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芦洲水湳秀才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芦洲水湳秀才厝,是原位于鹭洲庄和尚洲水湳(今新北市芦洲区仁爱街145巷址)的李姓古厝,为当地望族李声元、李赞生父子故居。清光绪18年(1892年),李声元考中秀才衣锦还乡后扩建为二进四护龙之三合院,邻里夙称为“秀才厝”。尔后李声元之子李赞生于日治昭和二年(1926年)出任海山郡郡守,为台籍人士任职郡守的第一人,特在古厝左后方加盖连栋砖砌洋楼,称为“郡守官邸”。2009年1月完全拆除,现已不存。
沿革
芦洲秀才厝最初为在地仕绅、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兑山人李昌和所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李昌和第五子李声元接受芦洲李宅族长李树华启蒙暨四书论语指导,在1892年参加科举获登为壬辰年淡水县第三号秀才,著手整建古厝,初具规模。李氏置产有方,为当时芦洲首富,田产分布芦洲、三重、淡水、八里、北投等地,收租数千石,除整建祖厝外,亦曾捐地兴建芦洲涌莲寺、重修芦洲保和宫。日治时期明治31年(1898年),前清秀才李声元受聘为淡水国语传习所和尚洲分教场(今芦洲国小前身)汉文教师。[1]1926年,李赞生出任郡守后扩建两层洋楼于秀才厝后侧,全域面积占地约2,000坪,全盛时有百位族人同住。[2]2000年代,李家后人家道中落,认为老宅年久失修,当地地价又因捷运开发而上涨,决定卖掉祖厝以求生存。建商中悦机构向地主收购产权,地主虽同意贩售,却要求保留大厅,因最核心的一块无法开发,谈判濒临破裂之际,2008年2月突有人纵火烧毁内部木作,火灾引起台北县政府文化局对秀才厝的重视,将该地暂列古迹。同为地主的建商李芳玲在同年3月26日聘来怪手,至2009年1月将古厝和巴洛克风格的洋楼全数夷为平地,部分后人被迫放弃保存古厝,将土地售予建商。[3][4]李芳玲被判刑6个月,易科罚金新台币18万元。2015年,现址落成成为中悦推出的豪宅建案“一品汇”。[5]2019年,一名罹癌的李姓后人到警局自首是2008年火警的纵火犯,表示自己是遭到堂哥以100万酬劳教唆持汽油纵火。[6]
Remove ads
概要
秀才厝为传统闽南式三合院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一共有两进院落。洋楼拥有拱廊、阁楼、绿釉瓶栏等西洋建筑风格设计。宅第四周植有蕀竹围绕,占地有一甲馀,因地势关系,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约有一公尺的落差。出檐栋架采卷棚顶、厚实的墙基与柜台角雕饰,左右次间竹节石雕棂窗,廊门宽敞、阁楼格局皆为其建筑特色,建物上的顶级建筑材料和精致的木造、砖造、釉彩雕饰等构件原先被视为具有历史价值。[7][8]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