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西晋演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东西晋演义》又名《绣象东西晋全志》,是明代通俗历史演义小说,杨尔曾撰。分为《西晋演义》、《东晋演义》两部。共十二卷五十回。其中《西晋演义》四卷,一百一十六章;东晋演义》八卷,二百三十一章。
本书系在《东西两晋志传》的基础上进行增改,[1]从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王濬王浑争降吴之功写起,到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420年),即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共150多年晋室两朝兴亡的历史小说。[2]
内容概述
整部小说上接三国、下迄刘宋代晋各个王朝的政界残酷杀戮,政权更迭易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擅权专政,党同伐异,以及皇族权贵的穷奢极欲。[3]…等。并详尽地记叙了北方诸国(十九国)形成、发展、衰亡或强盛的演变过程。[4]
《东西晋演义》根据《东西两晋志传》修订而成,但不存在明显的内容改动,“仍旧文而稍加润色耳”。例如《东西两晋志传》西晋卷一有“窦龙二人大惊,堕于马下,性命如何?左右急救之,上得马时,四路军马杀进。”的描写。在《东西晋演义》第二回〈晋武帝羊车行幸 石季伦击碎珊瑚〉中则将“性命如何”四字删除,使得文句更加通顺。《东西两晋志传》和《东西晋演义》均有雉衡山人杨尔曾〈序〉,序的内容完全一致,两书皆大量抄录正史,《演义》的材料更多抄自《晋书》,皆以叙述编年体史事为主,“于事之轻重漫无持择”,[5]缺乏鲜明具体的人物性格刻画,未免有味同嚼蜡之感,文学成就不高。[6]舒穆认为“本书大部份材料抄自《晋书》,情节更散漫,文学性不及《东西两晋志传》”。[7]郑振铎评价:“这部演义也极雅驯,几乎无一字无来历,在讲史里是较好的一部。”[8]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