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绿皮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绿皮车,代指曾广泛流行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铁路的铁路客车涂装设计。这一设计因车厢主体呈绿色而得名。[1]在中国,绿色则成为普通旅客列车的统一涂装。
此条目论述以中国大陆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19年1月24日) |

中国铁路的绿皮车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绿皮车曾经是中国铁路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当时的铁路客车涂刷有铁路部门和科研机构共同研发的铬绿色油漆,此种油漆含有铬黄成分,可保护车体不受腐蚀,不会因长期日晒而变质褪色,且绿色能给人一种繁茂生息、赏心悦目的感觉[2]。绿皮车通常大多无空调,车窗可以打开。直至21世纪初,多数绿皮车因建造年代久远以及铁路客车车辆更新,被逐步淘汰,常用来担当无空调的通勤、临客、普客、普快和快速列车运营。2014年后,全国所有铁路局所辖的普速客车,新造普速列车车厢车体重新刷上绿色。
现铁路宣传部门多将运行在偏远地区、没有空调、没有餐车、没有卧铺的普客称为“绿皮慢火车”、“扶贫公益车”[3]。
传统意义上的“绿皮车”(不包括2014年底开始刷绿的单层列车车底和2018年底开始刷绿的双层列车车底与国际联运列车车底)包括以下车型:
- 中国铁路21型客车
- 中国铁路22型客车
- 中国铁路22A型客车
- 中国铁路22B型客车
- 中国铁路18型客车
- 中国铁路19型客车
- 中国铁路23型客车
- 东德引进版中国铁路24型客车
- 单层中国铁路25B型客车(包括带空调的软卧车与宿营硬卧车)
此外,中国铁路25T青藏高原型客车、2015年新造客车车底及2014年年底起刷绿的客车车底也是绿色涂装配黄条色带,但不同于上述车底,一般不以传统意义上的“绿皮车”称之,也被称为“伪绿皮”。此前其他铁路局的跨局非空调列车也逐步改为空调列车,而部分管内普客则保留绿皮车(但大多数也已经重新刷绿)。广州铁路集团甚至曾经存在使用无空调客车开行管内特快列车的情况(如长沙至韶山的T8321/8322次)。[4]
Remove ads
为了推进铁路车辆的标准化与简统化,铁路总公司决定将具有简洁、庄重视觉效果的墨绿色作为普通客车外皮的统一色调,以与白色外皮的动车组客车相区别[5]。2014年年底,从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开始,全国所有铁路局所辖的单层普速客车(指除动车组、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纯国际联运用车和米轨客车外的、运营速度不高于160km/h的客车)车体颜色开始重新刷上绿色。2018年下半年开始,双层普速客车、国际联运用空调客车以及较旧的非空调客车也开始重新刷绿。全新概念的“绿皮车”慢慢回归大众视野,也有了空调和电力。但该举动因必要性、预算浪费等问题被民众质疑[6],这类重新涂为绿色的铁路车辆也被火车迷讽刺为“伪绿皮”或是“高阻绿”(因该涂装方案于盛光祖任内提出,且这类铁路车辆所使用的绿色为青藏高原型25T所使用的墨绿色车底配黄色腰线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绿皮车所使用的草绿色车底配橙色腰线)[7][8],甚至被一些乘客误认为是无空调客车。[9]
截至2021年,已被“刷绿”的普速列车车底型号如下:
除普速列车外,2019年初正式投入运营的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亦采用绿色涂装,因其体现对“对老机车的继承”,CR200J的绿色涂装颜色为国槐绿,较其他25型客车鲜艳[10],但由于其绿色涂装同时比较接近中国大多数厨余垃圾桶所使用的绿色,而被火车迷讽刺为“垃圾桶”[11]。
-
25T青藏高原型客车,一般不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绿皮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DT型客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型客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A型客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G型客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K型客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T型客车
-
一辆绿色涂装的25Z型客车
-
25B型(2014年后)
-
一辆CR200J高速动车组,第一辆在生产过程中涂成绿色的“子弹头列车”












普通旅客快车因停站多、运营成本高等原因于历次大提速中停运。但在部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仍有速度慢、停站多、票价低的慢车运行。国铁集团于2017年左右将其命名为“公益性慢火车”。并非所有“公益性慢火车”都是非空调列车(如吉林至图们北的4343/4344次列车,通化至集安的4347/4348次列车)[12],并非所有非空调列车、站站停列车都被划为“公益性慢火车”(如昆明至红果的5651/5652次列车,贵阳至玉屏5639/5640次列车)[13]。目前仍有一些“公益性慢火车”在运营中[14][15]:
Remove ads
其它国家的绿皮车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