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粳稻

稻米的一个亚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粳稻
Remove ads

粳稻(粳同稉;读音jīng ㄐㄧㄥ,读如精;又读作gēng ㄍㄥ,读如庚[1]学名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又称日本型稻、温带粳稻,或称中国稻sinica rice),是水稻的一个亚种。与籼稻相比:需要日照时间短,比较耐寒;但因生长期长,一年只能一熟,不能和其他作物轮作;粳稻碾出的米称“粳米”,米质粘性强,米粒短圆。

事实速览 粳稻, 科学分类 ...

有的地方把“粳米”称作“大米”,其实粳米只是稻米的一个品种。

Remove ads

概论

稻米可概分为为非洲型与亚洲型两大品系。亚洲型又可分为籼稻(印度型)、粳稻(日本型、中国型、温带粳稻)以及爪哇稻(热带粳稻)三大类。

最早由日本学者加藤茂苞进行现代分类研究,将学名订为日本稻(japonic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者丁颖曾推动改学名为中国稻(sinica rice)或梗稻(keng rice),但并未被学界广泛接受,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通行。

热带粳稻通过基因型分析,[2]现在认为只是粳稻的一个小分类,原亚种名javanica名已废弃。[3]热带粳稻和温带粳稻的性状按地理呈连续变化,没有非常明确的分界线。[4]

Garris et al. 认为粳稻(japonica亚种)可分为温带(temperate japonica)、热带(tropical japonica)、香米(aromatic)三小支。[5]

产地与品种

传统上,华南、华中、台湾、印度及中南半岛种植的是籼稻,出产的米为籼米;而中国淮河以北、西南高海拔地区及日本朝鲜等地所种植的稻米品种多为粳稻。中国著名的天津“小站稻”、东北“北大荒”、宁夏“碧粳米”、唐山“胭脂米”、云南“香米”都是粳稻品种。

印度次大陆实际上粳米、籼米皆有。著名的印度香米虽然性状似籼米,但导致香气的BADH2基因突变为粳米带来。[6]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制了一系列适合当地气候的“南粳”品种,[7]占2021年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40%。[8]

台湾稻作历史

台湾最早种植的稻作是陆稻,也就是在旱田里种植的稻作。岛上原住民族传统种植的山地陆稻,透过基因定序技术、亲缘分析,发现大部分都是经过驯化的粳稻,其序列显示山地陆稻并不是在台湾独立驯化而来,而是从亚洲其他地区来的[9]。后来移民至台湾岛的大陆先民所植的,则主要为籼稻。近代粳稻的种植,则另源于日本人引进的蓬莱米,故“蓬莱米”一度是粳米的代称,相对于当时台湾本地的籼稻(称“在来米”)。由于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南部较炎热的气候允许一年可以施行三期稻作,但因稻米产量过剩严重,现在很少施行,全台以两期稻作为主,将进行推广。

台湾现今种植的稻作,则是经本土专家育种而来的众多品系;粳稻品系有:台粳系列台农系列,当前以:台粳16号(大雅米[10])、台粳八号、台粳九号台农71号益全香米)、台粳二号(池上米[11])和高雄139号、高雄145号,以及引进自日本米食主流越光米作为基础,培育出台湾版越光米台南16号(台南越光米[12])为主。籼稻品系有:台中籼十号(金墩米又称籼稻白米[13])、高雄籼糯8号[14]、台中籼糯1号为主要种植对象。

台湾亚洲大学健康学院院长林俊义花了5年的时间研培育出超级粳稻品种,其表示此稻种产量可望提高70%,1年可3收,将其命名“亚大168号超级粳稻”[15]。经技术转移,由福麟公司买下并提出品种权申请,经农委会公告命名为“福麟168号粳稻”,不同以往由农业改良场所主导研发。[16]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