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群 (电视剧)
2023年德国电视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群》(德语:Der Schwarm),是一部德国末日幻想科幻电视剧,改编自法兰克·薛庆的同名小说,讲述人类与在海底出现的神秘智慧生物对抗的故事,由芭芭拉·艾达、菲利普·史托彻和卢克·沃森执导,西西莉·迪·法兰斯、亚历山大·卡里姆、莱奥妮·贝内施和约书亚·奥吉克主演,并有来自多个国家的演员客串参演,包括美国的罗莎贝尔·劳伦提·塞勒斯、芬兰的克里斯塔·科索宁和日本的木村拓哉。
该剧第一季的预算为四千万欧元,是德国史上制作费用最高的剧集。该剧的首三集于2023年2月19日在第73届柏林影展上首播,并于同年3月1日在德国电视二台正式公映。该剧的整体评价褒贬不一,虽然选材、特效和演员的演出表现备受赞誉,但遭到包括原著小说作者薛庆在内的批评,指该剧过份修改原作的剧情和角色设定,以及扭曲了原作的主题。
Remove ads
剧情背景
故事讲述全球五大洲的海洋生物都陆续出现了一些反常事件,例如温驯的鲸鱼突然袭击人类,令科学家怀疑大自然是在报复人类,并试图寻找生态失常的原因和应对方案[4]。
演员

- 西西莉·迪·法兰斯 饰演 塞西尔·罗什医生(Dr. Cécile Roche):法国分子生物学医生,发现了龙虾带有的创伤弧菌,后加入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 亚历山大·卡里姆 饰演 西谷·约翰逊博士(Dr. Sigur Johanson):知名海洋生物学学者和大学教授,受“霍夫斯塔德能源公司”委托在挪威海进行环境评估,并发现了新型冰虫,后加入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 莱奥妮·贝内施 饰演 查理·瓦格纳(Charlie Wagner):德国海洋生物学博士生,被派往斯考岛的考测站进行数据侦测,后加入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 约书亚·奥吉克 饰演 李奥·安纳瓦克(Leon Anawak):加拿大鲸类学家,海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虎鲸和贻贝的异常动态,后加入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 木村拓哉 饰演 三船爱斗(Aito Mifune):日本商人和慈善家,亚洲石油开采公司“三船企业”总裁,后资助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 克里斯塔·科索宁 饰演 提娜·伦德(Tina Lund):海洋生物学家、“霍夫斯塔德能源公司”高层,曾与西谷在研究所共事[5]。
- 罗莎贝尔·劳伦提·塞勒斯 饰演 艾丽西娅·戴拉维(Alicia Delaware):海事生物研究所数据分析员,李奥的好友和同事,后加入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 巴巴拉·苏科瓦 饰演 凯瑟琳娜·莱曼教授(Prof. Katharina Lehmann):海洋生物学者、查理的指导教授,于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进行研究[5]。
- 奥利维·麦苏希 饰演 贾斯帕·阿尔班船长(Captain Jasper Alban):“霍夫斯塔德能源公司”旗下勘探船“索瓦尔松号”(Thorvaldson)的船长,西谷和提娜的旧识[5]。
- 克拉斯·海佛-乌诺夫 饰演 路德·罗斯科维茨(Luther Roscovitz):“索瓦尔松号”的船员和潜水专家[5]。
- 莉迪亚·威尔逊 饰演 萨拉·汤普森(Sara Thompson):“三船企业”高层,三船爱斗的亲信[6]。
- 平岳大 饰演 佐藤陆(Riku Sato):“三船企业”高层,三船爱斗的亲信,为他打理基金会[7]。
- 莎朗·邓肯-布儒斯特 饰演 萨曼莎·克劳(Samantha Crowe):天体物理学家、前太空人,后加入与伊尔接触的考察团[5]。
