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藤山雷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藤山雷太,(日语:藤山 雷太/ふじやま らいた,1863年9月13日—1938年12月19日),日本佐贺县人,实业家、政治人物,正五位勋三等[4]:153。先后毕业于长崎师范学校、庆应义塾(庆应大学前身)。毕业后从政,历任长崎县议员、长崎县议长,辞职后转往实业界发展,担任多家企业的干部,并曾参与设立朝鲜产业铁道株式会社[5]。
1909年日糖事件爆发后,藤山受到涩泽荣一之推荐,接任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社长。任内大规模改革会社,并在台湾虎尾建立“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台湾第二工场”使虎尾经济加速发展。同时,大日本制糖也陆续裁并朝鲜制糖株式会社、内外制糖株式会社、东洋精糖株式会社等公司,借此扩大会社规模[1],并在台湾发展糖业、纸浆业等事业,进而建立“藤山财阀”。
1919年获授蓝绶褒章,1923年获授绀绶褒章。1924年获授勋四等瑞宝章、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并获安南(今越南)国王颁赠勋章,1926年获赠勋三等瑞宝章,1929年获赠绀绶褒章[1]。
Remove ads
生平



藤山雷太在文久三年(1863年)和历八月一日[6]:242出生于肥前国松浦郡有田乡[7]:789大里村[8]:31(今佐贺县伊万里市二里町大里),为大庄屋[9]:152、佐贺藩士[1]藤山觉左卫门的三男[6]:242。因藤山出生当天为神之原八幡神社[10]祭日[8]:32,但在祭典进行到一半时,忽然风雨交加、雷电大作[7]:790,闪电击中藤山家庭院的一棵大树,故取名为“雷太”[1]。其在年少时入读当地私塾弘道馆研读汉学,师从佐贺藩宿儒草场船山[1][8]:33,之后进入东本愿寺的学问所,被推选为“秀才”[7]:791,1871年随船山[1]赴京都求学,本愿寺每个月补助其一元的学费,家乡也资助他五十钱,作为学费使用[7]:791。因其勤奋苦读,身体开始出现问题,饱受脊髓病困扰[7]:792。1878年,入读长崎师范学校[7]:793,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11]:15-16。毕业后,先后于早岐小学校、长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崎师范学校等校任教[1]。20岁时,入赘伊吹家[6]:243。之后,他花费四年时间储蓄,进入庆应义塾(庆应大学前身)正科就读[1],并时常于校内演讲,宣扬自由民权思想[7]:793。1887年毕业后[6]:244,他开始往政治界发展,同年担任长崎县议员,1888年升任县议长,任内创立 《日刊新闻》(西海日报前身)[6]:245,并担任社长[11]:16。深受县民爱戴,曾收到过五万圆的感谢金[7]:794。但工作繁忙,无心照顾家庭,因此招来亲戚之间的批评,最终离婚[6]:245,恢复藤山姓氏[1]。而后,藤山意欲参加第一届帝国议会选举,但因年龄尚不足参选资格,所以无法参选[7]:795。
因藤山曾在庆应义塾学习到“经济为建国之本”的道理,遂退出政界,转往实业界发展[7]:795。进入实业界后,藤山先在三井银行工作,被中上川彦次郎任命为抵当课长。1893年,任芝浦铁工所所长[6]:248,并与江川常之助的二女结婚[1]。任内,将“芝浦铁工厂”改名为“芝浦制作所”,并对芝浦制作所进行大规模的改革[7]:795。之后,藤山获得涩泽荣一的赏识,转任王子制纸株式会社专务取缔役,并对会社进行改革,然因手段强硬,造成不少员工抗议[6]:249。卸下专务取缔役一职后,藤山进入“信渊上远野制纸会社”担任社长,与其部下大川平三郎、藤原银次郎、铃木梅四郎、槙哲一同改革会社,但以失败收场[6]:249-250。1896年,担任东京印刷株式会社取缔役,隔年担任东京商业会议所议员[1]。1901年,任东京商业会议所常议员,1902年担任骏豆电气株式会社相谈役[1]。1903年,东京市街铁道株式会社成立,藤山担任专务取缔役一职,但因铁道资金问题,和社长雨宫敬次郎爆发争执,遂愤而退出该社[6]:250。
