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苏清良
臺灣土水修造技術保存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苏清良(1935年—2023年7月20日),台湾高雄市湖内区人,土水司阜,修复多处台湾的古迹,去世后追授人间国宝。
生平
苏清良为1935年生于湖内太爷[1],幼时家贫因此小学辍学就出外打工[2],16岁拜土水司阜韩其福学泥作[1],在下班时依然会在工地研究工法和材料[2]。苏清良也向作瓦司阜苏番邦与细路司阜苏金学习技术[1],学会汉式传统竹笼仔厝及土埆造、砖造农村合院[3]。
苏清良出道后先从事兴建土角厝,也作过庙宇建筑[4]。之后他转作现代建筑[3],工作范围在高雄与台南一带[4]。他会仔细保养自己的工具、以桧木盒子来保护昂贵的日本制抹刀[5]。妻子苏谢英于1967年起加入作小工[1],生独子苏神男[1][3]。
在台湾传统建筑上,土水修造包含汉式传统及和洋式近代建筑,苏清良是少数能兼擅这两大系统的传统匠师[6]。如苏清良擅长日式建筑灰作壁面涂抹、线脚拖拉,以及磨、洗、斩石子等面饰[3]。他也会调配古城楼用的三合土,包括土、沙、糯米、石灰、黑糖、稻草、粗糠和海草等比例[2]。
1998年,苏清良参与修复台北公会堂[6]。他原定2000年退休,但因儿子承揽台北宾馆修护工程,而帮忙施作传统线板,之后便展开一连串北至淡水红毛城,南到恒春古城的古迹修复生涯[4]。2004年,新竹市文化局修复新竹州厅期间,文化资产课课长王静秋在6月28日称赞苏清良的技术,并补上一句“硬是拜托很久才抢到人”[5]。2006年恒春地震后,2008年,苏清良儿子担任负责恒春古城修复的公司经理,因此苏清良又参加[7]。
2019年,高雄市政府登录苏清良为高雄市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及保存者[1][3][6]。台北艺术大学曾邀苏清良担任古建筑工法的讲师[2]。文化部政务次长李静慧称赞,苏清良在技术上不会藏私,且家族成员皆投入台湾传统建筑修复[3]。2021年,中华文化总会影片《匠人魂》系列第30集“与老建筑对话”,以苏清良为主角,于11月3日在凤仪书院举行影片发布会[4]。2022年12月22日,中华民国文化部公告,新增登录重要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土水修造技术”保存者李清海、苏清良[8]。
2023年7月20日,苏清良辞世[3]。
Remove ads
身后
2023年8月6日告别式,由文化部政务次长李静慧代表颁赠的总统褒扬令上,细数苏清良参与修复台北宾馆、新竹州厅、雾峰林家宫保第、凤仪书院、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等贡献[3]。11月24日,“人间国宝”授证典礼,由文化部长史哲追授苏清良,苏清良孙子苏建铭代表接受[9]。
2024年1月21日,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奖助成功大学建筑学系研究所硕士吴绍尹,出版《土水情牵五十馀载:土水司阜苏清良和小工苏谢英的技术及生命故事》,举行新书发表会[1]。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