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蛛尾拟角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蛛尾拟角蝰
Remove ads

蛛尾拟角蝰(学名:Pseudocerastes urarachnoides)是Bostanchi等人于2006年在伊朗西部发现的蝰蛇新种。学名urarachnoides源于其形似蜘蛛避日蛛的尾部(οὐρά 尾 + ἀράχνη 蛛 + οειδής 似)[1]

事实速览 蛛尾拟角蝰,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形态特征

现存成年蛛尾拟角蝰标本雌性53.1厘米,雄性84厘米。舌前半部比后半部白且窄。鳞片多皱粗糙,最后一对尾下鳞及一片背鳞扩大呈球茎状(在模式标本中长10.4毫米),侧鳞延长形似节肢动物的步足。因其粗糙的蛇皮及尾部的附属结构,此蛇在当地被称为Mar-e-pardar(羽毛蛇)或Mar-e-gatch(石膏蛇)[2]

生境与分布

伊拉姆省位于伊朗西部(北纬31°58'到34°15',东经45°24'到48°10'),地理特征包括札格罗斯山脉,扎格罗斯丘陵,及胡齐斯坦平原,78%的土地为森林,草地,或干旱地带。此省具有地中海式气候及干旱半干旱气候,植物群丛包括黄芪属-大戟属雀麦属-山羊草属-针茅属针茅属-雀麦属-异型花属。蛛尾拟角蝰栖息于石膏质的丘陵和高地,夏季喜藏身于湿润阴凉的深隙与孔洞,凉爽时埋伏于灌丛(蓼科及上述植物)中猎食[2]

保育状况

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