1909年日糖事件爆发后,藤山雷太受到涩泽荣一之推荐[12]:23,接任濒临破产的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社长[13]:132,任内大规模的改革会社。因会社在日糖事件中欠下大笔债务,于是其一方面“将通常债务,摊作十个年还之,利率六分。又铃木商店,拟自来年十二月,著手给与三百五十万圆之社债,利息定七分。”另一方面罢免制糖会社的会计主任远藤省三、庶务主任池内聪一郎、主事宫本政次郎等人[13]:132。而“工场长”一职原先下辖总务、工务、农务三系,藤山将之更改为技师长泽全雄负责处理工务兼任工场长,主事冈村左右松负责处理庶务,并将三系变更为庶务、农务二系,同时派遣亲信金平丰太郎、冈村左右松分别担任台湾工场总监以及台湾工场主事[13]:132。同时,藤山为了掌控台湾工场的状况,派遣几任重要干部巡察,其中以金平丰太郎、高山长幸、伊泽良立三人的巡察次数最多,高山与伊泽还被誉为“藤山两翼”[13]:133。
当时,制糖会社在台湾仅有一家工场,而在会社甘蔗采收区域内的嘉义厅水堀头被迫割让予东洋制糖会社,北港的采收区域也归北港制糖株式会社所有[14]:77。藤山认为,若制糖会社袖手旁观,恐怕会让甘蔗采收区域受到其他会社侵略,因此著手兴建“台湾第二工场”[14]:77,1910年动工兴建[15]:29[注 1],1911年11月竣工[17]:66,1912年开始运作[14]:77。1927年12月,东洋制糖株式会社被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合并,台湾工场改名为“台湾支社”,工场设在云林虎尾[14]:65-66,台湾支社下辖“虎尾制糖所”,第一工场改称“虎尾制糖所第一工场”[12]:230,第二工场改称“虎尾制糖所第二工场”[18]:52。虎尾制糖所在1946年5月1日遭国民政府接管[19]:23,成为虎尾糖厂,第二工场则在1961年撤废[17]:6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藤山曾到北海道、朝鲜、满州国考察甜菜糖市场[15]:37,并在朝鲜经营甜菜糖生意,又奉朝鲜总督寺内寿一之命[14]:86,于1917年[20]:18512月[12]:89创立“朝鲜制糖株式会社”[14]:86[注 2]。但受到该地地理与气候的影响,再加上欧洲战后的工业恢复迅速[15]:37,因此制作甜菜糖的生意宣告失败,朝鲜制糖株式会社也在1919年[12]:107被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合并[14]:86,称为“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朝鲜工场”[12]:107。在此之后,藤山的事业开始转向台湾粗糖市场发展[21]:139。藤山在台湾发展糖业、纸浆业等事业,进而以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为中心,建立“藤山财阀”[22]。
1926年,开始兴建以糖蜜作为原料的虎尾酒精工场[14]:69,此工场生产的酒精占当时台湾蔗糖酒精总产量的六分之一[15]:38,可说是“全东亚第一大的酒精工场”[21]:139。目前在工场遗址中仍有两座使用红砖砌成的酒精槽[15]:38,今列云林县历史建筑[23]。
1935年4月,受到世界金融风暴影响[24]:142,新高制糖株式会社被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合并[14]:81。合并后,藤山欲在台湾南部增设一间工场,因此将原来的“新高制糖株式会社彰化第二工场”迁建到龙岩地区,称作“龙岩制糖所”[14]:81。
除了扩建工场外,藤山也与台湾总督府铁道部协商,计画于他里雾(今云林县斗南镇)和五间厝(今云林县虎尾镇)之间兴建一条铁路,以便让粗糖运送至日本。此铁路于1910年1月31通车[18]:110。
改革完毕后,藤山获赠二十万圆的慰劳金[6]:258-259。1934年4月27日,藤山卸任社长一职,转任顾问[14]:7,由其子藤山爱一郎接任社长[21]:139。
1915年,藤山著手建立“藤山工业图书馆”,向公众传播工业知识[25]。图书馆择址于东京都芝区白金台藤山雷太自宅[6]:259,1921年4月24日举行上栋式,1923年9月1日,图书馆即将落成期间,正逢关东大地震爆发,图书馆遭震毁[25],藤山旋即重建,最终于1930年9月开馆[25]。
1919年2月3日,创立株式会社集成社,经营保险事业[26]。1923年8月30日,任贵族院议员[27],并在1911年[1]担任东京株式取引所株式会社理事[28],1917年和1925年[1]二度担任东京商业会议所会头[4]:153,1927年7月担任新高制糖株式会社社长[29]:45。1923年,以日本国内委员会代表理事的身分出席在法国举行的国际商业会议所理事会[4]:153。
