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粟鹿神社

日本兵库县朝来市的神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粟鹿神社map
Remove ads

35.3007°N 134.9049°E / 35.3007; 134.9049

事实速览 粟鹿神社, 基本信息 ...

粟鹿神社(日语:粟鹿神社あわがじんじゃ Awaga-Jinja */?)是日本兵库县朝来市山东町日语山東町 (兵庫県)粟鹿日语粟鹿村神社[1]社格名神大社但马国一宫二宫以及县社[2],但马五社之一[3]氏子数目方面,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日语府県郷社明治神社誌料》记载是47户[4],根据《日本社寺大观》和《兵库县神社志》记载是50户,《兵库县神社志》还提及神社有崇敬者300户[5][6]神社本厅出版的《神社名鉴》则指是56户[7]文化财方面,粟鹿神社敕使日语勅使门、社丛林日语鎮守の森、木造著色随身日语随身倚像和木造著色狛犬像均是朝来市指定文化财[8]

Remove ads

位置与名称

神社位于粟鹿川流域,邻近跨越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柿坪遗迹,其北面是弥生时代遗迹仲田遗迹,南面丘陵则是古坟时代前期至中期的柿坪中山古坟群[9],地处粟鹿地区的玄关处,以北是山东町早田。行政区划方面,神社原属但马国朝来郡粟鹿乡,后为粟鹿村日语粟鹿村山东町日语山東町 (兵庫県)大字是粟鹿,小字是鸭端(鴨ケ端)或西山[10][11][12]

根据《延喜式九条家本记载,粟鹿的读音是Awaka(アハカ),吉田家本和中院家本日语武田祐吉则是Awakano(アワカノ),由于《和名类聚抄》也记载粟鹿乡的名念作“安波加”,因此《式内社调查报告》推测神社以前是“粟鹿之神的社あはかのかみのやしろ[10]。此外,神社也称为阿波鹿社、粟鹿大明神或粟鹿大社[6][2]

历史

根据《兵库县神社志》记载,神社创建于崇神天皇时期,在神功皇后三韩征伐后回到日本时曾经获其派遣奉币日语奉幣使[6]。不过,根据和铜元年8月13日(708年9月1日)的《粟鹿大明神元记日语粟鹿大明神元記》记载,神社则始于垂仁天皇时期[2]。根据收录于《正仓院文书日语正倉院文書》的《但马国正税帐日语正税帳》记载,神社在天平9年(737年)时的神户日语神戸 (民戸)租代是66日语2日语,同年10月5日(11月1日)的《民部省日语》则记载神社以直稻165束购入日语2匹4日语5日语(约25.76米)。根据《新抄格敕符抄日语新抄格勅符抄》记载,神社在大同元年(806年)时的神户则是两户。根据《续日本后纪》记载,神社的神阶日语神階承和12年7月16日(845年8月22日)从无位日语無位升至从五位下,其后根据《日本三代实录》记载,神社先后在贞观10年12月27日(869年1月13日)和贞观16年3月14日(874年4月4日)升至正五位下和正五位上[注 1][2][13]

根据《延喜式神名帐》记载,神社在但马国式内社中排首位[9],也是朝来郡9座式内社之一[2]。根据收录于《永万文书》的永万元年(1165年)6月的《神祇官诸社年贡日语年貢注文日语注文》记载,神社以“阿波鹿社”的名义负责“纸二百帖进,正米沙汰”。根据弘安8年(1285年)的《但马国大田文日语大田文》记载,神社是“当国二宫粟鹿大社”,《中世诸国一宫制的基础研究》指这是神社作为二宫在文献上首次有记载[13],一宫说法则见于《大日本国一宫记日语大日本国一宮記》和《延喜式神名帐头注》等文献。此外,但马国一宫尚有出石神社[2]

应仁之乱爆发后的应仁2年3月20日(1468年4月12日),东军从丹波国攻入但马与太田垣氏日语太田垣氏交战,神社的本殿、币殿和拜殿均毁于战火,在文明17年或18年(1485年或1486年)重建。天正年间(1573年至1592年),社领日语寺社領遭到丰臣秀吉没收,不过其后在庆长9年11月9日(1604年12月29日)获赐33石1斗为社领,此后在庆安2年8月17日(1649年9月23日)、享保3年7月11日(1718年8月7日)、延享4年8月11日(1747年9月15日)、宝历12年8月11日(1762年9月28日)、天明8年9月11日(1788年10月10日)以及天保10年9月11日(1839年10月17日)均获赐朱印状。同年,社殿虽然获重建,但是在庆应2年(1866年)再次焚毁。明治5年(1872年)2月,神社获列为乡社,1879年再次重建,并且在同年5月升至县社,1911年3月25日获指定为神馔币帛料供进社[2][6][14][4]