Remove ads
- 艾丁·贾拉里 饰演 拉希姆·阿米尔(Rahim Amir):查理的好友和同学,莱曼教授的学生[5]。
- 安德莉亚·郭(Andrea Guo) 饰演 杰西(Jess):查理的好友和同学,莱曼教授的学生,因乘坐的科考船朱诺号(Juno)被伊尔攻击而沉没身亡[8]。
- 杜特奇·约翰逊(Dutch Johnson) 饰演 杰克·“灰狼”·欧班侬(Jack "Greywolf" O'Bannon):海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李奥的同事,曾为美国海军海豚训练员,因私下将在伊拉克战争中用作清除地雷的海豚放生而被开除军籍[9]。
- 大卫·沃姆韦格(David Vormweg) 饰演 托马斯(Tomas):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莱曼教授的同事,为查理维修损坏的监测器[9]。
- 杰克·格林利斯 饰演 道格拉斯·麦金农(Douglas MacKinnon):渔夫,在设德兰酒吧跟查理搭讪,后与她成为情侣[9]。
- 卡丽·科比特 饰演 爱奥那(Iona):设德兰酒吧的酒保[10]。
- 伊莉莎白·金尼尔(Elizabeth Kinnear) 饰演 丽兹(Lizzie):李奥的女友,观光船导游[9]。
- 雅柏·贝露琪 饰演 伊莎贝尔·罗什(Isabelle Roche):塞西尔的女儿[6]。
- 杰拉德·基德 饰演 迈克尔·罗什(Michael Roche):塞西尔的丈夫,长年于布鲁塞尔工作[10]。
- 伊娃·罗斯 饰演 艾丽卡·斯考根(Erika Skaugen):于挪威油田开采的“霍夫斯塔德能源公司”(Hovedstad Energy)总裁[10]。
- 鲁恩·坦迪 饰演 阿伦·斯通(Aaren Stone):“霍夫斯塔德能源公司”员工,艾丽卡的下属[10]。
- 山内春彦 饰演 中村船长(Captain Nakumura):驾驶由东京开往温哥华的货轮船长[10]。
- 金·穆萨(Kim Mousa) 饰演 梅苏利(Mesuli):“索瓦尔松号”的尼日利亚裔大副[10]。
- 克劳迪娅·朱尔特(Claudia Jurt) 饰演 娜塔莉亚·奥利维埃拉博士(Dr. Natalia Oliviera):海事生物研究所主管,李奥的上司[9]。
- 法兰西丝卡·怀兹 饰演 索菲亚·格拉内利医生(Dr. Sophia Granelli):外科医生,塞西尔的同事,与她一同发现龙虾带有的创伤弧菌[8]。
- 大卫·麦金 饰演 斯蒂芬·皮克(Stephen Peak):国际保护海洋议会委员[10]。
- 理查德·乌尔萨特 饰演 卡雷(Kåre):提娜的前男友,于海边经营餐厅[10]。
Remove ads
集数
Remove ads
制作

2007年,邬玛·舒曼宣布购下由法兰克·薛庆创作的科幻小说《群》的改编权,计划将该小说翻拍成电影,由她和泰德·塔利编剧,但该计划最终无疾而终[11]。2018年8月,德国电视二台宣布将《群》改编成一部八集电视剧,由弗兰克·杜尔格(Frank Doelger)主创,他新创办的Intaglio Films开发,薛庆和艾瑞克·韦伯斯(Eric Welbers)担任执行制作人,预计于翌年开始制作[12]。2019年4月,杜尔格在MIPTV 媒体市场上宣布正式制作该剧,并透露该剧是由欧洲和美国公司斥资开发,将会成为德国史上预算最高的剧集[13]。同月,亚伦·泰勒宣布将会执导部份集数[14][15],但他最终并无参与制作。2020年2月,马克·胡范宣布出任制作人[16]。同年5月,Beta Film宣布共同开发该剧,而拍摄将会延期至2021年进行[17]。同年11月,该剧获得北欧发展基金(Nordic Development Fund)资助一百万欧元[18]。