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烈的岁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烈的岁月》又名孟菲斯美女,是一部1990年上映的战争片剧情片,由麦可·卡顿-锺斯执导、蒙提·梅里克编剧。主演包括马修·莫汀埃里克·斯托尔兹以及小亨利·康尼克(此片为其电影出道作)。本片为1944年导演威廉·惠勒拍摄的纪录片孟菲斯美女:飞行堡垒的故事》之虚构改编版本,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架驻扎在英格兰的美国波音B-17飞行堡垒轰炸机孟菲斯美女号”执行第25次、亦为最后一次任务的故事。[1]

事实速览 英烈的岁月Memphis Belle, 基本资料 ...
事实速览 中国大陆, 台湾 ...

1990年版本由大卫·普顿与惠勒之女凯萨琳·惠勒共同监制,并献给威廉·惠勒。在电影最后“向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空作战的空军人员—无论敌我—致上敬意”作为结尾。。

Remove ads

剧情

英烈的岁月Memphis Belle)是一架波音B-17飞行堡垒轰炸机,其机组人员即将完成第25次任务,这是完成服役期间所需的任务数。在整个中队之中,孟菲斯美女号获派攻击位于德国布莱梅福克-沃尔夫Fw 190战斗机制造工厂。虽然任务初期获得友军战斗机护航,但因当时盟军战斗机航程有限,只能在飞抵比利时与荷兰边界之际便返航回到英国,使得脆弱的轰炸机在进入德国领空后,往返目标地点期间必须独立应对德军火力强大的战斗机拦截。由于孟菲斯美女号若完成本次任务,便将成为美国第八航空军中首架完成完整服役任务的轰炸机,其成功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因此军方宣传人员布鲁斯·德林杰中校也打算利用孟菲斯美女号创举缔造的纪录和声名来推动重要的战争公债销售。

在飞入德国领空之际时,美军轰炸机编队开始遭受敌机攻击与高射炮出现损失,导致孟菲斯美女号接手成为领航机。而预订轰炸的目标区最初被地面德军施放烟幕遮蔽,但在第二次通过时烟幕已经散开,让编队成功将炸弹投掷于已现形的目标区域。在返航途中,编队持续遭受德军战机攻击。无线电操作员丹尼·戴利三等军士身负重伤昏迷,而机身也连续遭受损伤,并引发其中一具发动机起火,机长迪尔本上尉不得不冒险让飞机进行俯冲、运用气流来熄灭火焰。

后续的战损导致飞机的电力系统瘫痪,使起落架无法正常放出,但机组员最终在降落前成功以手动方式将起落架放出。飞机成功降落于友军机场后,德林杰中校与地勤人员奔向机体,与机组员一同庆祝任务成功,迪尔本上尉更于机上与全体成员一起开香槟庆祝。

片尾字幕指出,孟菲斯美女号于1943年5月17日完成第25次、也是最后一次任务,并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超过25万架军机参与欧洲西线战场航空战,其中约20万名空军人员阵亡,并将本片献给这些官兵以及所有军人的英灵。

Remove ads

演员

  • 马修·莫丁(Matthew Modine)饰演飞行员丹尼斯·迪尔伯恩(Dennis Dearborn)机长:一个缺乏幽默感且不善于社交的完美主义者。
  • 泰特·多诺万(Tate Donovan)饰演副驾驶卢克·辛克莱(Luke Sinclair)第一中尉:无忧无虑、有些自恋的前救生员,他认为自己被迪尔伯恩低估了。
  • DB·斯威尼饰 第一中尉菲尔·洛文塔尔(Phil Lowenthal),导航员:洛文塔尔在执行最后任务之前很紧张,并确信自己注定要死。
  • 比利·赞恩饰演 瓦尔·科兹洛夫斯基中尉,投弹手:虽然每个人都相信自信的科兹洛夫斯基是一名医生,但后来透露,他在入伍前只上过两周的医学院。
  • 埃里克·斯托尔茨饰 Staff Sgt. (T/3) 丹尼·“丹尼男孩”·戴利(Danny "Danny Boy" Daly),无线电操作员:戴利是一位热心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曾是学校报纸的编辑、告别演说者,大学毕业后立即加入。
  • 里德·戴蒙德饰 Staff Sgt. (T/3) Virgil “Virge”或“处女” Hoogesteger,顶级炮塔炮手和飞行工程师:Hoogesteger 在他家的餐厅工作,并计划在战后开设一系列相同的餐厅,尽管他的机组人员警告说这种闻所未闻的做法企业永远不可能成功。
  • 西恩·奥斯汀饰 Staff Sgt.理查德·“流氓”·摩尔,球炮塔炮手:这位身材矮小、粗鲁的炮手认为自己是个讨女人喜欢的男人,喜欢戏弄他的队友。
  • 考特尼·增益(Courtney Gains)担任参谋中士。尤金·“精灵”·麦克维,右腰炮手。来自克利夫兰的天主教爱尔兰裔美国人
  • 尼尔·吉恩托利饰 Sgt.杰克·博奇(Jack Bocci),左腰炮手:博奇是一个脾气暴躁的芝加哥流氓,他似乎只关心自己,但对他的腰炮手同伴麦克维却出奇地友善。
  • 小哈里·康尼克饰 Staff Sgt.克莱·巴斯比(Clay Busby),尾炮手:他的父亲在一场扑克游戏中输掉了家庭农场后,简洁的巴斯比靠在新奥尔良一家酒吧弹钢琴赚钱。
  • 大卫·斯特雷泽恩饰 Col.克雷格·哈里曼
  • 约翰·利思戈饰 Lt. Col.布鲁斯·德林格
  • 简·霍洛克斯饰 Faith
  • 麦克·麦克唐纳饰 Les
Remove ads