Remove ads

祭神

Thumb
位于本殿后方的传日子座王墓

神社的祭神存在多种说法。根据《日本众神—神社与圣地》记载,当地流传的说法是以前在粟鹿山山洞中住了一头鹿,有天它含着三棵现身于村落,教导人们耕作,其后人们便开始祭拜这头鹿,视为神社的起源[9]。不过,根据《粟鹿神社纪传集成》记载,神社分为上中下三社,上社为本祀,中座祭神是彦火火出见尊,面朝西北,以防犯三韩,左座是阿波奈岐尊,面朝西边,右座是伊弉奈岐尊,面朝东边。中社是东祀,祭神均面朝西边,中座祭神是天照大日孁尊,左座是龙神(或笼神),右座是彦波潋武鸬鹚草葺不合尊。下社是西祀,祭神均面朝东边,中座祭神是月读尊,左座是素戋雄尊,右座是丰玉姬[注 2][6]

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和《兵库县神社志》记载,神社的祭神是彦火火出见尊[4][6]。相对地,《特选神名牒日语特選神名牒》则否定彦火火出见尊是祭神的说法[12]。另外,根据兵库县神社厅日语神社庁的说法,神社的祭神是日子座王[1],神社后方处传为日子座王之墓,被视为“御陵”[9][10]。这个说法源于但马国造家之祖大多牟坂王是沙本毘古王日语狭穂彦王的玄孙,沙本毘古王本身是日下部日语日下部氏日语之祖也是日子座王之子而来,根据社藏《田道间国造日下部足尼家谱大纲》记载,日下部氏便曾经获任命为但马国造[2][10]

此外,根据和铜元年8月13日(708年9月1日)的《粟鹿大明神元记日语粟鹿大明神元記》记载,由于大国主之子天美佐利命日语天美佐利命荒振神,在大彦速命日语大彦速命向朝廷表示希望供奉后,祂便平息下来。后来,大彦速命的曾孙获赐姓神部日语神部氏日语以及任命为但马国造,因此也祭神为天美佐利命的说法[2]

境内

根据弘安8年(1285年)的《但马国大田文》记载,神社在建久9年(1198年)的社田日语神田达1007226(约999424.79平方米),分别是定田日语定田52町165步(约516247.93平方米)、常荒日语荒田流失日语損田2町2反60步(约22016.53平方米)、佛神田32町162步(约317890.91平方米)和人给14町4反240步(约143603.31平方米),领家日语領家是染殿法印迹,地头则是嶋津常陆入道,根据《日本历史地名大系》推测,嶋津出身自萨摩国岛津氏,受其势力影响,当时没有给出当时的田数注文日语注文。根据《兵库县神社志》记载,神社境内面积达10164(约33600平方米)[2][6]明治时的《兵库县神社明细书》同样是10164坪,不过另有山林2町7反710步(约27504.13平方米)[10],《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和《日本社寺大观》均记载是1844坪(约6095.87平方米)[4][5],《式内社调查报告》是10540坪(约34842.98平方米)[10],《神社名鉴》则指是约10503坪(约34720.66平方米)[7]

本殿拜殿重建于1880年4月16日,其中本殿占地7坪7日语7日语(约25.69平方米),为桧皮葺流造建筑,长3间2尺(约6.06米),宽2间1尺(约3.94米),拜殿则长4间1尺8寸(约7.82米),宽3间1尺8寸(约6米),为桧皮葺入母屋造建筑,占地14坪1合9勺(约46.91平方米),前方也有一对石狛犬,建于1934年1月3日。北面出入口建有高约20尺(约6.06米)的石鸟居,其靠右方向建有长3.95米,宽3.3米的敕使门,占地4坪5合(约14.88平方米)。在敕使门的反方向建有长1间1尺5寸(约2.27米),宽2间2尺(约4.24米)的日之出门(随身门),正面两旁是木造的随身像,背面则是木制狛犬。日之出门左面深处建有长2间(约3.64米),宽2间1尺5寸(约4.09米)的迁殿,占地6坪(约19.83平方米),为萱葺春日造日语春日造建筑,其右面是建有神马木像的马屋。社务所则位于日之出门对面以及参道的左面,长6间(约10.91米),宽2间3尺(约4.55米),占地18坪(约59.5平方米),其前方是里参道的出入口,建有黑木制鸟居[10][6][15]。神社的境内末社是严岛神社、稻荷神社日语稲荷神社、猿田彦神社、茗荷神社和床浦神社,祭神分别是草野姬命市杵岛姬命保食命猿田彦神大己贵命[10][6]

Remove ads

祭事

事实速览 外部视频链接 ...