2021年6月,该剧在开拍的同时宣布由芭芭拉·艾达、菲利普·史托彻和卢克·沃森(Luke Watson)执导,史蒂文·拉利(Steven Lally)、玛丽莎·雷斯垂德(Marissa Lestrade)、克里斯·隆特(Chris Lunt)和迈克尔·A·沃克编剧[19];义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法国电视台、Viaplay Group、Movistar、奥地利广播集团、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和Hulu日本宣布将会共同开发该剧,并连同Beta Film一同成立了名为“群电视制作”(Schwarm TV Production)的合资公司处理制作和海外发行事务[19][20]。达莎·道恩豪尔亦确认为该剧配乐[21],而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研究员安缇杰·波蒂乌斯和南安普敦大学海洋生态学教授乔恩·科普利(Jon Copley)为该剧担任顾问[22]。德国电视二台亦为该剧另外拍摄了两部相关的纪录片,为观众提供更多关于海洋生态和科学考察工作的资讯[23]。由于薛庆与创作团队出现创意分歧,他在拍摄初期退出剧组,后在该剧播映后曾多次在访问中作出批评[24]。2022年6月,该剧释出前导预告,并宣布将会于2023年首播[25][26]。该剧的总预算为四千万欧元,打破了《巴比伦柏林》创下的纪录,成为德国史上制作费用最高的剧集[3]。
2021年2月,薛庆曾在与《滚石》的访问中指该剧预计会有四季三十二集[27]。2023年3月,导演芭芭拉·艾达指创作团队已经有关于第二季的初步构思,但要视乎第一季的收视率和收支状况才会决定是否开拍后续季数[28]。
Remove ads
该剧的节目统筹弗兰克·杜尔格坦言他在德国电视二台与他洽谈前对《群》一无所知,在阅读后虽然觉得小说中大自然报复人类的剧情很有先见之明,但同时认为该小说厚达九百页的篇幅和大量涉及科学的专业设定和术语不利于改编成影视作品[29]。不过,他仍被小说精彩的前设所吸引,最终决定参与制作,并对剧情和角色作出大幅度的修改,为该剧增加深度和独特性。杜尔格亦将该剧与他有份参与制作的《权力的游戏》作比较,形容两作都是在引人注目和由角色主导的剧情上分别加入科幻和奇幻元素[29]。杜尔格随后邀请了与他一同制作《权力的游戏》的马克·胡范加入创作团队,胡范认为现今多数作品所描述的威胁都是来自外太空,以海洋未知生物为主题的作品较为罕见,而且对该剧的环保题材很感兴趣,因此答应参与制作[29][30]。杜尔格亦与众开发商洽谈,得出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作为该剧的主旨[29]。杜尔格认为对自然生态而言,人类才是具威胁性的怪物,因此他希望将该剧设计成一部怪兽片,剧中主角仅知道外面有未知的怪物,并在调查过程中一直被暗示其实怪物就是人类自身[31][32]。同时,他亦打算透过剧中对大自然的重新想像,唤起观众对环保议题的关注,且明白到若果海洋被持续污染,人类也岌岌可危[33]。此外,杜尔格期望透过重新设计角色背景和起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反映科学界在近年已经变得非常多元,甚至是薛庆撰写原著小说时无法想像的情境[30]。薛庆亦有类似看法,认为在改编该剧时应该加入现代元素,并以年轻一代的性命、恐惧和希望为重点[30]。为了简化故事剧情和加入更多角色描写,杜尔格提出减少原著中占有不少篇幅的科学背景和设定[31],不过剧中仍加入了不少以后制特效呈现的自然现象,该剧的科学顾问安缇杰·波蒂乌斯指这些现象有很多都是真实的,例如鲸鱼在现实中确实能合作捕猎。波蒂乌斯参与了创作团队在筹拍阶段的会议,以及亲自监督在布鲁塞尔的拍摄,为剧组提供与海底研究相关的专业知识,并确保剧中的水底镜头能够如实呈现[34]。她亦提到现实中的自然灾害的确愈渐增多,与剧中来自海洋的报复相似,因此希望该剧能令观众明白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带出人类应该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讯息[34]。
参演本剧的美国演员罗莎贝尔·劳伦提·塞勒斯(左)和日本演员木村拓哉(右)
