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臭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臭港(英语:Stinky Harbour、Chau Kong),是对香港的一负面称呼,最初见于1960年代。
乱抛垃圾
香港在1960年代,香港的环境卫生情况欠佳[1],在1964年12月1日的市政局周年会议上,议员就公共卫生问题进行讨论,指出如果任由乱掉垃圾等情况持续下去,香港便会成为“臭港”了[2],到1970年代港府大力推行清洁香港运动在各区广设垃圾桶提升环境卫生[3][4]。
六七暴动
在1967年香港六七暴动期间,香港左派发动罢工、罢市及炸弹袭击,企图以瘫痪香港经济的手段达致其“斗垮港英”的目的,香港的左派报章形容当时的左派工人在斗委会高举“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把香港变成‘臭港’、‘死港’”[5][6][7]。
陆港矛盾
“臭港”一词近年亦多指香港的负面情况。如游客在港购物惨死,香港冒牌导游等情况。[8]
臭港说法也常用于中国内地人攻击香港[9],如2012年,孔庆东曾大骂香港人,其中提到“臭港”[10]。然而,部份香港人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香港之所以变成大陆人口中的“臭港”全都是拜中国大陆当局的“赏赐”所致。另外大陆旅客的各种不文明行为[11],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和大小便等也助长了香港变成所谓的“臭港”。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