制作

Thumb
2014年B-17G莎莉B

在20世纪80年代末适航的8架B-17中,有5架真正的B-17战机用于拍摄《孟菲斯美女》。两架位于美国(N3703G和N17W),两架位于法国(在起飞事故中被毁的F-BEEA和F-AZDX粉红女郎),一架位于英国(G-BEDF Sally B)。最初的孟菲斯美女是B-17F型号,因此电影中使用的所有B-17G都经过大量修改,看起来像早期的F型号,拆除了下巴炮塔,尾炮位置采用旧设计进行了改装,并涂成橄榄绿。拍摄期间,两架B-17扮演“美女”(一架是电影版的“孟菲斯美女”(N3703G),另一架是“莎莉B”,用于需要烟火的场景,例如表示机枪“命中”的烟雾和火花),而其馀的则有机头艺术和中队标记多次更改,以使其看起来有更多飞机。[2]

电影的地面镜头(包括起飞和著陆场景)是在英国林肯郡非运营的英国皇家空军宾布鲁克基地拍摄的,现场有一座控制塔和车辆。飞行序列是从达克斯福德帝国战争博物馆的机场起飞的。这部电影的所有临时演员都是在该地区举行的试镜中获得的,其中包括现任和前任皇家空军成员。电影制片人还使用Pinewood Studios拍摄室内场景以及B-17的各种型号。 [3]

北美B-25米切尔号用于拍摄大部分空中场景,并在可用的B-17和战斗机上安装了几个固定和可训练的摄像机,用于拍摄动作镜头。当B-25在拍摄期间无法使用时,一架格鲁曼TBM Avenger(其尾部涂有与B-17相同的橄榄褐色色调)在短时间内用作备用。[4]

影片的飞行员是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新西兰和挪威的战鸟表演飞行员,由于飞行员在拍摄期间必须返回全职工作,因此名单发生了多次变化。飞行序列是在老飞行机器公司(OFMC)飞行员雷·汉纳(Ray Hanna)和他的儿子马克(Mark)的协调下设计和规划的,他们还担任所用战斗机的首席飞行员,并在拍摄期间驾驶配备摄像头的战斗机和 TBM 复仇者飞机。[5]

由于缺乏实际的B-17机身,制作了木制轮廓模型并将其放置在机场的远处。

拍摄意外

Thumb
1970年发生事故的飞机

一架用作拍摄平台的法国B-17G(F-BEEA)从宾布鲁克起飞时失去发动机动力并摇摆,撞上了一棵树和一堆碎石,并被随后的火灾摧毁。10名船员全部逃脱,仅受轻伤,其中最严重的是腿骨折。当在21号跑道上排队等待起飞时,一名地面工程师在3号发动机附近观察到一股烟雾,他推测这可能是由于过度增压造成的。飞机开始地面滑跑并在飞行约100码(91米)轻微向左摆动,机长(操纵飞行员)通过方向舵并通过减少3号和4号发动机的功率进行了纠正。纠正后,所有发动机都恢复了全功率,但飞机向右摆动。机长应用了修正方向舵并降低了1号和2号发动机的功率,但这并没有立即生效,飞机在矫直之前离开了跑道,与跑道平行。得知飞机能够在草地起降跑道上运行后,飞行员选择继续起飞;然而,在400—500码(370—460米),空速为90—95英里每小时(145—153千米每小时)飞机向右摆动,其航向被左翼撞到的一棵树和4号螺旋桨撞到的一堆碎石所阻碍。飞机向右偏航并停在玉米地里。机身在炸弹舱后断成两部分并起火。 [6]

