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叶得令

臺灣傳統建築大木匠師(1936年至1980年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叶得令(1905年—2000年,台湾话Ia̍p Tek-lêng),台湾传统木造建筑大木匠师,业界尊称“令司”[1]澎湖县马公市后窟潭(今重光里)人。

事实速览 叶得令, 出生 ...

生平

后窟潭叶氏祖籍来自福建金门,祖谱载“嵺山叶氏”,澎湖开基祖师叶公名讳不详,二世祖叶春山生于明朝万历17年(1589),于万历晚期偕胞弟叶秋水徙居后窟潭,后叶秋水另迁白沙乡后寮村自立门户,叶得令为后窟潭叶氏第12世子孙。[2]

叶得令祖父叶妈利(1821-1895)年轻时曾赴金门习艺,返回澎湖之后几乎包办清朝同治光绪年间(1860-1890)的所有寺庙工程,根据叶妈利童养媳(即叶得令嫂嫂、叶根壮祖母)的口述回忆:“叶妈利执业之时,全澎湖地区的寺庙只有三间不是他的作品”[3]:22

业界尊称叶妈利为“利司”,“利司”逝世于清日政权交替的1895年,生前收徒三人,分别是叶元(1856-1913)与叶一贯(1865-卒年不详)二子,唯一外传的是邻居谢江(1870-卒年不详)。叶得令是叶元的第三个儿子,叶元在大正二年(1913)过世时,1905年出生的叶得令年岁尚幼,而两名兄长叶育与叶东也尚未习全父亲的本领,于是当叶得令17岁(1920)开始学艺时,便拜入谢江门下[3]:22,谢江另传艺于子谢自南(1907-1990)[3]:25,为同门中成就最丰者。

叶得令约莫于昭和10年(1936)左右出师[3]:22,除大木作之外,也通晓凿花、雕饰等小木作的工法[3]:27,惜其早期木造作品现今多已拆毁不存。

叶得令传艺五人,较具代表性的是其子叶银河(1933-)与侄子叶根壮(1932-2014)[3]:22。叶银河于民国36年(1947)正式拜入父亲门下,时年十五[4];而叶根壮乃是兄长叶东之子,民国37年(1948)间叶根壮临时随叶得令南赴望安乡,出力帮忙吴府宫的营建工程,于民国38年(1949)十八岁之龄正式拜入叔父门下,叶根壮在民国48年(1959)出师,独立执业[3]:15,但之后仍陆陆续续与叶得令有合作的关系。

叶得令持续承揽宫庙与民宅等营造业务,直到七十馀岁(约1980年代)才退休[4],民国89年(2000)过世,享耆寿95岁。

叶银河近年改从事古迹修复[4],技艺传子二人,亦从事古迹修复的行业[3]:23

Remove ads

作品

引据《宫庙巧艺:跨越传统的叶根壮大木作技术》一书,兹侧录叶得令作品[a]

更多信息 序列, 乡镇别 ...
Remove ads

图辑

林投凤凰殿1949年旧庙时期的木架构构件,为“令司”叶得令少数仅存的作品,仍存放于林投凤凰殿三楼东厢房之中。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