根据《兵库县神社志》记载,神社的祭事起源于天武天皇时期,祭事有岁旦祭日语歳旦祭元旦至1月15日)、祈年祭日语祈年祭(2月4日)、头神事(旧历1月11日)、荷前祭(旧历2月4日)、节分祭(旧历3月3日)、破敌祭(3月3日)、夏祭(旧历6月6日)、神尝祭日语神嘗祭(旧历9月9日)、例祭日语例祭(10月17日)、征韩凯旋祭(12月未日至申日)和年越祭(旧历12月初未日至初申日)[6]。根据《全国一宫祭礼记》记载,神社的祭事则有岁旦祭(元旦)、节分祭(节分)、祈年祭(旧历2月4日)、当神祭(2月11日)、大祓日语大祓(7月15日)和例祭(10月17日)[16]

岁旦祭又称“退治的御礼参日语お礼参り”,在古时山阴道诸国的民众会成群结队在岁旦祭时参拜神社,中古日语中古 (時代区分)以后则是但马、丹波、丹后播磨美作。在节分祭期间,神社在早上将大量装有福豆的袋子放在三宝日语三方 (神道)上,并且摆放在拜殿前方供参拜者自行领取。下午4时左右,节分祭开始,举行追傩仪式,由宫司从装有福豆的日语把福豆撒向拜殿四周。在祈年祭期间,在茗荷神社所在的池塘四周竖立青竹,然后以注连绳围着以及附上纸垂日语紙垂,并且在其中竖立作为神篱来迎接山神。在上午6时于拜殿举行祭奠仪式后,通过确认于神篱根部附近生长的茗荷新芽的长短来预测当年的收成。以前,在祈年祭当天,也会打开敕使门迎接敕使,并且以黑豆做菜[16]

在当神祭期间,宫司在上午6时朝拜,然后四名当人日语頭役以桧板和取火,用来煮33合(约5.95公升)的米,然后再将煮好的米饭装满三个木制的高杯以及一个称为“折”(へき)的小型容器,再分别将高杯和小型容器供奉至本殿和社务所的当神神棚。在上午11时15分举行祭奠仪式后,在正午于社务所举行氏子大会,结束后分发少量神酒日语神酒、少量装在折里的米饭以及由当人以醋牛蒡和蒟蒻做的白和日语和え物予氏子,并且举行直会日语直会。下午1时后,由两名穿上麻日语的新旧当人在宫司见证下进行交接仪式,当神祠也移至本殿,随后氏子全体在拜殿前领取高杯的米饭,并且以半纸日语半紙包好后连同“粟鹿大社御神玺日语神札”带回家[16]

大祓又称夏越祓、早祓祭或粟鹿的钻茅圈祭,茅圈在祭事前一天的上午便设置于拜殿前方,高约两米,参拜者一边诵读一边按8字来钻茅圈,在经过拜殿前方时一拜。下午3时举行祭奠后,让人偶在粟鹿川漂走。例祭也就是秋祭,在当天上午10时30分左右,儿童神舆从敕使门出发巡游氏子地区后,于12时30分从敕使门返回神社,并且摆放于拜殿前方。下午1时20分和1时25分,敲击太鼓提醒祭奠仪式在1时30分开始,在1时25分敲响太鼓后,以祭主为首的四名当人以及宫役员日语宮座整列从敕使门前往拜殿,当人则穿上麻裃,手持刀和青竹杖。祭奠仪式首先由祭主修祓,然后由当人代表负责开门,再由祭主奏上祝词,其后众人奉上玉串日语玉串。接着是举行瓶子渡仪式,最后由当人负责撤去祭品以及关门[16]

其中,瓶子渡又称为“来吧”(さあござれ),由四名当人负责,其中一名背向本殿在楼梯上方手持日之丸的扇子,三名在楼梯下方,中间一名手持载有稻米的日语、茄子和御陵柿的三方日语三方 (神道),左右两人则手持装有松、雄蝶和雌蝶的折熨斗日语熨斗以及野橘的木制瓶子。上方的当人发出“来吧”的呼喊声日语掛け声后,下方中间的当人便上前说“来啊”(さあ),期间两人会故意左右互相错开,如同狂言,在重复多次后最终将三方交给上方的当人供奉于神前。以前,在瓶子渡仪式结束后,当人会骑神马巡游境内24次,现在则以儿童相扑替代[16][1][9]

Remove ads

文化财

更多信息 编号, 指定类别 ...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