Remove ads

历史准确性

除了飞机名称之外,这部电影只是非常松散地基于事实的虚构。这些角色是合成的,名字也不是“孟菲斯美女”号实际机组人员的名字,而且所显示的事件应该代表B-17的一般任务。影片中的人物和场景与真正的“孟菲斯美女号的船员、她最终任务的性质、战略轰炸的准确性或盟军轰炸平民的政策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在“美女”号执行第25次任务的前一天晚上,官方并没有举行任何乐观的庆祝活动,任务结束后也没有对船员们进行特别的欢迎。

战斗机使用了七架P-51野马。其中五架P-51涂有美国空军梅林引擎野马中队在英国执行任务的第一个中队的标记(1943年,比实际任务晚了几个月)。由于没有幸存的可飞行的梅塞施密特Bf-109,德国空军战斗机以Ha-1112为代表,这是Bf 109的西班牙版本(也曾在1969年电影' '《不列颠之战》中代表Bf 109)-战争通用涂装方案。

原声带

由格伦·米勒和他的管弦乐团演奏,汤米·康纳、吉米·肯尼迪和汉密尔顿·肯尼迪作曲的《栗子树》在电影中通过孟菲斯美女电台播放,但没有出现在原声带专辑中。康尼克在聚会上演奏的欢快版本的《丹尼男孩》在原声带专辑中没有找到;相反,出现了马克·威廉姆森(Mark Williamson)演奏的较慢版本。[7]乔治·芬顿 (George Fenton)创作的电影配乐获得1991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最佳原创电影配乐奖提名。

电影原声带专辑是在英国伦敦Abbey Road Studios、CTS Studios和Angel Recording Studios录制的。[8]其中包括格伦·米勒和他的管弦乐队表演“我知道为什么(你也知道)”。

曲目列表

  1. Londonderry Air”/“Front Titles:Memphis Belle”(传统/乔治·芬顿)- 3:50
  2. “绿眼睛”(尼洛·梅南德斯、埃迪·里维拉、埃迪·伍兹)- 3:25
  3. “飞回家”(本尼·古德曼莱昂内尔·汉普顿、西德尼·罗宾)- 2:57
  4. “钢铁女士”(芬顿)- 1:44
  5. “准备起飞”(“奇异恩典”)(传统)- 2:39
  6. “最后的任务”(芬顿)- 3:51
  7. “深感遗憾。 。 ”。 (芬顿)- 2:02
  8. “我知道为什么(你也知道) ”(麦克·戈登、哈里·沃伦) - 2:55 - 由格伦·米勒和他的管弦乐团演奏
  9. “炸弹逃亡”(芬顿)- 1:30
  10. “跛行回家”(芬顿)- 2:25
  11. “残废的贝儿:登陆”(芬顿)- 3:26
  12. “决议”(芬顿)- 1:06
  13. “孟菲斯美女”(结束标题组曲)(芬顿)- 7:37
  14. Danny Boy ”(《孟菲斯贝尔》主题曲)(弗雷德里克·E·韦瑟利) - 3:20 - 由马克·威廉姆森表演
Remove ads

反响

《孟菲斯美女》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罗杰·艾伯特表示这部电影“有趣”,但充满了熟悉的战时陈词滥调。“孟菲斯美女剧组的经历中的这种人性元素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角色中人性维度的缺乏。我们无法真正区分船员,也不太关心,但我们可以认同他们。”[9]英国电影评论家安迪·韦伯也有类似的保留意见。“尽管它的初衷是为了突出二战期间深入敌方领土执行危险轰炸任务的勇敢者的风险和英雄事迹,但《孟菲斯美女》你不能错过的一件事是,它是一部陈词滥调的商业制作。”[10]

根据25名影评人的评论,该片在烂番茄上的支持率为68%。[11] CinemaScore调查的观众给这部电影的评分为A到F。[12]

票房

该片在英国266块银幕上上映,首周票房收入1,174,250英镑,位居票房第一。[13]它在第二周也排名第一。[14]该片在英国的总票房为4,924,000英镑。[15]

历史参考

参考

笔记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