1912年,赴莫斯科、圣彼得堡、芬兰、斯德哥尔摩、奥斯陆、哥本哈根、汉堡、伦敦、曼彻斯特、比利时、匈牙利、义大利、瑞士、巴黎、美国等地视察,同年12月2日回国[30]。1923年9月,再度前往欧美视察[30]。藤山后预定前往南洋,但正逢关东大地震爆发,因此急遽归国。1925年7月6日[12]:142,再度前往南洋,在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荷属东印度等地考察[30][31],同行者有藤山爱一郎、金行二郎、小仓和市、衣斐三郎、冢本大作、千本信次、小笠原贡橘[1]、田路市郎[12]:143等人。1915年和1929年二度赴中华民国和朝鲜旅行,先后访问庆州、金刚山、佛国寺、黄海道、海州、釜山、平壤、京城、奉天、青岛、上海、天津、北京、济南、汉口、武昌、南京、湖北、河南、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江西、中山陵、南满州等地,并视察当地的砂糖集散地,前往始政五年纪念朝鲜物产共进会、朝鲜博览会的会场参观,拜访袁世凯、张群、张作霖、张学良等人[30][32]。1934年,赴满洲国、朝鲜视察[14]:8,并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满鲜游记》一书[14]:3。
Remove ads

1935年秋天,藤山著手前往台湾旅行。10月1日,藤山从东京出发,10月11日搭船前往台湾,13日抵达基隆,随即乘车前往台北。抵达台北后,前往台湾神社、建功神社参拜,参拜结束后,前往总督官邸(即台北宾馆)与台湾总督中川健藏会面,后前往台湾博览会会场参观[14]:8-53。
10月16日,藤山搭乘火车自台北前往云林虎尾。10月18日,赴龙岩制糖所视察[14]:57-81。在制糖所工场前方有一座小丘陵,原称作“大坪仑”,但大坪仑之名不符合日人说写习惯[24]:142,此丘陵又恰似长蛇般蜿蜒匍匐,因此藤山将其命名为“卧龙山”,并在山上题字。10月20日,藤山经由北港前往关子岭旅游。10月22日,抵台南车站,之后前往台南各地观光。23日傍晚抵达高雄,25日前往屏东,之后北上,于10月26日回到虎尾。10月28日前往西螺,后前往莿桐巷(今云林县莿桐乡)参观〈北白川宫殿下驻泊纪念碑〉,参观完毕后,返回西螺。10月29日启程离开虎尾,抵达台中。10月30日,到大肚山视察乌日制糖所、彰化制糖所的甘蔗采集区域,后又赴毘卢禅寺参观,之后返回台北[14]:81-145。
Remove ads
-
藤山雷太铜像
-
由藤山爱一郎所捐建的藤山记念馆[34]
1938年12月19日,藤山逝世。贵族院议员不当廉卖审查委员会、都市计画东京地方委员会、国立公园委员会均发表吊词[35],法名高岳院殿纪誉权道雨田大居士[36]。死后葬于多磨灵园[37],墓外建有藤山雷太的胸像,并在附近建立“藤山雷太翁顕彰碑”[36],神之原八幡神社内也立有其雕像[10]。
故居
藤山雷太的故居共有二栋,一栋叫“神山庄”,约建造于1935年,位于神奈川县箱根町[38];另一栋原位于东京都港区白金台[39],于1932年7月[40]建造,由武田五一所设计,为“和洋折衷建筑”。1970年代,该宅邸遭转让,之后名古屋市的瑞云山龙兴寺买下此屋,此屋也在1978年搬迁至名古屋市,隔年获指定为有形文化财[39]。神山庄则在1945年被世界救世教的创始人冈田茂吉以16万日圆的价格买下[41]:66,并以箱根山的最高峰“神山”为名,取名为“神山庄”[42]。2001年获指定为有形文化财[38]。
著作
- 支那旅行記. 1916. NCID BA67103433.
- 南洋叢談. 日本评论社. 1927-07-15. NCID BN12285617.
- 南洋進展の施設に就て. 南洋协会. 1929. NCID BN12287226.
- 鮮支遊記. 千仓书房. 1930. NCID BN11909772.
- 滿鮮遊記. 千仓书房. 1935. NCID BN13468587.
- 臺灣遊記. 千仓书房. 1936-03-20. NCID BN1446979X.
- 熱海閑談録. 中央公论社. 1938-05. NCID BA34034211.
- 雨田存稿. 藤山工业图书馆. 1938. NCID BA82887215.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