2021年6月,莱奥妮·贝内施宣布参演[35],贝内施指她在十四岁时曾读过原著小说,在接到角色后再看了一遍来深入研究小说内容,她坦言查理·瓦格纳一角不论在知识领域或性格都与她本人相差很大[36][37]。同月,法国的西西莉·迪·法兰斯、英国的莎朗·邓肯-布儒斯特、杰克·格林利斯、莉迪亚·威尔逊、芬兰的克里斯塔·科索宁、瑞典的亚历山大·卡里姆、德国的巴巴拉·苏科瓦、艾丁·贾拉里、日本的木村拓哉、平岳大、美国的罗莎贝尔·劳伦提·塞勒斯、杜特奇·约翰逊(Dutch Johnson)和加拿大的约书亚·奥吉克宣布加入演员阵容[38][39]。为了突显科学界的多元性,剧组特意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参与演出[38],而所有参演的外籍演员都是由曾参与制作英美合拍历史剧集《王冠》的选角导演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e] 错误:{{Lang}}:无法辨识代码 eb(帮助))亲自挑选[40]。编剧杜尔格指他对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合作感到荣幸,并坦言剧组碍于成本问题其实已放弃邀请很多有意合作的演员[41]。亚历山大·卡里姆指他得知该剧是由曾制作《权力的游戏》的弗兰克·杜尔格编剧时便立即同意参演,而他认为虽然原著中的西格·约翰逊是德国人,但自己的肤色不会影响他的演出,更能证明外表和身份对创造美好世界而言并不重要[42]。克里斯塔·科索宁则是原著小说芬兰语有声书版本的旁白,因此她熟悉小说内容,且因认为小说的环保议题很有意义和迫切性而接拍该剧[42]。约书亚·奥吉克指他没有看过小说,希望以一个没有偏见的角度来演绎角色[42]。而木村拓哉是首次参演国际剧集,因对该剧以罕见的环保议题为题材感兴趣而接拍,并为了拍摄该剧而特地学习英文[43][44]。同年10月,该剧在释出片花时一并公布奥利维·麦苏希和克拉斯·海佛-乌诺夫将会参演[45]。
Remove ads

该剧的主体拍摄原定于2020年开始,但因遇上COVID-19疫情而押后一年,并于2021年6月7日在意大利开机[46][23]。尽管该剧的背景设定于十四个不同国家,但大部份场景都只是在意大利拍摄[47]。剧组于2021年夏季在普利亚、拉齐奥和威尼托大区取景,包括位于意大利最东部的蓬塔柏拉西亚灯塔,随后移师到威尼斯、特拉尼和拉迪斯波利继续拍摄[48]。剧组亦曾到罗马最大型的制片厂特尔布蒂纳摄影厂(Tiburtina Studios)拍摄和录音[48][5]。于剧中出现的西班牙老昆布雷火山、挪威特隆赫姆、位于德国基尔的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和秘鲁沿海地区实际上都是在意大利取景[48][29]。剧组随后移师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拍摄,主要在当地的莱特摄影厂拍摄(Lite Studios)室内场景,该厂为斥资两千三百万欧元兴建、全欧洲最大的水底摄影棚[5][49]。拍摄团队的第二组亦曾到挪威和加拿大温哥华和托菲诺取景[29][50],拍摄地点包括温哥华水族馆、太平洋生物研究站、利时达酒店和威卡宁尼什旅馆(Wickaninnish Inn),其中威卡宁尼什旅馆是用作拍摄李奥和萨曼莎首次相遇的场景,现实中该旅馆其实是法兰克·薛庆撰写原著小说《群》的地方[48]。而剧中出现的多塞特角和日本东京都实际上亦是在温哥华取景[48][51]。此外,剧组原定会到南非拍摄,但最终因疫情关系而取消[52]。该剧最终于同年9月30日在布鲁塞尔杀青[48],而第二组的拍摄工作于12月21日结束[50]。
Remove ads
发行
该剧的首三集于2023年2月19日在第73届柏林影展上首播[53],并于同年3月1日在德国电视二台正式公映[54]。该剧的海外地区发行权由ZDF工作室和Beta Film持有和管理,而代理播映权则由共同开发该剧的义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法国电视台、Viaplay Group(北欧)、Movistar(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奥地利广播集团、瑞士德语广播电视和Hulu日本持有,并于同年3月各自在相应地区播映[55]。2023年4月,该剧推出DVD和蓝光光碟版本[56],其一至四集在发行后空降《明镜》畅销电视剧DVD榜冠军,五至八集则排名第四[57]。
