车在美维斯道(Mavis Road)夹登打士街附近出轨,引发爆炸和大火。有恐氯气云雾覆盖密市,时任市长麦考莲联同皮尔区警察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合力协调疏散市内约20万名居民[8],为当时北美在和平时期的最大规模疏散行动。事故中无人死亡或受重伤[9],并成为日后紧急事故应变的典范[10]。
密西沙加市政府于2010年从苗顿购入400英亩(1.6平方千米)土地,其西北部市界遂达至407号公路;25名居民受影响[11]。
Remove ads
地理
密西沙加天气情况和多伦多类似[12],属湿润性大陆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Dfa/Dfb)[13]。
Remove ads
交通
服务大多伦多地区的皮尔逊国际机场位于密西沙加市东北部,是加拿大航空、西捷航空和联邦快递的枢纽机场。皮尔逊机场为加拿大全国最繁忙的空港,2019年乘客量逾五千万人次,航班升降次数则逾45万次[22]。
密西沙加市内有三条东西向省级400系列高速公路,分别是横越密市北部的安大略省401号省道、横越密市中心的403号省道、和横越密市南部的伊利沙伯皇后道。403号省道于密市东部与401号省道的交汇处接驳上南北向的410号省道,而409号省道亦有部分路段位于密市以内,通往皮尔逊国际机场。此外,407号省道亦从北面和西面绕过密市,而427号省道的部份路段则紧贴多伦多和密西沙加的市界线。虽然此两条公路并没有进入密市范围以内,但它们亦构成区内交通重要一环。
皮尔区政府辖下的数条区道亦贯穿密西沙加,当中包括爱莲妙斯园林路和密西沙加道(1号区道)、一小段芬治路(2号区道)、不列颠尼亚道西(3号区道)、狄士道(4号区道)、德里道(5号区道)、机场道(7号区道)、哥富拿道(17号区道)、温斯顿·邱吉尔大道(19号区道)和女皇道(20号区道)[23]。
湖滨道、登打士街和晓伦大略街(Hurontario Street)过去曾分别隶属2号、5号和10号省道,但于1990年代末皆被省政府直接下放予密西沙加市政府管辖并取消道路编号。
Remove ads
安大略省政府交通机构都市连通辖下的GO运输为密西沙加市提供通勤铁路和公车服务,连接密市、多伦多市联合车站和大多地区内的其他城镇。GO通勤铁路驶经密西沙加的三条路线分别为湖滨西线、基秦拿线和苗顿线。湖滨西线全日营运,基秦拿线和苗顿线则限于繁忙时间行驶。此外,都市连通亦营运联合车站-皮尔逊机场快线。
密市范围以内的公共交通服务则由密西沙加交通局(MiWay)管理;其公车服务与多伦多公车局、GO运输、奥克维尔交通局和宾顿交通局的服务接驳。大致与403号省道平行的密西沙加巴士快速交通系统于2014年至2017年间陆续开通,连接密市东西两端。都市连通则从2020年起沿市内交通大动脉晓伦大略街兴建麦考莲线轻轨铁路,暂定2024年第四季通车[24][25]。
市内的主要交通枢纽如下: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密西沙加市人口为人,较2016年的 717,961人下跌0.5%。市内土地面积为292.74平方千米(113.03平方英里),该市2021年人口密度遂为2,452.6人/平方公里(6,352.1人/平方英里)。普查亦显示市内15.2%居民为15岁以下,16.6%居民为65岁或以上,年龄中位数为40.8岁 721,599[2]。
Remove ads
Remove ads
2021年普查显示市内最多居民申报信仰的宗教为基督教(49.9%),当中以天主教(30.4%)为最大派系,其他派系则包括东正教(3.6%)、圣公宗(2.0%)、联合教会(1.5%)和五旬宗及其他灵恩派(1.2%)等。其他市民信仰的宗教包括伊斯兰教(17.0%)、印度教(8.8%)、锡克教(3.4%)、佛教(2.0%)和犹太教(0.2%)。申报无信仰宗教的居民达总人口18.1%[2]。
2021年普查显示英语为市内最多居民申报的母语(44.9%),其次为乌尔都语(5.0%)、阿拉伯语(4.7%)、汉语官话(3.2%)、波兰语(3.1%)和旁遮普语(2.9%)。官方语言之中,96.5%市民懂英语,6.8%市民懂法语[2]。
Remove ads
政治

密西沙加的市级选举根据安大略省政府制定的选举法案执行。市议会由市长和11名市议员组成,各市议员代表市内11个市选区之一;目前市长为康宝丽[34]。前任市长为长期连任的麦考莲,她从1978年开始担任市长,于2014年以93岁的高龄退休,退休时为加拿大及全世界最年长的市长之一。
教育
密西沙加市内有超过150所公立中小学,以主要授课语言和宗教背景分由四间机构营运,分别为皮尔区教育局(英语世俗公校)、德芙灵-皮尔天主教学校局(英语天主教公校)、维亚蒙德教育局(法语世俗公校)和我的未来天主教教育局(法语天主教公校)。
专上教育方面,多伦多大学的其中一座分校设于密市之内,有大概15000名学生于该处就读。多大密西沙加分校的收生率自2002年起以每年约1000名学生的速度增长。舍里丹学院密西沙加市中心校园则于2011年启用[35]。
体育
派拉蒙美食体育馆为密西沙加的主要室内体育场馆,以此为主场馆的球队包括NBA G联盟的暴龙905和安大略冰球联盟的密西沙加硬头鳟。
媒体
密西沙加为多伦多媒体市场的一部分,大部分服务多伦多的电台和无线电视讯号皆可在密西沙加接收。三家地区电台频道于密西沙加发牌,分别为新闻及对谈电台AM960 CKNT、针对南亚裔听众的AM1650 CINA、及多大密西沙加分校的校园电台FM91.9 CFRE。《密西沙加新闻报》(The Mississauga News)为该市的地区报章,而《多伦多星报》和《多伦多太阳报》亦在此发行。
友好城市
参考文献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