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醛固酮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醛固酮(英语:aldosterone)又称醛甾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调节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激素。其结构属于一种类固醇类激素,生理学属于一种肾上腺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脏,通过调节肾脏远曲小管和肾皮质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钾离子和氢离子的排泄,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平衡,并维持血压的稳定。整体来说,醛固酮为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再吸收作用的一种激素,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一部分。
Remove ads
结构
合成作用
醛固酮的合成机制与皮质酮非常相似,同样由胆固醇在线粒体利用细胞色素P450作为催化酵素,经过一系列反应,在最后一歩骤时,醛固酮利用醛固酮合酶作为反应酵素,而皮质酮则是利用11β-水解酶来进行最后的反应。
生理功能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尿管,而在远曲小管与集尿管细胞中具有与醛固酮结合之盐皮质激素受体,此受器与一段具有荷尔蒙反应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连结在一起,当醛固酮与MR受器结合后,此段DNA会开始进行特殊的转录,转录出信使核糖核酸(mRNA)再进行转译得到一特殊蛋白质,而此蛋白质会增加管腔内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及增加基底侧膜上钠钾帮浦的活性(此为最主要之功能),及刺激ATP水解产生磷酸根供给帮浦进行磷酸化,而磷酸化会使得帮浦构形的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变差,因此将尿液中的钠离子及水分再吸收回血液中,并将钾离子排至尿液,而同时刺激增加粒腺体内ATP之生成,以提供主动再吸收钠离子时,钠钾帮浦磷酸化所需的能量。[1]
醛固酮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下丘脑,下丘脑分泌激素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来进行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相关机制还需实验证明)
调节机制

血压下降时,近肾小球细胞会释放出肾素,血管收缩素原经肾素作用生成不具生理活性的血管收缩素I,血管收缩素I经由酵素作用生成具生理活性的血管收缩素II。血管收缩素II可作用在肾上腺皮质部,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3]
当身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像是焦虑害怕、血压升高时,会促使交感神经来刺激醛固酮的形成。[4]
- 血液中钠离子浓度
当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时,会促进醛固酮的合成,以进行钠离子的再吸收作用。[5]
- 醛固酮负回馈
当血液中醛固酮的浓度达到一定的量时,会对醛固酮产生机制产生负回馈的作用,降低醛固酮的合成速率。
相关疾病
- 爱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
会产生醛固酮分泌不足的现象,使得肾脏无法顺利执行再吸收作用维持盐类与水分的平衡,进而产生低血压的现象。
- 康式症候群(Conn syndrome)
会产生醛固酮分泌过量的现象,肾脏中的再吸收作用旺盛,进而产生高血压的现象。
参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