评价与反响
《群》的整体评价褒贬不一。《Deadline Hollywood》将该剧列为2023年必看的六部外语影集之一[58],而且该剧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观看,多次刷新德国和奥地利的最高收视率,每集在德国平均有超过一千万累计观看次数[59]。但该剧同时亦引来不少批评。原著小说作者法兰克·薛庆批评该剧在故事叙述上是“从根本上错误”,又形容该剧为“充满废话”且“与现今世界无关”,并将矛盾直指编剧杜尔格,批评他只是在剧中不断加入他的想法而无视自己的意见,浪费了改编剧集的潜力[60]。薛庆指原著中的主要剧情线是一名年老白人男子和比他年轻二十年的女子之间的愛情故事,但被剧组认为是不符合现代观众的价值观;而杜尔格亦被薛庆批评不敢加入在小说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的中美政治角力,指杜尔格认为世界不应存在好国家和坏国家,而在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面前亦不应在国际关系等政治问题上纠缠;薛庆讽刺创作团队反而在剧中加入了日本企业和国际保护海洋议会等不合理,以及与现实社会状况无关的故事线,更斥责剧组是在“拿观众当傻子”[60][61]。此外,薛庆指该剧的演员阵容虽然不错,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时也令剧中描述的全球威胁变得不太明显,亦淡化了时事背景和外来智慧生物的侵略阴谋,沦为一部升级版的惊栗片[61]。《慕尼黑信使报》也引述部份网民批评该剧过度修改原著,例如花费大量篇幅描述角色的爱情和家庭生活,同时抱怨该剧缺乏悬念,剧情琐碎和铺垫不足,令人感到无聊[62]。
《综艺》的迈克·麦卡希尔(Mike McCahill)形容该剧的剧情“节奏流畅明快,适合刷剧”,虽然该剧与大部份灾难片使用同一公式,而且剧组数度使用相同的“沉船”戏码,显得缺乏创意,但整体上仍能令观众觉得有趣和愿意继续追看,而高成本的制作亦能呈现出各种宏伟的自然奇观[55]。《DWDL》的托马斯·吕克拉特(Thomas Lückerath)也有类似看法,他赞扬该剧花费大量成本设计在世界各地出现异常现象的画面,虽然剧情背景在世界各地之间不断切换,但仍能取得平衡,丰富了各个角色的塑造外,亦在首几集形成了想令观众追看的吸引力,而且该剧的主题成功引起观众不安,自然界带来的威胁在COVID-19疫情下显得尤其真实,令观众会反思这个全球性议题[63]。《Cineuropa》的卡特琳·比奇勒(Katrin Büchler)认为剧组在改编于2004年撰写的原著小说时没有与时并进,在该剧加入现代元素,例如社交媒体在末日时所带来的影响,并很大程度上依赖COVID-19疫情来令人理解该剧所形塑的自然灾难。她又指该剧的节奏偏慢,不过若是在铺垫后续季数的话则尚可接受[64]。《卫报》的凡妮莎·索普(Vanessa Thorpe)则将该剧与同样以威胁全球的自然灾难为主题的2023年剧集《最后生还者》和《钻油平台危机》作比较,认为这类讲述生态危机的作品能让观众面对和反思人类破坏大自然而造成的后果[65]。《每日新闻报》的约阿希姆·凯普纳为该剧对原著的修改辩护,认为该剧加深对角色的描述和多元的演出阵容确实会破坏书迷对小说内容的想像,但小说和影视本身就是相差甚远的媒介,该剧虽未能复刻小说充满史诗感的世界观,但仍能带出令人类反思破坏自然而造成恶果的主要讯息[66];但《TV Spielfilm》的迈克尔·希尔(Michael Hille)则同意对该剧的批评,他认为虽然演员的演出表现令人敬佩,但创作团队在改编时过份想令角色人性化,令剧中所有专业人士都看起来像小孩子,同时又加入了大量不必要的爱情戏,分散了观众对剧中自然威胁的注意力和造成的压迫感,甚至形容观众无法从众多剧情线和角色中找到令人同情的角色和紧张的时刻。希尔也坦言该剧的视觉效果令人惊叹,但在剧情无法引起观众兴趣时,花上四千万欧元的特效并无任何意义[6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